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路求索】刘志红院士做客城院大讲堂论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成长

城院大讲堂

作为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庆祝学校21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10月28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刘志红教授莅临城院大讲堂,为学校师生带来题为《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成长》的精彩报告。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斯荣喜应邀出席并主持会议。

讲座伊始,刘志红院士由当下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切入主题,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己忘我,勇挑重担,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彰显了医护人员的仁心仁术。充分诠释了医护人员不仅会救死扶伤,而且可以保家卫国,更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是医生”,应该如何对医学教育进行再定位?刘志红院士指出,医学教育是大民生、大国计、大学科、大专业,当下医学教育更应注重医学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讲座中,刘志红院士结合自身对于肾脏疾病的研究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己在临床诊疗时做出的探索、实验、检验的创新过程,生动形象告诉我们临床医学科学家就是在不断地打破常规、否定常规,不断创造新的范式。

“基础研究是临床研究的根基,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从而应用到临床。”刘志红院士强调,作为医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当注重医学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更要有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医学生要学会结合多种技术方法,在交叉汇聚中引领创新内容变革,破除学科壁垒,拓展学科边界,将创新方向聚焦到交叉前沿与汇聚领域。

报告结尾,刘志红院士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勉励大家,要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和科学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科学家精神,不仅要胸怀国家,更要拓宽国际视野,将医学作为终生学习的事业。

在互动环节,医学院师生们踊跃提问。其中,就老师和同学们最关心的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刘志红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医从教经历指出,作为医学生应当努力培养心中有爱的仁术、救死扶伤的道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最后,副校长斯荣喜老师做了总结发言,鼓励医学院的同学们既要扎根专业练就过硬医术本领,又要具备家国情怀、志存高远。

刘志红院士的精彩讲座使在场师生获益匪浅,我们作为医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正确学术习惯,不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更要主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勇担时代重任,坚守学医初心,更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刘院士简介

刘志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肾脏病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医学中心主任,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常务理事,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作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家和临床医学科学家,多年来工作在医教研一线,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好、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自然科学一等奖9项。先后发表论著4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主编专著四部。现任《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总编辑,《Kidney Diseases》杂志主编。


排版:王薇 / 校对:王一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