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泽:泰国语言文字政策透视 | 讲座回顾
小编说
大家好!我们的“温故知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政策与规划学术沙龙讲座回顾系列”已经来到第六期了,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回顾的讲座是2019年4月11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讲座“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国家的统一性——泰国语言文字政策透视”,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薄文泽教授主讲。一
泰国的基本情况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字,泰国总人口为6900多万(2017年),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为主要民族,大约占40%,其次为老挝族,占30%多,其余为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孟族以及苗、瑶、桂、汶、克伦、掸、佤、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
泰国的语言据统计有70多种。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学校教育和正式交际场合都使用泰语。泰语分为四个方言:中部方言、北部方言、东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中,中部方言是全国共同语。
除了泰语及其多种方言,如兰那泰、傣叻、掸、石家、布泰、昆、爰等,在泰国还使用属于藏缅语族的景颇(克钦)语、阿卡语、毕僳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蒙)语、瑶(勉)语,属于南亚语系的拉佤语、克木语、孟语、北部高棉诸语言(Northern Khmer)和属于南岛语的北部马来语等语言。
泰国号称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民众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二
泰国的语言政策
很多国家的语文政策并没有写在法律文书里,在有些领域有关语文政策的内容以成文法的形式存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体现在相关各个领域的不成文规定中。即便是成文法或正式规定,我们也需要通过对具体实践的考察对其政策进行分析,对不成文的规定更需要通过各个领域的调查分析来体会和评估。
长期以来,泰国的多民族语言和谐现象一直受到全世界语言学家的瞩目,获得了广泛肯定。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汉语普通话的教学在这个全球华人最多的国家中断了四十多年(1952-1993),不过,正是这一政策使得泰国华人成为了全世界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最好样板。
关于泰国的语言政策,薄文泽老师在讲座时指出“尽管泰国的语言政策已经被讨论了很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泰国没有成文的语言政策。然而,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又经常感受到语言政策的影子。”
泰国的语言政策有两大特点:
泰国的语言政策以泰语为中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性为目的。
有形的语言政策贯穿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无形的语言政策贯穿在行政管理政策中。
01 | 贯穿在教育中的语言政策 |
泰国很早就实行了12年义务教育制度。家长(监护人)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保证人,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保证适龄者就近入学。全国的教育部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公立、私立两部分。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对公立学校来说须具有强制性,对私立学校则具有一定弹性。
在公立学校有以下规定:
(1)公立学校均须以泰语为教学语言。
(2)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可以以任意语言授课,但须保证每周有一定的泰语文课(一般规定是6-8节)。
(3)公立大学里的外国留学生,无论以什么方式(包括英文授课项目)学习,如欲获得泰国高校颁发的学位,必须通过教育部承认的的泰语水平考试。
第(1)条保证了主要的受教育人口都获得使用泰语文的能力,第(2)(3)条既为非泰语人群留下了发展空间,又为在该类人群中实行泰语教育埋下了伏笔。
02 | 行政系统的语言政策 |
泰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乡政府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员(公务员)与村寨负责人(村长)共同组成。为便于沟通和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内政部要求参加乡管理委员会的村寨负责人(由本村人选举产生)须具有良好的泰语使用能力,少数民族村寨也不例外。
这个规定保证了少数民族村寨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与行政系统有良好沟通的人群中。由于领导权意味着为村寨和个人获取利益的机会,村寨领导人要最大限度地与行政系统合作,具有良好泰语使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无疑是他们顺利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公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使用泰语或使用泰语交际有困难的人员,一般会设法寻找其同族同乡来提供语言服务。
以巴岗村(pa¹¹klaang³³)为例。这是泰北靠近老挝边境的一个移民村,有苗、瑶、lwo(接近拉佤族)三个民族,各族群众分散住在村子的不同位置,呈杂居状态,但是这个大村子分为三个行政村,苗、瑶、lwo族分别属于自己的行政村,这样,平时很多公共事务都是共同参与,这无疑有利于各个民族保存、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化。
三
关于非泰语、非共同语的政策
对非泰语民族和非中部泰语方言人群发展本民族、本方言地方语言文字的要求,泰国政府予以关切,非泰语民族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要求,鼓励他们发展本民族文化 。
泰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大多有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保存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泰国教育部、文化部对这些要求(在形式上)予以大力支持。
例如,泰国的瑶族仅有3万左右人口,但至少使用两种文字:拉丁字母瑶文和仿泰文瑶文。这是由瑶族知识分子申请立项,与本国和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合作设计的,拉丁字母瑶文还有两个版本,这三种书写系统的推广都申请并得到了政府资助。此外,苗语和拉祜语也有两种书写系统(拉丁化的-泰文系的)。
泰语的北部方言(兰那)、东北方言(老挝语)虽然都以中部泰语为共同交际语,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并且都分为世俗文字和经书文字两种,这些具有地方色彩和宗教色彩的书写系统,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小范围内使用,一些教学活动还得到政府资助。地方上一些传统文化传播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四
泰国语言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同样的语言文字使用问题,泰国政府以保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对境内各个族群的语言文字使用采取了有区别的政策。
具体体现在:
(1)在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个别语言文字的使用。
(2)日本是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并且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相当规模的存在,而泰日关系一直平稳,顺利。在泰国的日本人团体办有专门招收日本人子女的学校(得到文部省批准),对这些学校,泰国政府一直没有干涉其教学活动,也不要求他们必须教泰语,而这些日本人学校为孩子们生活方便,也普遍按泰国政府规定教授泰语。
(3)一些英文授课的国际学校也享受了类似的待遇。
但是,对一些有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语言群体,泰国政府采取措施,强化泰语教育,使该群体尽快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20世纪30、40年代,旅泰华侨兴办了大量华侨学校,为华侨子弟提供教育服务。从1948年起,泰国开始对这些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要求华校必须雇用教育部派出的泰语教师,对汉语教学的课堂进行监督或检查。这使得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正常进行,旅泰华侨转而接受泰语教育。泰国华人绝大部分因此将泰语当作常用交际工具。
这一政策施行了四十多年(1948-1992),泰国华人经过两三代,多数成为熟练的泰语使用者,迅速融入了泰国主流社会。
五
结语
泰国的语言政策,看起来给了普通民众(在对政权无害的前提下)最大的语言文字使用发展的自由,因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国境内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对有可能对国家安全稳定的语言活动依据相关法律严格管控,消除其传播危险信息的可能性,顺便推动和鼓励其融入主流社会。
由于大力推行泰语为共同交际语的政策,使得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向心力逐渐加强,这在保持国家统一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棉语文和孟语文的使用和传播一直受到严格的监督和限制。随着南部分裂势力的矛盾加剧,南部马来族私立学校的教学语言问题值得关注。
END
温故知新系列
第一期: 郭龙生:外语中文译写规范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丨讲座回顾
第二期: 丁石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上)丨讲座回顾
第三期: 丁石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下)丨讲座回顾
本期责编 郭萌萌
长按左边二维码
了解语言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