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护地名文化的基石——地名专用字

商伟凡 语标 2023-07-1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引言 


河北的“陉”“藁”,山西的“岢”“隰”,浙江的“鄞”“衢”,安徽的“歙”“黟”,河南的“渑”“陟”,湖南的“澧”“醴”……这些县级政区名称中颇为生僻的汉字,能有多少外地人识得、读得、讲得呢?殊不知,中华民族那深邃、博大的地名文化,正是植根于这些除地名领域难得一见的“专用汉字”。


作者且行且记的地名专用字


几年前,我接到一个陌生的长途电话:“我是苏北泗洪县孙元镇一个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多少年来,每逢新生入学第一课,我都要教他们认识家乡的名字——zhuǎi头村。这个zhuǎi字,笔画并不多,左为‘土’,右为‘只’。学会之后,孩子们总要问:‘咱村儿这么大,当年又是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为什么《新华字典》没有这个字,连《辞海》里都找不到?’现在,我就要退休了。离开讲台之前,只有这件心事未了……”

我默默倾听着,脑海浮现这样的情景:苏北农村,再普通不过的小学校,一位两鬓如霜的老教师,为给家乡热土之字讨个“名份”,茶饭不香,夜不能寐,终于触动电话按键,找北京、找国家管“字”管“名”的部门、找能为老百姓办这事的人。几经辗转,国家语委的同志指点他找到了我,于是痛痛快快地诉说,认认真真地期待……面对这般诚恳、这等执着,我感到心灵的震颤:养育我的人民难得需要我了,所有的冷漠、推诿都愧对良心!

专,是这些地名专用汉字的共性,主要分三种情况:①自古专为地名而设,或在历史演进中逐渐专用于地名,以少见而显得生僻。如:郪,除地名外未见其他义项;垕,本同“厚”,现仅见于河南名镇“神垕”。②“字形”本为社会生活通用,借助方言进入地名而另有“字义”甚至“字音”,以“同”亦“不同”而多生麻烦。如:磜qì,同“砌”,用于台阶、堆砌;用在广东方言读zhài,意为山势险要。③古今语言文字典籍未见记载,却在边远之区、偏僻之地径自“生长”,字的形、音、义俱全,以出处不详而通用受阻,例如字谜有“水落石出——泵”,云南一地名用字却是“水”在上、“石”居下,意为“水落石上”。

 “南人不识‘盩厔’(zhōuzhì),北人不识‘盱眙’(xūyí)”,这是前人形容地名专用汉字生僻的俗语,所举两例堪称代表之作:陕西“盩厔”,西汉置县,地貌特征素称“山曲为‘盩’,水曲为‘厔’”;江苏“盱眙”,秦置县,县治有圣人山,登峰可高瞻远瞩,取意“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年复一年,山河依旧,北方人不识的南方“盱眙”尚存,南方人不识的北方“盩厔”已被同音字“周至”取代,认、读固然方便但字义全非,蕴涵的历史与文化踪迹全无。可见,人世间“利”“害”相伴,“趋利”尚须“避害”。

在肤色、饮食、服饰、建筑等外在特征日益弱化的今天,一个民族真正独立于世的根基非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莫属,首要标志就是拥有足以抗御外来同化的语言文字。经济全球化,让昔日可望不可即的异国他乡近在咫尺;社会信息化,令不起眼的穷山僻壤因人因事一举名闻天下。然而,当难得一见的地名专用汉字突如其来,我们欲张嘴却不知发什么音,欲动笔却不知该怎么写,欲借助电脑而庞大字库并无其位,欲引经据典而浩瀚字海难觅其踪。扪心自问,几代人为之奋斗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和地名标准化似乎还缺少些什么?

已“通用规范”的地名专用字在此


早在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7000字囊括省、地、县三级政区名称使用的全部汉字;后来,仅出现湖北宜昌市增设猇亭区所用的“猇”游离其外。近些年来,国家地名和语言文字部门联合开展地名用字读音规范化工作,已在应用广、影响大的行政区划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几万个乡镇名称的用字状况尽在掌握之中——通用字以外,计有生僻字136个,异体字21个,繁体字3个,代用字5个,其他字10个。

2007年,在新一代《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地名用字受到前所未有的器重,通用字以外的乡镇名称用字多在此获得国家级“合法身份”:生僻字里,仅部首“土”就收有圫、坬、垴、塅、塝、塸、埨、垵、垎、垕、埏、垾、埌、埇、埫、堎、埤、堨、塄、堽、墕……获准在地名中“复活”的异体字也有:琊(玡)、淼(渺)、桠(丫)、钜(巨)、殽(淆)、陞或昇(升)、吒(咤)、迺(乃)、並(并)、雒(洛)、㵲(潕)、甽(圳)。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作进一步调整。

其一,为方便地名的使用,对地名中已成定式的双音词,不宜收一字、弃一字,还是恢复其固定“情缘”为好:崾崄(yàoxiǎn),指西北黄土高原一种马鞍形地貌,常用于陕、甘、宁的聚落名称(崄,甘、宁亦作“岘”),应补收“崄”;圐圙(Kūluè),北方方言,指四周有墙而无顶盖的空场,在山西、内蒙古用于聚落名称,应补收“圙”;瑯琊(lángyá),本义为“似玉的骨”,在鲁、浙、皖等用于山名、寺名,一度以“琅玡”替代,应补收“瑯”,避免“瑯玡”混用;枎㯊(fūyān),植物名,在贵州用于乡名,可考虑补收。

其二,正在乡镇名称中存活的其他异体字,其合法身份值得三思:衖(xiàng、lòng),字义同“巷”(里弄)却兼有两音,不宜简单改作“巷”或“弄”;迳(jìng),“径”的异体字,在赣南读“gàng”,指两端宽、中间狭的地貌,属区域性聚落通名;砦(zhài),当代认作“寨”的异体字,而历史上指“营垒”“鹿砦”等军事设施,具有军事含义的聚落名称不应以“寨”替“砦”;菉(lǜ、lù),“绿”的异体字,两广由“碌”(lù)演变的地名或广东有名的梅“菉”(lù),不便代之以“绿”;獏(mò),兽名,同“貘”,与其收“貘”不如收笔画较少的“獏”。

其三,含义独到的特殊用字是否收录,不妨再斟酌:“石+太”(tài),未见于古今汉语辞书,在广东指称东高(称“上~”)西低(称“下~”)的石山,属区域性聚落通名;浙江永嘉县依民间传说拆组“鸂鶒”为“氵+鵣”(chǐ),用于“五~乡”已年长日久,仅县境使用者即90万人;浬(lǐ),计量单位海“浬”已被“里”取代,用作聚落名称表示环境有“水”,改用“里”则失此意义;濛(méng),原定“蒙”的繁体字,但其“细雨貌”或“水名”义项却非“蒙”能承担,如吉林靖宇县原名濛江县,今县治濛江镇用“蒙”便失“义”缺“水”。

其四,注重收录台湾省地名用字,体现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水乳交融的文化:廍、塭、湳,常见于当地村名,属区域性聚落通名;鯓,见于台南近海的系列岛礁“一鲲鯓”至“七鲲鯓”,其中“七鲲鯓”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大军登陆地点,“鯓”是记述台湾历史不可或缺之字;县乡所辖的“村”、市镇所辖的“里”,其名称中的檨、嵵、埜、炤、猐、硘、硦、窯、蚵、層、罟等字,也应酌情选收。

安徽:在黟县身边,“归来不看岳”的黄山原名“黟山”


随着地名工作的拓展与深化,地名文化的新观念越来越清晰: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方言纷呈,通用的汉字尤为世界上既优秀又复杂的文字。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汉字随其主人在历史长河中行进,常用者活跃,生僻者平淡,无用者消亡。也确有这样一些汉字,它们的生存空间只在于“地名”,甚至仅用于一镇、一村、一山、一水,随地名消失而“死”,随地名复活而“生”。尚存的地名专用汉字,个个“饱经风霜”“阅历非凡”,或许还记述着遥远、曲折的故事,堪称当地历史文化的结晶,构成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独特景观。

在酝酿《规范汉字表》增补地名用字时,我提出:除各级政区名称用字外,村名与小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用字,数量更为庞大,情况更为复杂,国家尚未组织系统的调查、审定,对其字形、字音、字义实在没有把握,建议留待《规范汉字表》日后修订时考虑。有没有例外?有一个——就在这时,我记起苏北乡间的“土只”(Zhuǎi)头村,想到那位至今不曾谋面的老教师,想到农家孩子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于是,我向国家语言文字部门陈述原委,恳请慎重决定这个村名用字的去留。

一个村名或许有人记得,更有那数不胜数的村庄、纵横交错的街巷、大大小小的山河、星罗棋布的岛屿,其地名专用汉字的底数究竟如何,相信一时没人说得清。1979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以县级政区为基本单位,按说工作的深度、广度已相当到位。然而,限于当时的科技与装备水平,浩繁的普查表格几乎全靠手工抄录,加上一些省区的普查成果上报滞后,国家级的地名信息数据库至今未能实现,地名专用汉字的统计与检索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相形之下,全国十几亿人名的数字化反而后来居上,排比姓氏的使用频率、统计人名的重复次数只是举手之劳,检索姓名中的生僻汉字也有望攻克。这一切,归功于国家定期进行人口普查,操作手段日益先进,人名的数字化信息迅速集合、统一管理。而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到来之前,现行地名的专用汉字规范化迫在眉睫,历史地名曾用字的规范也为历史、地理、文物、考古、出版、制图等行业所期盼,如何是好?除地名业务部门日常勤于收集、整理外,最现实、可行的老办法就是“发动群众”。

“中国地名网”曾刊载征集启事,希望人们留意家乡的或耳闻目睹的地名专用汉字,收集力所能及的信息(字的形、音、义及所属县市),报告国家主管部门,促使这些实际存活、正在使用的汉字纳入国家规范序列。陆续的回音令人欣慰:江苏省民政厅的老地名工作者薛光,提交自己整理的江苏地名专用汉字30个;《中国水利报》社的张卫东,发来自己收集的地名生僻字12个。不难设想,泱泱神州,十几亿人,众多海外同胞,关心家乡、赞助祖国、向往未来的热心人绝非屈指可数……

曾几何时,人们不识璞玉浑金,常以“生僻”之罪舍弃地名专用汉字来换取一时之便,造成诸多地名无义可言、无理可讲、无文化可传扬。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地名专用汉字的幸存者们需要“守卫”——依法遏制来自各个方面、各种理由的人为侵害;需要“呵护”——真心视其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创造传承祖先优秀文化与克服应用障碍同步的和谐境界。

湖北:沔阳县改作“仙桃市”30余年后


- THE END -

🍁


原载《中国民政》2008年3期,2015年收入作者自著《天地经纬——地名纵横谈》。“地名笔谈”刊载前,作者校对原文并配图,谨致谢意。


作者简介

商伟凡,地名学者,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国家《地名志》学术顾问,央视与民政部《中国地名大会》首季总顾问,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从事国家地名工作至今。参加相隔30年的两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编纂,全国政区名称用字读音审定,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及第10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曾任民政部(中国)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为地名应用与地名标准化,著有《天地经纬——地名纵横谈》。


本文转自:地名笔谈
本期责编:李欧丽

往期回顾



李宇明:语言与人类文明

2021-02-18

从冠豸山正音看中国地名读音规范化

2021-02-17

“五福临门”究竟指的是哪“五福”?

2021-02-16

鼠年,你“累丑”了吗?什么?你连“憔悴”都不会说了?

2021-02-15








你的语言风向标


语标

好文!点个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