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把10块钱当100支付给盲人,能蒙混过关吗?

十一 语标 2021-03-18

当你找盲人师傅做完按摩,试图把10块钱当100给,能蒙混过关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要心存侥幸,如果你把10块钱当100给盲人,一定会被当场识破,丢人丢到家……啧啧啧啧……

不是说好的看不见吗?盲人是怎么认出人民币面值的呢?这世界是不是存在bug?难道纸币上存在“导盲犬”?



真不好意思,被你猜中了呢~纸币上确实有一只可爱的“导盲犬”,想知道它究竟长什么样子吗?那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下图是一位按摩师傅收到的钱,他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手却是灵巧得很啊,很快便摸到了钱币上如下图所示的凸起。那么请问,顾客给的是多少钱?




想知道顾客到底给了多少钱,请跳转到文末





我是一条正经的分割线


假设上帝真的在你面前拉上了帘,忘了掀开,即使你手里拿着人民币纸币,也看不见面值,你该怎么办?(灵魂发问)

难道要因为眼睛看不见,就把“买买买”这扇窗也堵死吗?

当然不!

当然不!

不知你是否仔细观察过我们可爱的人民币?

我们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它们的右下角存在着一些排列特殊的点,仔细触摸,可感觉有微微凸起,既有圆点也有直角。

也许对于健全人来说,这一小小的细节很不起眼,但是对于盲人来说,这些凸起传达的正是钱币面值这一重要信息。盲人们主要就是通过感知这些圆点和直角的分布和纸币大小,来区分人民币面值的。



作为有视觉障碍的特殊群体,盲人的社会权利的保障历来受到广泛关注。盲人要融入社会,就应该同健全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受教育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可以认为,语言文字权是盲人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

上面提到的人民币上盲人据以识别纸币面额的点点,就是一种特殊的盲文。盲人摸到盲文,就像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文字。通行的盲文是以六个凸点为基本结构,按一定规则排列,靠触觉感受的文字。一个盲文字符所占的长方形位置叫做“方”。



以前各国货币上均无盲文符号。纸币主要通过逐级增大票幅,使盲人靠触觉区分不同的面值。金属硬币则是通过逐级增大钱径,或采用不同的币材,使盲人感知大小、轻重来辨认面值,或是以在不同面值硬币上改变币形(如回形、正方形、菱形、多角形等)以及增加厚度等办法,使盲人能正确辨认。从第四版开始,人民币纸币上也增加了盲文符号。



除了人民币,很多需要给予盲人群体关怀的场合,盲文也默默存在着。


比如电梯楼层按钮


西直门盲文公交站牌


国贸地铁站步行台阶的栏杆上


药品包装上


我也是一条正经的分割线


    2018年11月,联合国宣布1月4日为“世界盲文日”。2020年1月4日是第二个“世界盲文日”。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盲文通过触觉来传递信息,给盲人带来了便利,也为盲人学校的建立、盲人读物的出版奠定了基础。它被誉为“开启囚禁盲人的监狱之门的金钥匙”,其人性化、简单化的设计让盲人有了丰富多彩的“指尖世界”。

1824年,法国盲人路易斯·布莱叶(Louis Braille)受到夜间作战中用于传递命令和进行联络的“夜间书写”符号的启示,创造出了六点制的布莱尔盲文,但最初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51年,一位盲人女学生通过布莱尔盲文学习音乐,并取得成功,布莱尔盲文才得到推广和普及。[1]

1949年之前,中国曾有过几种盲文,但均使用不便。1952年,时任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主席盲人黄乃按照布莱叶盲文体系,以汉语的拉丁化拼写为基础,以词为单位,设计创造出新盲文。目前我国的盲文方案有现行盲文、双拼盲文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三种。其中《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于2018年3月9日发布,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盲文的组成以“方”为单位,一个汉字的音节由若干个“方”组成。由于盲文纸面上摸到的是“凸点”,必须从背面书写,也就决定了其“反写正读”的特性,即,书写的时候从右往左,读的时候从左往右。每个“方”由六个点组成,顺序是:



下面列举的是最新的《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的声母符号、韵母符号、声调符号和部分标点符号。


声母符号


韵母符号


声调符号


部分标点符号


目前的盲文虽然很大程度上能帮助盲人朋友“有书可读”,但是单字需要的空间较大,书写较为复杂,对纸质要求也较高,所以出版物数量非常有限。以中国盲文出版社为例,截至2016年,该出版社的15条生产线可以支持每年450余种、20余万册、2700多万页的盲文出版能力,涵盖了盲人所需的各类教材、社会读物和期刊。该社的盲文出版物中,盲文教材约15万册,占出版物总册数的75%,过半数是盲人按摩和中西医类教材;社会读物包括时政、文学等200多种优秀图书,约4万册,占总册数的18%;盲文期刊主要有《盲人月刊》《医学荟萃》《读者》《中国盲童文学》等11个品种,约1.4万册,占总册数的7%。[2]

截至2016年,盲文出版物从总数上看虽然可观,但平摊到1233万盲人身上就不尽如人意了。相比之下,我国每位明眼人每年平均占有约10种出版物,盲人只平均占有0.36种。[2]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对于盲人的照顾,盲道、盲文、有声红绿灯以及其他,还是在出版物上的“平等”,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处有题目答案


盲人师傅收到的钱如下所示,特别鸣谢我们的小小“导盲犬”!



参考文献:

[1]陈立,冯敏.刍议我国汉语盲文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04):82-84.

[2]李娜.盲文出版物的现状及趋势[J].现代出版,2016(05):30-33.






End




本期责编:张打非


往期回顾

李晋霞:致敬那些平凡而灿烂的岁月 | 读《人生初年》有感

读者感言 | 尹春梅:一粒沙子真的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语标专访丨冬冬:我怕别人知道我是谁的女儿

那个赵C后来怎么了?犯法了!?起名也能犯法??| 光明日报




语标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语言新风向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