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 赵晓阳:《圣经》翻译与晚清语言变迁
9月22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17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赵晓阳作报告,题为《<圣经>翻译与晚清语言变迁》。报告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夏明方主持。
赵晓阳首先介绍了圣经中译本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圣经》是中国翻译版本最多、汉语言文字表现形式最多、同时拥有白话和文言两种语体、有最多汉语方言汉字和罗马字、近代史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其中晚清是圣经中译本数量最多的时期。
随后,赵晓阳阐述了以《圣经》中译为代表的西方语言文化进入中国后对晚清语言变迁的影响。
这一影响首先体现在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上,《圣经》中专有名词的确定,奠定了基督宗教的话语体系,同时神学概念名称的意译也有利于其传播。而在《圣经》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用汉字书写方言白话、用拼字字母拼写当地方言等现象,产生了拉丁拼音文字这一汉语书写的新方式,以及异质文化中移译词、音译词、意译词等新词语,其中音译人名和地名沿用至今,而从音译向意译的过程,体现了汉语融合的稳定力量;其次,诸如“圣经”“福音”“见证”等基督教词汇进入世俗社会,成为日常使用的词汇,从而拓展了汉语言文字形式,丰富了汉语词汇。
其次,《圣经》翻译中产生了少数民族文字,如柏格里字母、胡致中字母、富能仁字母等,这不仅起到了整理民间文献和扫盲的作用,还催生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词典。新中国成立后,为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12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包括壮文、布依文、彝文等。
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则体现在欧化的趋势上,赵晓阳指出,这也是现代白话与古白话的最大区别。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初10年代,东南沿海出现的文学翻译、新式教材翻译,被认为是现代白话的源头,但其实北京官话白话版本的《新约全书》早在1870年已经译成;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纲领性文献,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和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唯一共同提到的白话文献就是基督教的圣经翻译,也印证了圣经翻译对现代白话诞生的影响。
最后,赵晓阳总结道,《圣经》翻译体现的基督新教为母语者传播福音的宗教理念,从唐朝开始延续至今;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各方面的转型,而圣经翻译则对传统中国语言文字的现代转型起到了借鉴和启示作用;另一方面,各种汉语言文字表现形式的《圣经》,体现了汉字超发音、超方言的特色,这也是中华大一统的基础。
报告会交流环节,夏明方、钱江、伏俊琏、李耀南、于溯、阎克文等学者,就《圣经》各译本的集合、展陈,宗教史研究与全球史研究的结合,海外《圣经》中文译本,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佛教格义与本土概念在圣经翻译中的使用,《圣经》翻译中音译、意译的词汇与时间分布,合本子注,《圣经》译本杂乱对教义理解、传播的影响,《圣经》中译本的政治、外交意义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探讨。
文字:夏春璐
摄影:陈彧婷
编辑:陈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