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耙肉”“扒肉”及其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字周报 Author 盛益民
作者简介:
盛益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教授。
拙文在《语言文字周报》公众号推送之后,引发不少读者的留言讨论。来自山东的网友 “雅尔塔三小只”支持本文的看法:“我这些年吃德州扒鸡,觉得不能用烂来形容口感,鸡肉有嚼劲,不过骨头倒是很烂,骨肉很容易分开。鲁北也没有‘汃=烂’的说法。”而来自云南的网友“南山崔崔”提到,大理有著名的“pā肉饵丝”(当地常写“耙肉”等),是用“耙肉”来做当地著名面食“饵丝”的浇头,“耙肉”就是指的煮得很烂的肉;而来自山东的“弼兔温”提到“烂肉炖蛋”这道菜品,认为可以作为软烂义pā用于菜品的平行例证。那么该如何看待软烂义的pā确实也可以用于食品命名这个问题呢?
耙肉饵丝
“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做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没想到便宜快当的“烂肉面”除了食物功效之外,还能让打架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倒是真与“吃人嘴软”相映成趣了。而川渝云贵一带尤其偏爱使用软烂义的“耙”来给食品命名。除了“耙肉”之外,还有“葱油耙芋儿”,是把芋艿炖得很烂;再如“耙豌豆”“耙鸡爪”“耙牛肉”“香辣耙泥鳅”等,都是因为食材煮得很烂而给菜品命名的。这个“耙”还可以重叠,比如春见当地叫“耙耙柑”,“耙耙柑”的那种软烂,吃过的人一定印象深刻;“耙耙肉”是川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而新近的网红糕点“耙耙糕”也来源于云南,其外观可以根据特色定制不同的外观形状,只要保证口感松软可口就行。
“𤆵”这个字形历史非常悠久。在1893年由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编写的一部西南官话词典The Homophony Syllabary of Dictionnare Chinois-Français(《华西官话汉法词典》)中就已经有记录,举例就是“脚杆𤆵了”。而在更著名的英籍中国内地会传教士钟秀芝(Adam Grainger)所著《西蜀方言》(1900年出版)第606页中,字形被写成了“
东北菜中的“扒肉”是用扒法烹制而成的,属于“烹饪动词+食物”的命名方法。而云南地区的“耙肉”虽然以这么写为主,但也常可以看到“扒肉”的写法,比如在网上就能搜到“巍山特色小吃扒肉饵丝”“原来云南的扒肉是这样做的,据说是南诏国皇帝发明的绝世美味”这样的页面标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某个汉字的记词功能可能存在差异,东北的“扒肉”(跟“扒鸡”相同)与云南的“扒肉”虽然都用到了“扒”这个字,其实对应了完全不同的词汇内涵,而“牛扒”“鸡扒”的“扒”那就更加不同了。食品名中的这个“扒”也充分体现出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局面。由于汉语方言纷繁复杂,不同菜系食物名中这种同字异实的现象很是常见,非常有趣也颇值得注意。
本期责编:张一
语标
微信号:Yubaio_BLCU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