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6:三十年前那一天

陈家琪 安斯本文化 2024-01-11

本文已收录在《三十年间有与无》,陈家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有删节。


在我翻阅过去的日记时,多次感到时空的交错,不知今夕何年;至少,历史是那样的相像,仿佛每过多少年一切就会重现一次一样,比如,1996年也是鼠年,我的日记本上专门贴有一张黄永玉先生画的“鼠年大吉”的水墨画;那一年,也是“两会”的伟大胜利,而且台海危机、军事演习;台湾总统大选,最后的得票结果是李登辉、连战,5813699票,得票率54%;彭明敏、谢长廷,2274586票,得票率21、3%;林洋港、郝柏村,1603790票,得票率12、9%;陈履安、王清峰,1074044票,得票率9、98%;李登辉、连战代表国民党获胜,李登辉成为了台湾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位“民选总统”。到今年,马英九、萧万长依旧代表国民党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58、45%;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41、55%,两厢比较,可见12年过去,台湾地区的选民投票率与理性选择都有了足够大的进展,这毕竟是一件让我们感到由衷高兴的事。


这一年夏天,我和少华在法国住了两个多月,期间所见所闻,都写在《在国外的日子里有所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这里就不多说了。想特别强调的,就是在法期间,一直有两句话萦绕在心头:“异地异国惟斯道”,“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这一年,“塔利班”在阿富汗终于获胜;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李佩瑶和著名作家、写出《人啊,人》的戴厚英先后被杀也是大事;香港奇冷,多人冻死;还有《文论报》上刊出一篇署名“黑马”的文章,说萧乾先生“文革”时多次想自杀,文洁若就给他写了一句英文纸条“We will outlive them”,这句话可做多种理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说的,在这一年,我最想说的还是三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


“三十年前那一天”指的是1966年5月16日,那一天,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日子,也是我与母亲离开西安,迁居华县的日子;其间之悲欢离合的曲折故事,这里也不去说了。要说的是李媚主编的《焦点》,在那一年出了一期“蓦然回首看文革”的专刊,说是要“再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里面有徐友渔,申晓辉、王东成、曾又、李振盛、王宁德和我所写的文章,所提供的照片。


关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托克维尔曾说,它作为共同的源泉,生成了两股巨流,这就是追求自由与追求权力。


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大革命,也生成了两股巨流,这就是逃避政治、享乐人生和不畏艰难、寻求改革;1978年的改革开放同时为这两股巨流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的或物质条件上的可能。


文化大革命,对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更确切地说是对我个人走上哲学之路有着非凡的意义:第一,它使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天下大事,生命中充满了政治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赋予生命以意义;第二,心中模模糊糊地有了一个“巴黎公社”的抽象原则,同时也亲眼看到了当各级政府组织都陷于瘫痪时,社会依旧可以正常运转这一事实,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会、国家、契约论、目的论上的各种问题;第三,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对现代社会所谓的“科层制”,即文革时所理解的“官僚体制”有了一种不乏浪漫主义的反抗情绪,这一点,体现在毛的身上,但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中却可以寻求到更多的理论依据;第四,文革最后终结了我们个人崇拜的民族情结,自毛以后,再想让我们那样不假思索地一味盲从,是再也不可能了。


几千年积累下来,而且早就圆熟了的统治术是如何与现代意识形态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这当然依旧是一个研究话题,但政治热情、个人崇拜达到顶点后的巨大反弹却使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了另一个反面,这就是在“不讨论”这一前提下的“理论淡泊,无可收拾”。


历史观、使命感曾经使我们这一代人相信我们正处于某个转折关口,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哪怕就是日常生活,当然特别是政治的理想与热情,一直就具有着某种宗教的热情。反省、批判、自我清理,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学术的动力,但几乎整个民族日渐趋向的流俗化、浅薄化又终于让我们不得不把与现实的搏斗转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在外部世界,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信任感、同情心、责任意识、忧患心态,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全社会的“稀缺物质”。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独特阶层的利益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研究现实,提供理论,且不谈能否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某种具有着某种正当性原则的理论辩护,就连是否有这样原则存在,现在也早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1996:我和妻子与陈宣良夫妇在荷兰海牙街头


文革是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它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这个民族经受了怎样的磨难,有了怎样的长进;人到底可以坏到什么地步,如何避免最坏的可能,怎样通过对个人行为的反思来认识社会的力量,所有这些问题难道不是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吗?


在米涅所写的《法国革命史》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拿破仑称帝后,举行盛大宗教晚会,人民载歌载舞,欢乐无比。拿破仑问身边的戴尔马将军感觉如何,这位将军回答说:是不错,只是少了一百万人,这一百万人所推翻的,就是您今天所恢复的。


这是一个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小例子,我常常想起文革,想起三十年前的那一天,特别是在1996年这一年。



延伸阅读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5:时有微凉不是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4:钟声为谁而鸣?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3:“后”之情绪性体验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2:在乐观与悲观之间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1:“猛拍阑干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0年的两个关键词:“祥和”与“足球是圆的”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8:边缘状态的自我意识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7:“让世界充满爱”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6:人有一千个灵魂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5:西西弗斯的神话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4:知的执着与思的迷惘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3:立誓忘却,却是忘而不却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2:上帝已死,我们再无托辞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1:“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0: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春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79:那渐渐远去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78:寻找,但不知在寻找什么



编辑:野草

文章来自作者,微信公共平台所推送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作人文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天圆地方,安于斯本,“安斯本学院”是一个致力于人文终身学习事业的平台,关注人文与科技、企业家精神的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