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将《评估指南》落地?这里有一份参考答案!
今年,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一经发布,就在全网引发了热议。这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升的着力点。
如何进一步落实《评估指南》中提出的各项指标,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评估指南》又与其他评估有什么不同?在将《评估指南》落实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管理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困难?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基于《评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找到保教质量的提升路径,解决评估中的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园长冯萍、蒲江县南街幼儿园园长许芊芊和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员欧治平在幼儿园多年的探索中或自己的工作经验中进行分享。或许其中就有你可以借鉴的。
01/
教育部颁布了《评估指南》,各位认为与以往的评估最大的不同在哪些地方?
冯萍:
我认为《评估指南》最为突出的一个要点就是将坚持正确的方向作为首要原则,特别是把党建工作放在了首中之首,纳入评估指标的第一条,把党建工作作为贯穿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工作的一条红线,以新思想、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动幼儿园的党建工作。
其实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园,幼儿园园长和书记一肩挑,党建工作与业务保教工作深度融合。也就是说作为园长,既要注重园长的专业领导力的提升,又要牢记自己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担当。
《评估指南》里谈到“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识别幼儿学习的新方式,尊重并且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等等。”在师幼互动关键指标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一个词语就是支持,7个要点中有6处用了这个词语,这其实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还有半日连续观察,指明了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还量化了观察的频次和比例。
欧治平:
我也同意冯园长所说,《评估指南》在办园方向、过程质量、师幼互动以及儿童为本几个方向强调得非常突出。在办园方向上,《评估指南》从党建工作、品德启蒙和科学理念这三个二级指标出发,着力解决和体现了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党建引领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品德启蒙当中,是跟以前的评估指标有很大的不同,也是一个创新点。
另外,《评估指南》在坚持儿童为本,相信儿童、尊重儿童这个方面特别突出,我认为这也就是认可了新西兰学习故事的核心理念:相信儿童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
师幼互动是《评估指南》中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指标,确定了7个考察要点,这对幼儿园怎样指导教师做好师幼互动,帮助教师理解并实施好师幼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许芊芊:
《评估指南》中我更关注的是和以往的评估指标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一,回归幼教本质。乔治.福门博士在《儿童经历的寻常时刻》中提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的。最佳的时刻是简单细小的寻常时刻,简单平常的一日生活质量才是幼教的根,《评估指南》的颁布会对传统评估中的求特色、求创新、求热闹现象有个颠覆性的转变,会促使更多幼儿园理性回归,真正静下来、慢下来,去关注、提升幼儿的一日生活质量。
第二,强化自我评估。以住的评估更多的是以外部评价做标准,很多时候幼儿园会因不同专家对各类标准解读不一及不同的专业视角而无所适从,所以常会在风来风去中迷失去方向……《评估指南》中强调评估最重要的功能是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提出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是过程性、发展性的。每所园因地制宜建构内部自我评估体系才是当务之急,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评估改进完善,促进园所安全优质发展。
第三,评估视角转变。《评估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为本”。同时,我们在评估方式中也看到“聚焦班级观察”。还在具体指标中,列出了对儿童的品德、习惯、运动、安全等内容的具体考察要点,让我们知道在班级观察中去看什么,当然是看儿童的言行,儿童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评估指南》的颁布,也会让评估落脚于儿童习惯、能力、品质等。
02/
幼儿园针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如何实施的呢?最困难的体现在什么地方?
许芊芊:
这么多年,我们幼儿园也进行了许多尝试。
首先是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最终是取决于和幼儿共同生活的班级教师,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方式直接决定了幼儿园的日常保教质量。而且考核评价也是一线教师的指挥棒,就像等级园评估时对标去创建和改进一样。
几年来,我们探索打破传统的教师集中技能比赛、手工比赛(终结性、求花样多)等,将教师考核评价与日常课程管理、幼儿发展紧密结合,主要通过评价视角转变(幼儿学习和发展)、评价内容调整(半日活动、游戏现场等)、评价标准改革(各类现场活动幼儿表现行为观察)、评价人员多元(自评、互评、考核组等)、多方面(家园社)等,逐渐建立起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新型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引导教师把评价视线转向幼儿,促进日常保教质量提升!
其次,幼儿发展评价落地。幼儿园保教质量要从“满足一般儿童发展需要”(孩子们)走向“满足个体儿童全面发展需要”(孩子),需要建立多维联动的支持保障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借助各类课程的幼儿行为观察指标,对每个幼儿在日常各类课程中行为进行持续观察,基于视频、相片、文字等客观真实的记录进行解读分析,并与家庭联结,如游戏故事请家长记录文字及时了解幼儿所思所想,然后家园共同分析、评价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再进行共同支持,不断促进幼儿持续、动态、全面的发展。
再者,从幼儿园的日常保教的支持评价。一是行政基于日常保教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和引领(如发现日常保教的闪光点和成长进步,和教师结为专业共同体,常态化的共同研究保教实践问题);二是通过各类园本教研进行定期的保教质量评价和分析,班级、年级、园级等,如主题活动的阶段审议、游戏活动的问题分析等,确保下一阶段保教的方向和质量。
我觉得现在最困难的是学前教育师资需求和现实的差距。不管什么样的自评和他评,评价最后都要落脚于教师的综合素养、用心程度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这都是老师的内动力决定的。好多时候我们力不从心,公办幼儿园也存在职称的问题,薪资待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再难,我们还是会为了孩子做出努力和改变,相信《评估指南》的实施,会更多通过支撑给予一些保障,让老师们潜心育人,激发教师们的内动力。
冯萍:
我们幼儿园针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评价,是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维度来进行。
那么在内部评价上,首先是从主体上,既有幼儿园管理层面的评价,如园长、保教主任;也有老师之间的互评;也把家长纳入了内部评价体系,家长也是幼儿园不容分割的一个主体;还有幼儿的评价,看幼儿是不是喜欢或亲近他们的班级老师,是否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投放的玩具材料是否真的是幼儿喜爱的。
在外部评价上,会主动邀请专家入园进行诊断指导;各级督学、督导的指导和评价;上级检查;姊妹园的入园观摩的评价;社区和相邻单位的评价;高校实习生对幼儿园的评价。我们从内部和外部多角度、多视角去发现,帮助我们自己找准影响幼儿园质量的各种要素,拎出关键点,从而对症下药。
在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我觉得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保证评价者对幼儿园班级半日活动的持续自然观察?持续自然观察的时间、观察要达到一定量的比例、一对一的倾听、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这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对老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比较大的考验。
第二,我们都在主张或要求各种评价主体,对班级孩子的状况,老师的状况等做好观察记录,那么怎样对观察记录做全面、科学、有效的分析?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其他的评价主体,都是有比较高的专业要求。
第三,新建幼儿园或薄弱的幼儿园,惧怕外部评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外部评估,它带有监督和问责的职能。我认为外部评估人员的专业性不能仅仅只站在行政或者是问责的角度,而应将幼儿园内部评估的一些视角、标准运用到外部评价中。更多与内部评估相呼应,切实做到关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过程上,可能老师的惧怕心理就会减弱。
03/
运用《评估指南》来提升教师的保育教育质量(专业素养),各位有哪些比较好的建议吗?
欧治平:
我历来就是这样秉持这样一个观点,不管是外部评价也好,还是内部评价也好,评价它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那么要让《评估指南》真正发挥作用,并且以此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保教水平和专业素养除了要深入学习研究《评估指南》中的指标内涵、考察要点以及各个关键点之外,就是要继续地深入学习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依托《指南》中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典型表现与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观察、了解。
把《评估指南》和《指南》结合起来,通过观察把握儿童的兴趣点和需要,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措施,及时有效的回应、支持儿童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有效发展。
许芊芊:
欧老师讲的将《指南》和《评估指南》对标,我觉得非常重要。《评估指南》中各项指标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如果一一对标、逐一落实,至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不会太差。在对标的过程中,从园所的日常管理、课程设置、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中发现问题、找到差距,首先聚焦于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寻找突破点,进而一步一步落实。
第二就是落地。《评估指南》中的每一项指标都是给了我们一个方向,但如何落实于常态的管理和保教之中,就需要管理的支撑策略,形成包括课程实施、家园协作、园本教研、后勤管理等多维度的支持保障体系。
冯萍: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比较高的教师,应该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高度融合。
我也认同上述两位老师的观点,《评估指南》一定要结合《纲要》《指南》,链接本园实际,从幼儿园的管理、教职工、家长这三个层面逐条解读、讨论、反思,强化幼儿园内部自评机制的完善和自评能力的提升。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内部自评机制,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对标《评估指南》,优化和完善内部评价机制。
鼓励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教职工对标《评估指南》,进行自我察觉,深挖掘,并且瞄准本园,反映在过程质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校正,切实转变教职工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将优质的保教行为作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从而呈现出《评估指南》给我们勾画出的有质量的幼儿园的保教样态。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从而提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精彩回顾
第3次紧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到底在强调什么?
一匹摇摇马从诞生到衰落,看似不完美结局的背后蕴含了多少儿童经验
我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