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灯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今天元宵佳节,本应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但今年天公不作美,进入农历新年以来,上海的天气一直不好,阴嗖嗖、湿哒哒,要知道,元宵节在古代,可是情人节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约出来干嘛?难道一起打酱油吗?!当然是约会了。不过这样浪漫的意象,因为刮风落雨,只能从诗歌中去想象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惜“次第岂无风雨”,有点扫兴。



豫园每年一度的灯会当然还是有,实在人太多,很多年没有去凑热闹,天气不好更不会去。现在过年最盛大的是春节,到元宵年就算过完了。但在古代,最热闹的却是正月半。今天既是元宵佳节,不妨听两段弹词唱段开开心。《三笑》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全书笑料不断,书里没有一个角色死掉,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斗争,但也没有一个完人,正反面脚色都有各自的人格或生理缺陷。在“长脚笑话”的嬉笑怒骂中尽显人性的复杂,这是传统艺术高明之处。《三笑》中有一个唱段《祝枝山看灯》,说的就是元宵佳节看灯。说《三笑》的名家很多,近代名气最响的有徐云志、刘天韵等。我特意下载了徐云志演唱的《祝枝山看灯》,但因为微信公众号系统的原因,每则推送只能有一条自己上传的音频,于是徐云志的演唱只能割爱。因为这个版本有范林元的视频可以作为替代,而我还会用一段严雪亭在《罗汉钱》中唱的“看灯”,那是没有替代的。仅有的一则音频,留给严雪亭大师。当然我另外开了一个窗口,贴了徐云志的“看灯”(附唱词),喜欢的朋友可以打开那个窗口欣赏。


范林元弹唱,冯小英伴奏《祝枝山看灯》


范林元版《看灯》唱词

远闻得锣鼓声音
看见前边来了灯
先放炮
火流星
平升三级起马灯
热闹纷纷
两边分开停住脚
祝枝山亦在其中看分明
但见那
一品当朝灯
二仙和合灯
三星福寿灯
四季百花灯
五子夺魁灯
六月荷花灯
七层宝塔灯
八仙过海灯
九节连环灯
十面埋伏闹盈盈
耍孩童
扮戏文
短短衣衫簇簇新
扮额唐明皇游月宫
月亮里娑婆树
扎得能伶仃
三醉岳阳吕洞宾
旁边啯格柳树精
陈妙常
潘必正
茶叙连问病
颜麻子照照镜
格出里个戏文勿离经
昭君和番去

众将来相送

王龙后头跟
跟仔一大群
怀抱琵琶出雁门
当阳道
赵子龙
枪挑张绣命归阴
穿搭许褚胆战惊
吓得张辽败转营
保皇娘
救主人
路过霸陵桥
张飞来接应
三将军哇呀呀

吓退曹兵百万兵

斗大一座鳌山灯

还有采茶灯

十二月里花神灯

手提花篮盏盏新

全本武十回
全是作坊里格人
武松景阳冈打虎
兄弟两相认
都头公干到东京
挑帘裁衣做
王婆说风情
潘金莲结识西门庆
武松杀嫂请乡邻

火焰山

飞禽灯

水母和妖精

青龙是格蛇
黑鱼是格精
标标致致蚌壳精

善财前面走
龙女后头跟
大慈大悲

格个男扮女装观世音

唐僧西天去取经
沙和尚前头走
猪八戒后头跟

西边狮子滚绣球

东边猛虎打翻身

还有一只剥笃剥笃猢狲精

龙马灯儿街浪过

看得枝山喜万分



《三笑》分杭州书和龙庭书,“看灯”说的是明朝杭州城的灯市。范林元演唱的版本和徐云志的版本相比,唱词基本一致,但略有一点小不同。演员现场演唱有时会作些调整,但有一两处却看得出是刻意为之。比如“六国封相灯”,改成了“六月荷花灯”,我想这就不是偶然的。还有赵子龙当阳道那段,“落下陷马阱,显出金龙星”的唱词也没有了。为什么作这样的改动?笔者不敢妄加揣测,只能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唱词必定是要有所调整的,所谓一时一时。



《祝枝山看灯》的唱腔用的是民间山歌的曲调“乱鸡啼”,徐云志运用类似的山歌是最拿手的。比如《三笑》中另一只和祝枝山有关的开篇《祝枝山说大话》,用的是“邋遢调”,这些山歌诙谐生动,听来十分过瘾。“乱鸡啼”的曲调简洁明快,对演员说唱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要快而不乱,字字清晰。唱和念要结合得巧妙,在我看来这有点类似用苏州话演唱的“Rap”(饶舌音乐),又有点像北方的数来宝,起源于民间,特别容易深入人心。姚荫梅的《啼笑因缘》中有一段“旧货摊”,用的也是“乱鸡啼”。有意思的是解放以后排演了很多新书,但“乱鸡啼”这样的传统民歌还是得到重视。新书《罗汉钱》是由陈灵犀执笔的,书中有一段《看灯》,无论曲调唱腔还是唱词,都和《三笑·祝枝山看灯》如出一辙。当然,这是1949年以后看的灯,内容和《三笑》的明朝大不相同了。由徐云志的大弟子严雪亭唱来,听听也是极好的。


严雪亭《罗汉钱·看灯》


远闻得锣鼓声音
热闹纷纷来仔调龙灯
三好婆

四婶婶
男女老少一大群
东看看

西寻寻
阿有碰着熟事人
坐勒一淘看龙灯
尽咚光

光咚尽
乒乓
乓乒

锣鼓喧天还要放高升
前头两面大红旗
背后还有硬牌灯
硬牌灯浪还有字
十六个大字么意思深
支援前线

解放全国
保卫世界

持久和平
要全国人民才翻身
刚刚走过硬牌灯
秧歌腰鼓后头跟
男敲锣来女打鼓么
后头还有五条大龙灯
一条上来一条下么
条条龙灯亮晶晶
翻来覆去真好看么
张牙舞爪象活格能
走过一班公粮队
个个才是年纪轻
四个男来四个女
身浪衣裳簇崭新
八根扁担一齐齐么
肩挑公粮笑盈盈
又见那一团和气灯
二星和合灯
三星福寿灯
四方百花灯
五谷丰收灯
六月荷花灯
七层宝塔灯
八仙过海灯
九节连环灯
十面埋伏什锦灯
耍孩童

扮戏文
短短衣衫簇簇新
扮个白娘娘

小青青
水漫金山闹盈盈
虾兵蟹将呒淘成
吓得许仙呆登登么
才是一个万恶千刁法海僧
青龙是个蛇
黑鱼是个精
标标致致蚌壳精
善财前头走
龙女后抵跟
还有一个男扮女装叫啥观世音
斗大一座鳌山灯
还有采茶灯
十二月花神灯
手提花篮崭崭新
全本武十回
统统才是作坊里格人
武松景阳岗打虎
兄弟两相认
都头公干到东京
挑帘裁衣说话王婆说风情
潘金莲要结识西门庆么
武松杀嫂还要请乡邻
唐僧去取经
沙和尚前头走
猪八戒后抵跟
东首里得儿……狮子滚绣球
西首里呼呼……猛虎打翻身
得儿……前头一只猢狲精



几乎同样的内容,对照《三笑》和《罗汉钱》唱词中的区别,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也感叹艺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六国封相”改“六月荷花”并不烦难,难的是“支援前线、解放全国”这样的唱词,依然能用“乱鸡啼”唱出味道,这就是功力所在了。《罗汉钱》唱的是婚姻法,毕竟还是喜剧,到后来艺人要用山歌调大唱“火红的生活”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像徐云志、严雪亭这样唱《三笑》出名的大师,就多少有点吃不大消了。



正是: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宋·赵鼎 建康上元作,调寄鹧鸪天


*本文所有图片由@江湖看客 朱弘强老师拍摄


最近我还写了

四明村弄堂的腔调

太阳,你在哪里?

民国弹词开篇的调侃尺度

方纫秋带走的是一整个时代

迎春曲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

周总理欢度泼水节

上海人谁不喜欢范志毅?

上海足球的光荣与梦想

来吧来吧,回二十年前,相约1998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