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悄悄成长计划⑥:只有充分享受了自由游戏的儿童,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与守规则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都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幼儿的智力没有准备好,连体力都没有准备好。所以,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小学中集体的、固定的场景与活动并不适宜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从早晨开始,是先进行自由活动还会集教活动,单单这一点就存在很大的争议。 现在幼儿园中都存在的入园薄,以及教师填写的各种表格,各种幼儿园中的流程,在很多教师、家长已经看起来约定俗成的东西,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以后这样做是否会促进幼儿的发展?仓桥先生在《幼儿园真谛》这本书中,这样解释那些幼儿园随处可见的那些东西:




01

幼儿的园的早晨

不应该是统一的、规定的 

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却是每天都在变化着,决不可能都遵循统一的、规定的形式。说到各个教师的人品,各自的兴趣的话,撇开孰好孰坏、孰优孰劣,而园如其人,即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一点是不会错的。要求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教师都是同样的模式,这不仅是无理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重要的应当是,从早上起首先让幼儿体验充分的自由感。我前面提到过美国的新型幼儿学校,幼儿早上到校后,首先是充分享受自由游戏的乐趣。可能有人觉得,在实际实施保育时这样做太极端了,但我认为,这种做法的理念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 
早晨是保持着家庭生活的自然形态,幼儿生气勃勃地入园的时间段。所以,有必要注意尽量不刻意地去改变幼儿的那种生活形态。为此,幼儿园早晨的活动先从自由游戏开始,是比较自然的。
当然,这是就每天的一般情况而论,如果因时制宜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是可以的,而不是说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不过,自由游戏是幼儿带着自由感进行的游戏,因此,其游戏的内容并不必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02

自由游戏

并不是任其胡闹、为所欲为

不能说幼儿到处东跑西跑才是自由游戏,而保育中制作一个什么东西就不是自由游戏。 
原本的各种保育项目,其本身就是从自由游戏之中提取出来的。看一下自由游戏,即可知保育项目的某个活动就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自由游戏和保育项目中的活动并不是相互并列的、截然分开的。 
不过,对早晨集会的反对意见,我越思考就越强烈地坚持,确信自己年轻时的看法是正确的。我真不想让幼儿那宝贵的清爽的早晨竟从集会那样的死板形式开始。 
我深信,真正的保育过程应当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自由游戏中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向完成一定的作业或任务过渡。 
从事保育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或许会认为,让幼儿有自由感就是连他们的手都不能牵,任其胡闹、为所欲为。实际上,幼儿在生活中所持有的自由要求,无论是其范围还是数量,都是有大人掌控的。
这只要从幼儿的要求来看就明白了,幼儿要求的自由并不多,对他们来说,只要给予一点自由就很快满足了。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压制他们的话,以后就会像绝食者的食欲那样,无止境地提出要求。
 

03

在幼年时有自由感的幼儿

长大成人之后才会有进取心 

不过幼儿的进取心不同于大人,是从自由感转移而来的,即在自由感驱使下发展起来的想做事的热情,转移为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地进取心,也就是遵循着从自由游戏向作业或任务转移的顺序,进取心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实际上,幼儿很渴求自身的进取心渐渐地增长起来,所以,保育工作的诀窍之一就是一定要重视幼儿的这一需求。为此,需要让幼儿从自由游戏向作业活动转移的自然机会。然而,不首先让幼儿体味自由感的话,这机会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认为,并不是幼儿不去老师那里求助就无事可做,而是为了让幼儿能够主动地,凭着自由感和进取心杂任何时候都自己去进行取舍选择,幼儿园本身的生活形态应该先行,能够事先创设这样的生活形态就好了。 
教师应当让幼儿的可贵的进取心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如果幼儿园所有的计划、设施、态度等都朝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由感和进取心的方向,可幼儿还不能按我们所想的那样做的话,大概是幼儿的问题吧。请老师们一定要引导幼儿这样做,告诫大家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引导幼儿。
如果我们的工作一直没有什么效果,难道仅仅是责怪幼儿吗?我想,不是幼儿不好,问题在于教师。对于教师的问题,我倒是要不客气地批评的。 
如果幼儿园是让一个个幼儿具有自由感,并由此而让其开始自己个人的生活的话,那么, 从个人到小组的顺序就应该是很自然的了。
比起制作结果的各自为政来,各个幼儿的作品像这样联接为一个整体,会激发起幼儿更强的制作欲望。从教育目的论的角度来考虑,也是希望培养孩子们这样的情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个人所做的事,作为一个部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而真正令人高兴的是个人所做的事融入了整体之中。
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只是担当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才有了价值。而之所以这样高兴,是因为一个个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了,于是整体才能够成为现在这样。 
有足够的理论可以说,幼儿园不是整体主义的生活体。
 
 

04

幼儿园的出勤表:

教育效果的体现不是以天为单位的 

一日时间表到底需不需要呢?我想当然是需要的,肯定是有意义的。通常,班级的行动是按时间表来进行的,这有它存在的理由。从反面来挖苦一下说的话,可以说,按时间表行动,是对实际保育工作所采取的最省事的简单化做法。
从正面稍作解释的话,可以说,这种做法让教育不均等的情况消失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制定一日时间表是用意深刻的教师的当然做法。 
幼儿园都有出席簿,它不是为日后统计、调查而准备的材料,而是为了让教师注意,想给予的教育是否真的被幼儿接受了。然而,这种出席簿是以一天为单位记录的,而真正的教育效果是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计算的。 
因为幼儿的生活是渗透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的,所以,不看一下反映实际所做事情的活动一览表,是不可能了解实际情况的。幼儿大致的生活倾向一般是不知道的,但仅了解这个不够,所以,无论如何需要把幼儿做了的活动一一记录好。为此,一开始才制定了幼儿个别指导的方针。如果将之成为时间表不合适的话,或许把它称为个人活动一览表更合适一些吧。 
作为幼儿园教师每天必做的大事,就是放园后好好地回顾这一天自己如何根据每个幼儿的情况进行保育工作,幼儿又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生活的。可以说这是教师的每日反思吧。也因为要这样做,我认为每个幼儿的生活时间表是不可缺少的。
 

05

幼儿园的分组

也有一定讲究

小组不仅仅只是依据生活中幼儿的活动种类自然地形成的,生活态度的一直与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所以,教师在处理小组的组合问题时,这一大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否则,好不容易组成的小组尚不能作为小组真正存在下去的。生活要富有活力的话,比起工作的种类来,更依存于人的态度。 
有时候也需要把不同生活态度的幼儿刻意地混杂在一起,以此增进保育效果。幼儿的分组既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安排,相关的策略因素也不可缺少。 
幼儿的小组最好不要一直固定不变。幼儿自己自然地聚合而成小组,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教师安排分配时。我认为应当尽可能地保持小组流动的自然性,避免固定化。 
极端地说,由于各个时候、各个幼儿的生活态度不同,幼儿之间会时而接近、时而疏远、时而分开、时而聚合,这种自然的趣味我很想能够将它一直保存下去。也就是说,使小组的那种社会生活的自然性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希望出现太多人为的安排。 



互动一下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你会每天反思自己的工作吗?在分组的策略上,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为新学期的分组工作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吧!



编辑/陈秋旭

图片/卷毛爸爸(源自丨乔智大叔)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假期悄悄成长计划⑤:每周要写的教学计划,如何做才能真正影响孩子?


假期悄悄成长计划④:大年初一,仓桥惣三也有秘密告诉你!


假期悄悄成长计划③:一个好老师的标配


假期悄悄成长计划②:教育生活化还是生活教育化?仓桥先生如是说


假期悄悄提升计划①:给中国幼教带来启迪的“幼儿园真谛”,花10分钟轻松get!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