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高研院举办中古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坊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2-06-10

由浙大高研院驻访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于溯和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培红组织的“中古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坊”于2021 年 6 月 19-20 日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办。工作坊共进行了10场报告和讨论。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程章灿教授,首先做了题为《抱残守缺的艺术 ——从〈集古录跋尾〉 公的石刻阅读》的主题演讲。演讲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欧阳修的石刻拓本阅读。第一个方面是“执着的记录”, 即欧阳修对残缺的石刻上的文字,都尽量地在跋尾里抄录,时或做以推考,他试图借此保存一些残缺零碎的记忆,甚至试图挑战以往的历史常识。其次是“温暖的回忆”,即纪事怀人,这使得《集古录跋尾》有一点像诗话、词话的那种“话”体。通过“话”讲故事,欧阳修有时弥补了石刻现场的情境,或者说再造了现场的情境;有时他把书斋的阅读跟当年在现场读碑的阅读联系起来,使自己犹如再次置身现场;有时欧阳修还在跋尾中抒发感慨。第三个方面是“悠闲的玩味”,程教授指出,玩拓本是欧阳修的生活美学,欧阳修的很多跋尾都是在旬休日写成的,跋尾是他心境的呈现,或者说是作诗之外的另一种心境营造的方式。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学锋教授的主题演讲《作为“海洋国家”的吴越国》指出,长三角地带是“船的世界”和“ 马的世界”这两大不同文明碰撞的前沿,当地的文明是经过碰撞产生的文明,因此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吴越国一方面策略性地依附中原王朝,一方面积极开展海上贸易,扩大与日本高丽契丹东南亚的贸易网络,使自身呈现出一种海上王国的面貌。通过探究长江下游的港口是怎么一步步失去港口功能,中国在10世纪以后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怎么迁移的,可以看到为了保持长江口出海通道,吴越国做出的很多努力。今奈良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南唐和吴越商人留在日本的账本,从中也可看到9-10世纪吴越国的成长以及江南商人跨海贸易的具体情况。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北大文研院邀访学者白玉冬教授的主题演讲《叶尼塞碑铭解读与研究(一)——乌伦古俱录脱克布古谛略家族墓志铭研究》是本次工作坊唯一的一项民族语言石刻研究,演讲针对5方叶尼塞河上游的突厥鲁尼文碑刻,给出了换写、转写、中译文,以及词注方案。
 
浙江大学历史系冯培红教授和冯晓鹃同学报告了《唐代粟特军将康太和考论——对敦煌文献、墓志、史籍的综合考察》,报告介绍了传世史籍、敦煌文书P.3885所载《前大斗军使将军康太和书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及相关文献、新刊布《唐康太和墓志铭并序》等对康太和的记载,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校录了文本,对敦煌文献、墓志、史籍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对凉州磻和粟特人、诸卫和率府官的阶官化及内供奉射生、河陇使职与唐蕃交争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了唐代粟特军将康太和跌宕起伏的生平经历,以及粟特人在唐朝边防中所起的作用及宫廷宿卫情况。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邓玮光教授的报告《试析墓志中的边缘家族——以温、谢为例》,把在一流贵族边缘徘徊,力图挤入一流圈层的家族定义为“边缘家族”。报告选取温、谢两家作为“边缘家族”的代表,以两家出土墓志中所反映的婚姻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了两家从边缘家族向一流贵族的进取之路。最后在比较两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划分了贵族形成的四个阶段,并认为既有一流贵族表面上垄断了一流贵族的定义权,但实际上其宣扬一流贵族“婚”“宦”标准的真实目的在于,借势为其垄断特定官职,来巩固自身地位做掩护。贵族不是因为是贵族才能垄断官职,而是必须垄断官职,才能保持贵族的身份。
 
南京师范大学陆帅老师所作《事件与日常:石刻资料所见东晋南朝的土断》报告意在通过石刻资料对东晋南朝的土断及其实施样态重新展开思考。在报告中,陆帅首先对东晋南朝土断的学术史展开反思,指出过往研究者对土断倾向于宏观性概括,而对于史料的不同解读与使用差异造成了研究结论的重大分歧。随后,报告从事件与日常两个维度对土断的实施场景进行梳理,并通过墓志、买地券等石刻资料讨论了土断过程中的诸种情形,并重点讨论了其中一些有别于常规的特殊案例。在报告的最后,陆帅指出土断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社会政策,与东晋南朝的国家性质具有紧密联系,并试图从土断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来思考东晋、南朝在国家性质上的差异。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萃峰老师报告的题目是《东魏郭钦墓志铭考论》。他首先对近年新出北朝太原郭氏家族成员郭钦的墓志铭进行了考释,接着对志主在北魏、东魏朝廷中担任过的官职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志主曾参与过的营建明堂、平定萧宝夤之乱、迁都邺城、推行均田制等重大事件,指出该墓志对研究北魏东魏史事的作用。最后,刘萃峰还介绍了郭钦之兄郭肈墓志的基本情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张今从吴县东晋张镇墓切入,指出墓中出土碑形石志和模印砖志可同视为志墓文献,且从中可剥离出汉晋洛阳、江南本土两种志墓传统。报告利用出土材料分别勾勒了六朝扬州地区模印志墓砖铭、刻划志墓砖铭的样貌,并对铭文格式、选材制作、埋葬位置等方面做了考察。
 
扬州市文物研究所的刘刚老师报告了他和南京博物院左骏老师合作的《隋炀帝墓志志文再释读与复原》。两位老师对隋炀帝墓志进行了高清三维扫描,并依据高清图片重新对墓志文字做了释读,更对照哀册文的体例和史料记载,对该墓志进行了新的整理和分析。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于溯老师报告题为《重访桥玄墓》。报告分析了东汉墓葬中墓碑、庙碑、神道碑的空间分布,通过乔玄探讨了汉人对碑阴的认识,并指出碑阴体现的写作策略和排版特点。报告最后分析了中古时期一人多碑、多志与碑志组合的问题,指出归葬和聚族葬的习惯让大宗族的石刻在乡里集中展览,而多碑的情况使展览更加盛大。这样的展览既宣示了家族的在地势力,也通过立碑人的题名,宣示着他们在外的尤其是在中央的势力。后来所谓禁碑,只是将立碑变成特供而已,可见国家希望对“谁可以展示、展示什么,谁可以书写、书写什么”不失控,才是禁碑根本意图。国家介入石刻生产,直到将碑拉入等级化丧葬制度,这一过程正是从禁碑开始的。

 
本次工作坊推崇强碰撞理念,10场报告也都引发了现场的激烈讨论。20日下午,工作坊成员参观了杭州文庙的“钱氏吴越碑拓展”,并由张学锋教授做了讲解。


文字:于 溯

摄影:冯晓鹃

编辑:陈彧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