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宇明 | 国家治理 语言助力

语言与治理 语标 2023-07-17

作者简介

李宇明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战略、理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出版著作30余部,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发表论文580余篇,被译为蒙、藏、维、日、法、英、俄、韩等多种文字。



国家治理  语言助力

——序王春辉《语言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2017年出版《语言与社会的界面:宏观与微观》之后,王春辉又即将出版新著《语言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这得益于一个“勤”字:勤读书,勤交流,勤思考,勤动笔。对于拙者,勤能补拙;对于智者,勤能益智。


然而“勤”,往往不是时间宽裕、条件宽裕下的行为。春辉两地分居,妻子和两个孩子在烟台,老人们亦在山东。他不停奔波于北京与烟台之间,许多书是在火车上读的,许多文章是在火车上写的,包括“观约谈”。2019年,妻儿迁来北京,一家团聚,自是欢喜。然而又需置房安家,又需为孩子找学校。妻子高莉聪慧而有抱负,考上了博士,春辉需在学务中再分担些家务。《语言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便是在如此负荷下完成的,在此期间,他还在学校支持下筹建了“语言治理研究中心”。可见“勤”是挤轧时间的代名词,其背后是意志,是使命感。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在语言领域的延伸,体现着政治的现代化与民主化,也非常符合现代语言规划学的理念。2020年10月13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1955年,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986和1997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22年后再次召开新时代全国语言文字大会,是在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站在历史制高点上总结百年经验,研判新形势,规划新蓝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筑信息空间,是当今语言规划的三大社会背景,也是三大使命。通过语言规划来促进这两个“共同体”和一个“空间”的建设,是语言治理必须深思远谋、进而有为之事。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体的“多语和谐”政策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的信息沟通作用和语言认同作用,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重在普及,重在语言扶贫;要有通过教育解决推普问题的根本认识,尽力抓好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通话教育,要有一支“留得住、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尊重民族语言和方言,树立语言资源意识,重视语言保护,减少语言矛盾,避免语言冲突。制定好、执行好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多元”的语言政策,十分重要。

2、加强语言服务

语言服务是利用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知识、语言技术及语言的所有衍生品来满足语言生活的各种需要。语言服务是一个宏观体系,由语言服务提供者、语言服务内容、语言服务方式和语言服务接受者构成。推动这一宏观体系运行的主要动因是语言需求。语言需求是语言服务的起点与目标,满足语言需求的状况是衡量语言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全面了解语言需求,引导提升语言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语言需求。语言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三:第一,帮助解决语言沟通障碍;第二,满足语言及语言技术的学习需要;第三,语言政策等领域的咨询、建议。语言服务是改变政府作风、提升语言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有语言服务团队、语言资源储备、语言服务设施,需要发展语言服务产业和智慧语言服务,需要重视特殊人群、危机事件的语言服务。

3、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处理海内外事务,需要强大的语言能力。语言信息化对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十分重要,很多国家都把语言能力列为“战备资源”,美国2006年就开始实施“关键语言战略”。维和部队需要特殊的语言能力。跨境语言的研究与利用,可以构筑一条“语言边防线”,平时睦邻,特殊时护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比如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各地医疗队奔赴湖北,湖北方言构成了医患沟通的一大障碍,“战疫语言服务团”研制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发挥了一定作用。如何利用语言的便利做好港澳台工作,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推进中文的国际传播

国家出行,语言先行。中国走向世界,需要中文走向世界。第一是中文教育,第二是中文在国际社会的应用。教育是为了国际应用,没有应用,教育就没有动力,没有方向。目前国际关系正在微妙变化,国际中文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和特殊机遇,需要具有战略定力,并要有新思维新举措,“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比如,尽力将中文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助力华语的海外传承,支持各国把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争取中文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的地位,鼓励国际大都市、国际大公司、国际学术期刊使用中文,通过“职业汉语”“职场汉语”和线上教育促进中文的国际教育与应用,使中文逐步成为国际语言生活的重要公共产品。

2、重视外语能力提升

外语产自国外,却不是“外我之物”,学外语可以扩大视野、有助于吸收人类的不同文化,更能建立对母语母文化的自觉认识。外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技能,也是国人重要的当代素养,也是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人类最重要的语言有20余种,使用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语言有200来种,国家应具有20/200种的语言能力,即熟练使用20余种语言获取世界信息,使用200来种语言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中国至今没有统一的高层次的外语规划,在外语认识上常有偏差,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参与世界语言治理

中国语言学界长于研究中国语言,注意研究外语教学,但却较少研究世界的语言和语言生活。为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参与世界语言治理,扩大研究视野。需要建立“万国语言数据库”,以研究世界语言和世界语言生活。世界语言生活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英语独大带来的语言单一化、文化单一化问题;本世纪末世界90%的语言将要濒危的问题;语言冲突甚至是语言战争频频发生等“语言危机”问题;许多国家、许多人群被“数字边缘化”问题。



三、构筑信息空间人类出现之前,世界只是一个物理空间;人类的产生与发展造就了“社会空间”;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构筑第三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被数字化、智能化了的语言空间,助力信息空间构筑,抢占数字时代先机,畅享数字生活,是语言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重视语言的经济作用

      信息化时代,语言能力已经发展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语言产业对社会GDP的贡献估计为10%,对语言数据进行采集、洁洗、标注、存储、管理、交换、挖掘、分析等,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活动。2019年10月28-3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把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为第七大生产要素。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体现着对信息化社会的本质认识。同时要进一步认识到,80%的数据是语言数据,制定合适的语言政策、经济政策以大力发展语言数据产业,建立语言数据市场和良好的数字生态,促进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与“新基建”的结合,收取巨额的数字经济红利。语言学过去比较重视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今后必须重视对语言的经济属性的认识。

2、努力成为世界“信息加工中心”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成为世界产品“加工厂”,并正努力向产品制造强国迈进;在数字化时代,更应有成为世界信息加工中心的谋划。我国的翻译产业已具规模,自动翻译等语言智能技术也有长足进展,通过“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中国”建设,数据量的增长集聚也会相当可观。高等教育改革,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数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互联网的发展,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数量的网民群体。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并率先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些都是成为世界“信息加工中心”的宝贵基础。中国在“信息空间”的发展应有两大目标:第一,中文成为多语翻译的“轴心语言”;第二,研制出高水平的中文机器人。信息加工中心的谋划有利于这两大目标的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实现及实现过程,也就是在促进信息加工中心的形成,赋能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


语言治理是波澜壮阔的事业,有着丰富的内容。以上所见,只是金豹之一斑。其中一些观点,我在其他文章中曾经谈过,春辉的著作中也有所论及。将这些作为我国首部讨论语言治理著作的序言,是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注。讨论国家治理者,希望多一点语言意识;讨论语言治理者,希望能够更多关注“两个共同体”和“信息空间”的语言需求,多一些“中文自信”。

李宇明

2021年3月7日

序于北京惧闲聊斋





往期推荐

试说新语丨小姐姐:新式女性称呼语

搜狗发布手语AI合成主播“小聪”

首尔奖励外语标识纠错

“打工人、干饭人、尾款人”……今天你是什么人?

从《甄嬛传》到《山河令》,古装剧取名为什么钟爱文学体裁?


本期责编:张打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