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会骑黄鱼车吗?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前两天不幸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0岁多一个月不到一点点。马拉多纳是我最喜欢的球星,今年10月30日他六十大寿时,我曾写过一篇马拉多纳:独一无二的球王,今天六十岁了 作为纪念。这两天看了太多纪念马拉多纳的文章,实在也翻不出什么花样了,但我想多多少少还是应该表达一下,凑巧看到一张1996年老马随博卡青年队来华访问比赛,在成都街头拍的一张照片,图中他踩着一辆三轮车,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样的车子,上海人也很熟悉,一段时间甚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或交通工具。如今虽然街上见得少了,很多功能被“货拉拉”取代,但因其轻巧方便,仍有很多人在用。几年前我曾搜集过一组三轮车、黄鱼车的图片,说得俗一点,算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妨旧文重发,看看黄鱼车在上海马路上曾经的风采。


马拉多纳1996年在成都“蹬三轮”


严格说起来,三轮车和黄鱼车还是不一样的,三轮车是载人的,黄鱼车主要载货。但也不尽然,有时黄鱼车也坐人,而三轮车很少运货。上海人没有不熟悉“黄鱼车”的。在汽车没有普及的年代,上海的街头是自行车和黄鱼车的天下。但自行车只能一个人骑,书包架上坐一个,男式车前面还能坐一个,那就算最多了。黄鱼车不一样,货色尽管装,只要你腿上有劲,把它当一辆小货车来使也可以。装人呢,两边各坐三个人没问题,中间还能挤两个,容量超过现在的金杯小面包,就是风吹雨淋没办法。曾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说是骑黄鱼车和自行车的技术完全不同,会骑自行车的人,骑不了黄鱼车。以我的经验来看,可能有点绝对,两种车我都会骑。




黄鱼车何时进入上海的?想来一定晚于自行车,但历史也算悠久。从我看到的老照片分析,最早是黄包车,后来有了人力三轮车,那主要是载人的。“客货两用”的黄鱼车何时开始流行的?史籍无考。它到底为什么会叫“黄鱼”车呢?也没有正式的说法。一个比较正规的答案是:因为黄鱼车总是不遵守交通工具,就像东海里的黄鱼那样乱窜,于是就有了“黄鱼车”的名字。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很牵强,但聊胜于无,也算种答案。只是东海里的黄鱼已经差不多绝种了,上海人也渐次告别了黄鱼车,街上还能看到,但骑车的大多不是上海人了。




1994年我家拆迁,家具装了大卡车,我们一家人就坐辆黄鱼车,去往杨浦的“过渡房”。那是我第一次坐黄鱼车从外滩经过,黄浦江的风从我的身旁掠过,我忽然意识到老家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一种异样的感受涌上心头。那时候还不懂什么叫怀旧,只是心头一凛。黄鱼车,那可是我们上海人自己的“皮卡”啊。


黄鱼车不是天生和劳动人民挂钩的

这张民国老照片

骑黄鱼车的女士头发烫过

身上的大衣一看就是料子货


民国时代运货的自行车带拖车

笼子是装的是鸡还是鸭?

骑车的朋友穿的是袍子

头上还戴顶凉帽

人登登样样


1949年的上海街头

黄鱼车、摩托车和扛枪的军人


此照系鲁迅的公子周海婴所摄

地点是淮海路

应该是解放以后了

三位女士一位穿中式上衣

一位穿小西装,一位穿列宁装


老伯伯踏黄鱼车接送幼儿园小朋友上学校


红领巾做好事

黄鱼车踏来纸盒子


马路浪向摆摊头

今朝草头蛮新鲜


坏的电视机电脑有伐?


大轮盘和小轮盘……


表情相当到位


坐好不要动……


结婚买只红沙发

人民广场兜一圈


大饼油条粢饭糕

小笼馒头米饭饼


最好看的书

在布蓬下藏着


推一把之一


推一把之二


后轮盘是双料配置?


穿梭车流中

原为讨生活


还能垒得再高点吗?……

@老周望野眼 摄


老外也来凑热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黄鱼车


注: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最近我还写了

虹口的“爱莲”

陈爱莲和上海南市国货路往事

也谈“Ta妈的”和“戳"

痴心一片无别望

一位“新上海人”眼中的顺昌路

今天开始吃雄蟹

当议论潘涛的上海话口音时,你的“涛”字念对了吗?

拼了老命都只为吃顿好的……

朋友圈刷屏的潘涛读《繁花》及其他

作为骨科医学宗师的上海足球元老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