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标龙门阵 | 把酒夜话《人生初年》(签名赠书)

语标 语标 2021-03-17

标哥按

2019年12月16日夜,语标聚集了对李宇明教授新著《人生初年》一书有兴趣的各路同仁,开办了第一期“语标龙门阵”活动。本文推送的即为本次活动精彩观点的实录。今后语标将不定期地举办该活动并及时加以推送,以最新鲜的观点对语言生活的热点进行评论,欢迎大家关注!(赠书福利请见文末。)

《人生初年》

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

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是一名中国儿童成长的语言日志。孩子的父母作为语言研究者,有意识地观察记录了这个乳名叫“冬冬”的女孩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在这一阶段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时间从1985年1月16日到1991年7月29日,采用白描纪实的手法,以真实材料取胜。据考察,这是世界上跟踪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最长的科学研究。

▲冬冬与爸爸妈妈

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

副研究员 李英姿

毫无疑问《人生初年》是一部鸿篇巨制。从《冬冬日记》到《人生初年》,我起码有三个层次的认识。在读博期间,师母白丰兰女士郑重地将《冬冬日记》手稿的复印版交给我及其他几位同门,嘱我们将其誊写为电子版。当时读《冬冬日记》就像看小人书,觉得充满童趣,好奇小姑娘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个别记录是师母在病中所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识。等到自己做了母亲,也想记录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才发现坚持下来何其艰难,更认识到以李老师和师母当年的条件记录冬冬日记有多不容易。真正看到《人生初年》,正值在李老师带领下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进行时,历时三十年写就的巨著其学术价值依然熠熠发光,指引着我们研究前进的方向。冬冬的人生初年,更是李老师的学术初心。这是一部充满了爱的巨著,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营养,正是有多少个读者就会有多少个《人生初年》。


▲日志插页(1986年5月)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刘楚群

一套既有厚重学术价值又特别有温度的书。本书的主要视角是记录冬冬的语言发展全貌,但客观上也反映了80年代的社会风貌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精神风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宝藏。学者能从中挖掘出无穷的学术价值。年轻的爸爸妈妈能从中学到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怎么进行幼儿语言发展的启蒙教育,怎么进行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当代青年能从中感受到上一辈人学术研究的执著、心态的平和,想想2000多个日子不间断的记录,那是需要多么大的恒心和毅力啊!

其实也可以把本书当作记实小说来读,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收获。

作为一个二孩的奶爸,最后想说的是:儿童养育是幸福与烦恼同存,遇到烦恼时要多一份爱心少一点焦躁,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让爸爸或妈妈的角色缺位。


▲冬冬日志原本(1985-1991)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人事处处长 刘子琦

老师和师母,将儿童语言学研究作为了他们的一项终身职业。呱呱坠地的冬冬给他们的小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充实了师母的生活,也为老师研究儿童语言学打开大门。托尔斯泰曾经在他的小说里有着这样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小家就是那种我们心里认为的相似的幸福家庭,温馨而又温暖。伴随着冬冬一步步长大,他们更表现出“严父严母”的一面,教导着冬冬如何做人,引导她如何成才。“三位一体”的小家,休戚相关,他们仨共同面对各种问题,付出了常人所感受不到的努力。因此,这“相似”的幸福,实则来之不易。如今冬冬已为人母,在乐享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时,师母应该在计划着她的下一部“人生初年”了吧。儿童语言学已经成为老师和师母的人生事业,他们一直坚守着,相互鼓励着,成就事业,也成就了幸福的小家。现在,老师和师母把他们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也要努力跑好自己的那一棒。

北京开放大学综合教学指导部

副教授 贾红霞

导师李宇明先生与师母三十年心血之作,以0~6岁儿童语言发展为主线,集儿童语言交际、儿童家庭教育理念、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状态等研究价值于一身,充满童趣、学趣和生活情趣,可读性极强且引人深思:

语言教育与智力发育:先生对冬冬语言发展的记录和教育对冬冬成长为一位年轻卓越的科学家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语言教育与社会交际:冬冬语言发展教育历程中是否渗透了儿童未来社会交际的规则和能力?

语言教育与家庭教育:先生对冬冬语言发展的关注和研究向孩子传递了父母充盈的爱,这是否正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能量?

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正是儿童成长的“智慧管”和“智慧块”。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博士后 陈丽湘

《人生初年》在“黎明之前”“漫长的等待”“呱呱坠地人世间”的场景中拉开序幕,从咿呀学语到“温馨的家庭剧",是合全家之力用卡片和磁带如实地记录下来的冬冬的言语。沉甸甸的三册饱含着让人心底暖暖的文字,凝聚着老师和师母对学术的“家国情怀”。《人生初年》是一部充满思考和爱的儿童成长的纪录片,是一部集语料与研究方法于一体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

▲冬冬录音磁带(1985-1991)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饶高琦

收到恩师的这套《人生初年》第一个印象就是“沉甸甸”。这沉甸甸里不仅仅是制书精美而来的重量,更多的是30多年来辛勤记录的数据的分量和细密分析而附着其中的智慧的分量。以前我向许多工科的同志介绍这本书的时候,会多加一句“这仿佛一个语料库”。但是它的意义又远远超过语料库:它是有严格时间标签的历时语料库,它是细致标注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深标注语料库;它是展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交互行为的互动语料库;它带有儿童行为和情绪的情感语料库;不,它已完全不再是语料库,而是开启了新中国儿童语言研究的智慧库!愿研究者能从中得智慧,家长能从中得回味,孩子能从中学感恩,治理者能从中看到共和国的未来不仅在大学,更在幼儿园。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孙小春

从2015年到2019年,我经历了两个孩子的“人生初年”。回头看看,日子似乎确实存在,又似乎不真实。看到老师的书以后,才发现,“记录”这件事,会让日子变的真实些真切些。

然而,“记录”谈何容易。工作了一天,与孩子“斗智斗勇”了一天,只想躺下来休息。书中这一天天的记录,一年年的记录,是多么坚持的信念和多么努力战胜“疲倦”换来的。太不容易,也太了不起!

阅读这些珍贵的“记录”,我们不但看到孩子的成长,书中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真实而重要的存在。“爸爸妈妈”既记录了孩子,也记录了自己。

其实,每一个爸爸妈妈,或者准爸准妈,都能从书中找到“记录”孩子和“记录”自己的方法。一起阅读第一页,一起写下自己的第一页。试试吧。

▲冬冬涂鸦(1998年10月8号)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博士 赵运

直到《人生初年》的付梓前夕,我才得知李老师和白老师的这一鸿篇巨制。去年12月白老师手术出院,我曾到家探望,听着白老师给我讲《人生初年》的来龙去脉,当年如何记录,后期如何整理,听得我只恨自己入门太晚,没有参与到这一伟大的工程中去。《人生初年》是一份语言记录,一份童年记录,一份家庭记录,一份社会记录。这一创举非语言学家不可完成,时间是线性的,无法倒带,孩子的成长日新月异,语言的迸发点稍纵即逝,非有日积月累的学术训练,高水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视角,不能记录如此丰富、典型的语言内容。从记录的内容中,我看到了李老师和白老师的相互扶持,和对纤纤姐成长倾注的心血。《人生初年》给我提供了一个观察“父母眼中的孩子”的第三人称视角,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的、无微不至的、立体的爱。这是一部饱含父爱的专著,也是全家共同书写的巨著。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博士生 唐培兰

一件事,做一天、一个月者多,每日不间,坚持五年者少;令所做之事有价值者多,令所做之事有价值并将其价值普惠于社会大众者少。从记录、整理到最终出版,1985年到2019年,近35年的时间,横跨三分之一的人生;百万余字,2300余页,尽数真挚情感。三大卷书是沉甸甸的,这份信仰更有发人深省的力量!多少爱好,多少事,多少人能够坚持35年且一以贯之饱含深情?我的全部人生还未达35年,老师和师母却坚持了一项长过我全部生命的事业。

END

重磅福利

语标公众号近期将推出《人生初年》系列推送,并放送作者签名赠书的多波重磅福利!本期语标龙门阵开放“线上龙门阵”活动,放送第一波福利!请您关注语标公众号,并留言分享您关于《人生初年》的精彩观点!截至2019年12月25日20:00,留言获得点赞数量前三名的网友,将获赠作者亲笔签名的《人生初年》一套。赠书预计将于2020年1月包邮快递寄出,具体时间以语标通知为准。(特别说明:同一微信号只限领取一次福利。凡在语标的多波签名赠书福利中领取过一次,或在其他公众号的《人生初年》赠书活动中领取过一次的网友,就不再具有领取资格。)

本期责编:张打非

往期回顾

日本年度汉字“令”人不知所措

“汉语盘点2019”候选字词,你会“盘”哪个?

古文字应用研究需加强

但愿在香港,说普通话不用再冒险

广州饮食业中的同义异形外来词大调查!| 语言生活皮书


扫码关注我们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