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谐音梗的都是自己人
前段时间网络上由于王思聪的性骚扰行为以及被骚扰者的犀利言语回复,掀起了“我命油我不油天”、“输什么液,想你的液”的油腻谐音浪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实际上,“谐音”早早就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之前网络上古早的“美眉”、“虾米”、“布吉岛“、“酱紫”、“泥嚎”;近几年的“夺笋”、“猕hotel”、“康康”、“河蟹”、“awsl”、“亿点点”;还是最近的“我命油我不油天”;甚至,我们把眼光放到中国历史长河中,倒挂的福字、象征吉祥的蝙蝠、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谐音已经深深地被印在了中国人的生活里,文化里,想象力里。它不仅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诸如诗歌、小说中,还经常出现于新闻当中不仅运用于日常生活,诸如歇后语、社会流行语、网络谐音用语、对联、相声、广告语中,还出现在各类名称及民俗、民间艺术当中。
在现代社会,语言在承载人际交往和提升社会文明的使命中,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作用。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必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它具有一定游戏性和戏谑性,可以委婉表意、传递礼貌,具有美学的功能;它也可以满足中国人趋利避害的心理、促进商品的销售;它更体现了开放自由包容的社会环境,成为了一种时尚。
店家玩谐音梗,耳目一新
“糖贵妃”卖的糖葫芦;鞋子“迈得快”,不仅突出了销量还有质量;想吃饺子就去“最佳女煮饺”;喝茶就去“联邦调茶局”;剪头发去“无发拒绝”;喝粥就去“粥公粥婆”……
图片来自微博,侵删
街头的店招是一种文化,就如我们没必要统一店招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店招的文字限制得太死。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多元、有个性、新奇的店招文字不但体现新的时代气息,而且更具有亲近感。“对于谐音梗店招,只要不跌破底线,不妨让它们各放异彩。”
商家为了在店铺中脱颖而出,玩“谐音梗”其实也体现了自己的一点创意,玩转的也是文案的技术活。店名可以体现店主的风格特点,俏皮活泼的店名会吸引同样俏皮活泼的顾客,严肃正经的店名同样会吸引严肃正经的顾客。这种情况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一个个不同的社群。
政府机构玩谐音梗,亲民接地气
“浙里办”“苏服办”“渝快办”……从南方到北方,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大名”特色鲜明,严肃又活泼。在接地气的“谐音”取名背后,老百姓在意的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接地气的暖心服务。
政务号名字玩“谐音梗”,彰显“官念”的转变。过去,政务服务虽然也是服务,“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政务服务和社会上一般人了解的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今,政务服务在意识上从高台上走下来,走进了平民百姓间。
政务号名字玩“谐音梗”,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政府服务怎么样,政务号的名字相当关键。政府机构总是给人严厉肃穆感,玩谐音梗之后便变得活泼起来,大家会忽然觉得政府机构是亲近的自己人,政务服务机关真的和我们站在一起。
“渝快办”“津心办”等政务号,把地名和政务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表达出“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对接民众需求的决心,也拉近了政务服务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传递了政务平台亲民便民的定位和宗旨,这样的政务服务自然让人期待。
全民玩转谐音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时候。工作学习了一整天,在静悄悄的夜晚打开手机,点开微博,准备享受快乐的冲浪时光。撇了一眼热搜榜,正想凑热闹,却发现看不懂大家在说些什么。当下是懵圈的,于是打开tag开始补课。看完了便疯狂评论“哈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并且转发到自己的主页,顺便圈了一下好友。
以上,是我看到思聪语录那天的真实状况。
“我命由我不由天”本是来自于《哪吒传奇》哪吒之口。如今由于“撕葱”的油腻言行,成为了对油腻性骚扰男的辛酸却又略带搞笑的无奈反击。短短一句话的表达效果,比起我现在繁杂的话语解释不知高明了多少。
这种谐音每天都在发生。
图来自网络 一点点实际上是宇宙那么大,侵删
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出于不好意思的心理,想要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想念,却又不想那么直白,就会说“也就有亿点点想你吧”。很多人饭量大得很却又不想完全承认,带有一些搞笑性质也会说“我就吃亿点点”。同一个字的谐音使用在不同语境下是有不同表达效果的。
“谐音己不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杂乱的现象,而是一种大量的、经常的、系统存在的现象,是中国人从某一方面来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手段,更是中国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
在我没有打开热搜的那个白天,一个姐妹满脸笑容地对我说了一句“我命油我不油天”,我当时一脸迷茫地看着她,她摆摆手便不和我说了。我追着人问怎么了,却只是自找没趣。那天我若不活到老学到老,怕是要被开除网络弄潮儿户籍,自此与姐妹成为陌路人了。那天我若是早早接收热门信息,或许当时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谈论景象。指不定姐妹更能情深,圈子更可牢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谐音梗的使用会促进不同群体的分化。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神秘连结,就是由一个又一个仅由你知我知的事件建立起来的。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当今社会全民玩谐音,这种想象力的空间是无比庞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习惯,同时在千万个灵光一闪的瞬间创造出千万个有趣的谐音表达,千千万万地汇入茫茫语言汪洋之中。
最后,今天你找到互相懂对方谐音梗的自己人了吗?
参考文献
[1]江文. “谐音梗”让政务服务亲民接地气[N]. 兵团日报(汉),2021-03-18(006).
[2]杨仲. “谐音梗”店招不违法就不必过度较真[N]. 苏州日报,2021-02-23(A05).
[3]闫海芳.网络谐音词语的主观性表达及其形成机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39(01):16-21.
[4]胡光美. 汉语谐音现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黄家波,2019级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期责编:李欧丽
往期回顾
2021-09-07
2021-09-06
2021-09-05
20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