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幼儿园,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园长为“妈妈”,有些老师也会被称为“陈妈妈”“王妈妈”“李妈妈”。这些称谓表面上似乎体现了家庭式的温暖与关爱。
然而,随着这种称呼方式在幼教界日渐流行,我们不得不审视其背后可能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当“园长妈妈”一词变得普遍使用时,它可能无形中模糊了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界限。
本期,我们将围绕“为什么不提倡叫园长妈妈”进行探讨,从多个维度分析父母与老师的角色本质及其差异。
01/
对于是否应该使用“园长妈妈”这一称呼,大众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讨论。支持“园长妈妈”这一称呼的人认为,这样的称谓有助于建立一种亲和力,使孩子们感到被关怀和爱护,类似于家庭环境的感觉。
“让幼儿体验到妈妈的感觉本身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好的体验,尤其对新入园的幼儿园会产生心理抚慰。”“园长是妈妈,因为职业的爱心和责任感,园长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呵护。祖国妈妈,地球妈妈,仅仅是一个称呼,懂得感恩的人们总是这样亲昵地称呼着。”“我们小朋友会叫我‘某老师妈妈’,在幼儿园我就是妈妈,回家了他们就可以找自己的妈妈了,很大程度缓解了他们的分离焦虑”。
“老师妈妈”的称谓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凸显照料幼儿生活的工作特点,而且表达了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感。照料幼儿吃饭、喝水、如 厕、午睡,帮幼儿梳头、穿衣 ,在幼儿难过时拥抱安抚等 ,这些事务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内容之一。如果是在家中,这些私人性的生活照料事务主要由家人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幼儿园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与家人具有相近性。“关爱幼儿”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伦理要求。谁都无法否认母亲对孩子的爱的无私与真挚,就此而言 ,如果老师能给予幼儿“母爱 ”般的关爱 ,那老师将是值得信任与托付的。在这个层面上,"老师妈妈”这一称谓被认为充分地表达出了老师关爱幼儿的情感追求 ,受到了部分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赞扬与推崇。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他们认为,将“妈妈”这一称呼用于职业角色,可能会混淆孩子的世界观,尤其是对于角色认知和界限的理解。
“妈妈是个情感很重的词,也有非常明确的涵义指代,让我的孩子叫园长妈妈感觉很奇怪。”“不是很认同‘园长妈妈’的叫法。”“园长就园长,老师就老师,妈妈就妈妈。妈妈世上只有一个。”“我妈妈就是园长,我小时候可不喜欢别的小朋友喊她园长妈妈了,感觉妈妈被抢走了。”
老师”和“妈妈”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身份,身份混同,会弱化教师的专业属性。就照料幼儿生活的工作内容来说,老师的专业性在于,彰显生活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儿童在园生活得好,更在于通过生活事件达至教化育人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并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支持幼儿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举例来说,在幼儿挑食或拒绝进餐时,老师通过组织故事或科学活动,以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方式,使幼儿形象地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妈妈教养孩子的态度倾向于非理性,依赖感性思维和经验思维,老师教养幼儿主要依赖体现专业特性的理性思维。
当然,也有很多人持中立态度,他们觉得“妈妈”是一个爱的代名词,孩子愿意就叫一个老师“妈妈”,肯定不会排斥和讨厌这位老师。世界丰富多样,社会是多元的,孩子愿意称呼园长、老师为“园长妈妈”“园长老师”“园长姐姐”......或者直呼姓名,哪个对哪个错呢?哪个更好或者哪个不太好呢?与其辩论,不如接纳和包容,去思考教育的多元。
02/
那么,园长们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待的呢?有的园长认为,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母亲般的存在,因此喜欢被孩子们称为“老师”或者“妈妈”,这样更显得亲切。但也有人认为,老师和母亲的角色应该有所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以免误导孩子。同时,有人强调,无论称呼如何,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爱和支持。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天,我们幼儿园一位职工的孩子,他看到我突然很高兴地叫我“园长姐姐”。当时在场的人都笑了。我说:“你叫我园长姐姐,我好高兴啊。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年轻啊?”小朋友反问:“姐姐就是年轻吗?”我说:“是的呀,园长妈妈年纪比较大,园长姐姐就很年轻啊。”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妈妈说:“那我的妈妈也很年轻啊。”
这个称呼反映了孩子对年龄和角色之间关系的混淆,在他们的认知中,“姐姐”通常意味着年轻,而“妈妈”则年纪较大。然而,在现实中,有些老师即使年龄大也未婚未育,不宜被称为“妈妈”,而被称为“姐姐”也可能与他们的实际年龄不符。尽管“妈妈””姐姐“的称谓好像是拉近儿童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显得更有亲切感,但是社会上这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在幼儿园里反而让孩子混淆了。
老师的称谓是自己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当孩子们称呼我们为老师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萌发出老师的神圣感、职业感和职业感。这个称谓不仅会增加教师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教师的职业情绪价值。我们要清晰老师是一种社会职业,而妈妈是一种家庭角色,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当孩子长大后回到幼儿园,再称呼老师为姐姐或妈妈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尴尬。孩子们对幼儿园老师是抱有一种尊重和敬佩的情感,这种情感中还包含了爱,不是一声“姐姐”或“妈妈”能够代表的。当我的学生回到幼儿园称呼我为老师,我会觉得这是一种彼此尊重和爱戴的师生关系。
家长-幼儿-教师三者间的互动构成了学前教育中两组联动的关系范畴——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与师幼关系的公共属性不同,亲子关系具有专属性和私密性。称谓是关系的代名词,“老师”象征着师幼关系,“妈妈”象征着亲子关系,当“老师”向“妈妈”转向,并与之融合,意味着师幼关系向亲子关系弥散,将师幼关系演变为“类亲子关系”,将师爱演变为“类母爱”,这存在侵犯亲子关系专属性和私密性的风险。具体来说:第一,侵犯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幼儿是否愿意有多位妈妈?当他开口叫其他女性妈妈时,会不会有背叛妈妈的内疚感?或者,会不会在把多人叫妈妈的过程中,轻视“妈妈”这一称呼的独特性?第二,侵犯妈妈对幼儿的情感。妈妈是否愿意与多人共享母亲身份?设身处地地想,一位经过十月怀胎、痛苦分娩且数年辛勤照料孩子的妈妈,看到孩子投向另一个女性的怀抱,也将其唤作妈妈,她会不会有些难过和失落?第三,侵犯“老师妈妈”的孩子对妈妈的情感。老师的孩子愿不愿意其他小朋友与自己共享妈妈?正如在幼儿园里流行的音乐情景剧《老师妈妈,妈妈老师》里演绎的那样,当“老师妈妈”告诉自己的孩子,“幼儿园里还有很多你的哥哥姐姐需要我,他们也是妈妈的孩子”时,孩子在无奈与沮丧的同时,是否会产生不能完整拥有妈妈的不安全感?亲子关系既是学前教育活动的手段,也是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将了解家庭的亲子关系作为组织学前教育活动的基础,也要致力于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应以尊重亲子关系的专属性与私密性为前提,而“老师妈妈”将师幼关系与亲子关系混淆,模糊二者的界限。这种超越边界的爱会带给关系主体内心的不安,冲撞、削弱甚至破坏亲子关系中原有的亲密与和谐。
我们需要认真考量“园长妈妈”这一称呼背后的深层含义。孩子对师长的尊敬、对教师的敬仰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园长和老师要让孩子以你的言行举止为榜样,这是一种超越亲子关系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体现在一个称呼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不是为了寻求与家庭相同的爱和关怀,而是为了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以及如何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就像蔡伟忠老师讲的,孩子来幼儿园是为了获取社会集体的经验。
幼儿园的角色是补充和扩展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培养孩子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其中一种能力就是对角色和关系的适应。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经历一种社会化的体验过程,建立和不同人的不同关系,从而找到这些关系里最自洽的一个方式。他们学会如何与同伴、老师以及其他成年人交往,建立和维护各种关系,以及适应不同的角色。如果作为成人的我们首先混乱了这个关系,那孩子就会感到困惑。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孩子,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让他们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孩子们初入幼儿园新环境时,难免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他们需要时间去观察、了解并适应周围的新事物和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安全、放松的师幼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是接纳、是爱护他们的。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本质上是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人会认为孩子称呼老师为“某老师妈妈”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拉近和孩子关系的一种体现。但是“老师妈妈”的称谓是存在不可实现性的,其一是均爱不及。“老师妈妈”是全部幼儿的妈妈还是部分幼儿的妈妈?“爱”所有幼儿本就难以实现,更何况是更为深刻、强烈的母爱。班级老师固然做不到对全班幼儿倾之以母爱,更何况是与幼儿交往并不频繁的园长。实际无法做到,却冠之以妈妈之名,“称谓”在此失去了关系内涵,徒有一个虚名。其二是偏爱不当。在一些班级,可能只有个别或一部分幼儿把老师叫妈妈。这种情况意味着,“老师妈妈”只是一部分幼儿的妈妈,这虽然符合“爱是一种偏好”“爱是自由选择”的本质,但显然又违背了教育的公正性。而且在实际教育中,有些孩子可能会很自然地称呼他们所爱的园长、老师为“妈妈”,而有些孩子则可能会抗拒这种称呼。因为在有些幼儿园只能将园长称为“园长妈妈”,不经意间赋予了园长某种特权身份。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会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如果孩子和园长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联系,那么“园长妈妈”这一称呼就可能变成园长追求的一种虚荣,而非出自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幼儿园教育,既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也要体现教育的专业性,为孩子的情感认知做好引导。05/
园长和老师不需要
模仿妈妈给孩子的爱
作为园长和老师,不是去模仿妈妈给孩子的爱,而是给予孩子园长的爱、老师的爱,让孩子知道,爱是有很多种的。家长不能取代老师的专业教育,同样老师的教育也不能替代家长在家庭中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清晰父母与老师角色本质上的不同,两者之间是存在角色本质、功能范围、关爱程度、依恋程度、理性、自发性、偏爱性、责任范围等方面差异的。▲资料来源: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6.父母亲是孩子的初生导师,他们的角色不仅仅包括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还负责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情感发展。例如,当孩子擦破膝盖时,父母的安慰是基于亲情和关爱本能。相比之下,老师,特别是园长,首先是一位专业的教育者,负责制定教育计划、维护园所秩序及提供知识教育。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孩子受伤,园长的关心会更多从专业角度出发,考虑是否需要医疗干预或通知家长。其次,从专业角度来看,幼儿园园长作为教育管理者和领导者,具备一定的权威和专业性。如果过度使用“园长妈妈”这样的称呼,可能会削弱园长在师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时至今日,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属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把幼儿园老师看作“保姆”“阿姨”或“妈妈”的观念仍然顽固存在。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公众,包括部分幼儿园老师自身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片面地看重幼儿园老师照料幼儿生活的事务和给予幼儿母性关爱的特点,忽视其中的教育性。
如果社会和家长对园长的期待仅仅停留在“妈妈”的角色上,可能会忽视园长在教育管理、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教师和园长应该更多地展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爱、尊重和学习的环境。教育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对生命的关怀需要有温度的教育过程和有温度的教育者。“亲密”彰显教育的温度,但“亲密”应该把握尺度。爱的限度是与服务对象保持距离,这是丽莲·凯兹在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中提倡的一种平衡教育观,即在关爱和专业之间找到合适的界限。不少幼教人对于维护一定的专业边界持有保留态度。他们担心在保持专业距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的亲密感在这样的做法下无法获得满足。然而,这种担忧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便在保持适当理想距离的前提下,幼儿仍然能够从老师那里获得必要的关爱和安全感。
我们可以从频繁的接触、观察与倾听中达成这个目标,而不需要投入像家人般的情感强度。事实上,理想的距离可以保护老师免于情感衰竭的风险。很多时候,当教育工作者听到“理想距离”时,他们可能会想象出一个冷漠、缺乏同情心、甚至可能引起家长不满的角色形象。其实,保持恰当的专业距离,能让老师一方面敏感、关爱而同情,同时也能执行专业的判断,依据专业的知识来回应儿童。在实践中,如果过度地以亲密性作为衡量师幼关系的指标,过于突出师幼关系的情感属性而忽视专业属性,容易弱化公正、客观的教育观念,导致“爱”的教育情意散漫,滋生偏宠、随意的教育行为等问题。教师与幼儿适度保持距离,并不妨碍幼儿感受到亲密的情感。这种亲密以公正性为前提,以专业性为支点,以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指归,以了解儿童、信任儿童、尊重儿童与关心儿童为内核,而不需要投入像家人(母亲)般的情感强度。
我们重新审视了“园长妈妈”这个称呼。在向孩子们传递关爱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形象。关于是否应将园长和老师亲切地称为“妈妈”,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诚邀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您的不同观点和想法。这样,我们就能够集思广益,为教育实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参考资料:李园园 鄢超云《幼儿园“老师妈妈”称谓的伦理审思》学前教育 · 202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