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能不能互祝“端午节快乐”?

语标 2023-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术语中国 Author cnterm


端午节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duan
wu
an
kang那你知道为什么叫“端午”节吗?“端午”一词是怎么来的?

本义又是什么呢?

它在古代最初并非吉祥的节日吗?

能不能互祝“快乐”?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

“端”字的来源
《说文》:“端,直也。从立耑声。”该字为形声字,从立表示人立于地,义为正直。


《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此处“端人”即为正直之人。


“端”字最早见于篆书,当为后造之字,本字当是“耑”。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认为甲骨文“耑”周围像水,水可养植物者。图A像植物初茁渐生歧叶之状。戴稼祥先生《金文大字典》说:“‘图B’上从为植物之颠,下从‘图C’为根,中一为地,故知耑为端之本字。或训本,或训末,兼有两端之义。”


草木初生一般都呈现直立向上之形,不论什么植物最初只是生长主干,比较直,后来才变得枝枝叉叉,弯弯曲曲。“端”字就是在“耑”的基础上加了表示义符的“立”而分化出来的。


西晋《风土记》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烹鹜,用角黍。”


唐 欧阳询等编著的《艺文类聚》中记载有《风土记》对“端午”的描述
端午,最初本名为“端五”。那“端五”怎么改名为“端午”了呢?


话说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于十一月初五。当时的其中一任(唐玄宗所用宰相有26位)宰相宋璟谏言,告诉玄宗要避五字之讳。


按照历法推断,农历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恰是“午月”。古人又常把“五日”写作“午日”,因此“端五”改为“端午”。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端午最初是“端五”,有没有“端六”呢?




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先期,学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当,例用朔日,谓之端一。”


清光绪八年刻本《孝感县志》曰:“躲得过端午,躲不过端六。”如此,看来有“端五”之说,也有“端六”的说法。


不仅有“端六”还有“端一”



端午节为中国古代的防疫日


所有的“节”代表的是节点,是个坎,过节的本意是提醒一下,留意这个坎,别拌倒了。人在从春天步入夏天鼎盛时期时,会感到不适应,这时就需要有个节提醒一下。
古代特别是先秦之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月五日又是午月午日,此时如日中天,阳气已经达到了顶点。那么,在这个五月毒月又碰上五日这个“恶日”,因此人们把五月五日称为“毒月”中最毒的一天。
古谚语还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古人之说非常有道理,因为五月已经是进入了夏天,入夏之后各种害虫、有毒之物开始复苏出现,容易伤害到人类。进入五月应该防止被虫害侵扰,古人医疗条件较差,毒虫对他们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也正因为此,早在汉代,这一时节被看作“黑色时间”古人在“五月五日”最毒的一天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虫害等物的伤害。

挂五彩线插画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过端午节不能说“祝你快乐”?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亦提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不止一位学者提到,端午并不是一个祭祀性的节日。至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是先有传说故事还是先有节日,学界仍有争论。而且,纪念古人的习俗,也只是整个端午节节俗和文化内涵的一部分。


查一查古籍,确实有不少诗文谈到人们如何高高兴兴过端午。晏殊写过这样的句子:“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充分说明节日的喜乐气氛


实际上,端午节正处在仲夏时分,是一个充满生命挑战的时节,也是一个充满人伦温情的节日,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


本文转自公众号:术语中国、语言服务


往期推荐

可以说“感谢聆听”“谢谢欣赏”吗?

在没有普通话的三国,诸葛亮怎么舌战各地群儒?

解惑丨“阿、啊、呵”,怎么使用才规范?

本期责编:饺子君

语标

你的语言风向标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