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西兰”高考状元“畅谈学习选课经,坦言爱看书得益于优秀的父母

Monica Crimson教育咨询 2019-04-18

又到高考放榜时,考生分数一公布,各地高考状元又成了新闻的热门。新西兰“高考”虽然没有“状元”这一说法,但一个华裔少年的名字却成了新西兰教育界的热门。


拿下哈佛、剑桥两大顶级牛校的offer;成为2017年度新西兰总理奖学金、2018年剑桥Girdlers Scholarship(20万纽币)两大重量级奖学金全纽唯一头奖获得者……他就是Andrew Tang。打开Andrew 母校Scots College的网站,输入他的名字,搜索出所获奖项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这其中还包括2016年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Premier Award。



Andrew Tang


很多家长看了Andrew的经历,都对他的成长之路充满兴趣:这位来自惠灵顿华人家庭的少年如此优秀,是因为天生智商超群还是因为父母有独道的教育方法?他的成长之路有什么值得普通家庭借鉴的吗?


Crimson带你走近“小鲜肉”学霸,听Andrew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非典型”华裔爸妈给我快乐童年

2000年,Andrew Tang 出生在惠灵顿的一个普通华裔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从小,他就和父母的感情很好,父母总是鼓励和引导他。采用启发与说服的教育方式。从不勉强他做任何事。

 

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已经在新西兰生活工作多年了,所以受本地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大。惠灵顿那时候华人也不多,像中国‘虎爸’、‘虎妈’那种逼孩子写作业、上兴趣班的家庭也很少,可能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吧,我童年过得挺放松、挺快乐的,没有体会到那种高压下被迫学习的感觉。


不过,“不逼孩子”不等于“不管孩子”。Andrew的父母虽然没有热衷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但却从一点一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为儿子长大后能够自理安排学业、生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Scots College 最佳学生(Dux)奖(供图:Andrew Tang)


比如,可能很多华人家长都知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受益匪浅,但实际上能坚持陪孩子读书的父母却不多:有些父母是因为工作忙,回家懒得再陪孩子看书;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书太幼稚,把陪孩子看书当成一种应付;还有的家长是因为没耐心,面对孩子要求不停地读一本书感到不耐烦,亦或者忍受不了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


Andrew获得新西兰青年奖(供图:Andrew Tang)


不过,在Andrew的父母看来,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的习惯是培养孩子将来自学能力的关键之一 。Andrew的妈妈Ellen在提及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另一个原因时候谈道:“我们的汉语文学水平能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程度。但是英语文学水平是不如当地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所以在这一点上,Andrew是无法受益于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喜爱读书进而自觉地多读书学习是有助于他提高自己将来的英语文学修养。这种读书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从Andrew学龄前起,我们就每天坚持和他一起看各种适合于他的年龄的有意义的且容易使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书,包括一些幼儿名著,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 让他在故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从而将读书做为一种乐趣。”


谈到如何帮小孩子选书,Ellen也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小孩子有个特点,就是遇到喜欢的书总要反反复复地读,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过程,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反复读一本书,他很可能是喜欢这本书作者的风格或题材,那么就多找一些这个作者的书给孩子读。孩子觉得读书有意思, 自然会主动要求读更多书


Andrew在Reserve Bank's Monetary Policy Challenge (供图:Andrew Tang)


由于自幼培养了阅读的好习惯,Andrew读的书越来越多。进入高小阶段后,Andrew对科学类书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的一些同学把学习视为痛苦的任务,可我真的是对学术方面有很浓的兴趣,尤其是科学类的学科。其实我爱看书 ,得益于爸爸妈妈从小培养我的阅读习惯。记得大约在上了Year 5后 ,我对科学类书籍特别着迷,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在自然而然中就形成了。人在做有兴趣的事情的时候,都会觉得特别兴奋、开心,所以在学业上我没觉得痛苦、也没觉得压力大我觉得学习这些知识挺有意思的,所以自愿去找更多的资料深入研究。”


别人家的父母是吼娃陪着做作业,劳心费力还被气到吐血。Andrew的父母则是从儿子学龄前开始,高质量陪伴他每一分钟、认认真真为他读每一本书、费尽心思为他淘适合的读物……这样逐渐地使儿子养成一个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陪伴固然重要,但聪明的、高质量陪伴才是最有效的!长大后的Andrew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自觉学习,获奖无数。表面看父母完全没操心,背后的实际情况是他们早已把心血渗透在儿子成长的一点一滴中。


青年企业计划-年度最佳领导奖(供图:Andrew Tang)


“如果无论父母怎么引导,你的兴趣都不在学业呢?”面对这样的问题,Andrew笑着回答:“那就发展其他兴趣啊!爸爸妈妈不会要求我做我不喜欢的事。在我小的时候, 爸爸妈妈曾经希望我学会一种乐器。可是那时我对乐器不感兴趣。他们也就随我了。”人各有所长,抓住擅长的发展,总会有闪光点。”


有效的学习是“放空”,

而不是“塞满”

家庭对Andrew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引导学业兴趣上,更加注重他的身体锻炼。孩子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孩子的精力就充沛,从而能更有效地学习和参加各种他喜欢的活动。


Andrew小时候,爸爸每天都要陪他做一件事——运动。跑步、骑车或玩球。上学以后, 每天一定会和他户外活动至少一小时。慢慢地,Andrew自己就自觉地放学后在户外锻炼一个多小时。他感觉每次活动完自己就特别放松,大脑就像一个被放空洗净的容器,能够快速装入、吸收更多的东西。


惠灵顿Cross Country Championships(供图:Andrew Tang)


运动不仅让Andrew学习效率特别高,还给了他强健的体魄。长跑是这个少年的最爱,7、8年级参加学校长跑比赛他总是能闯入前10名,12年级更是拿到第4的好成绩,并获得了代表学校去参加长跑比赛的资格。除了跑步,他还喜欢游泳和打篮球。


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我从来不熬夜,每天至少睡7、8个小时大脑才能清醒地学习”。在父母的影响下,Andrew从小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一步步规划好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和内容。


13年私校学习生活带给了我什么?

和Andrew聊天,你会有种很放松,很舒适的感觉。虽然年纪轻轻,但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言语措辞,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为人亲和又阳光。Andrew将这种与人交流的“软实力”这归结于13年的私校教育:“很多人对私校有误解,认为私校集中精力抓的是学生的学业。其实恰恰相反,我觉得私校对孩子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也就是不光抓智商,更注重情商的培养,并且尽力给我们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展示自己


新西兰学校辩论大赛(供图:Andrew Tang)


通过学校的老师,Andrew获得了很多有效的资源与信息,在上学期间参加了各种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和知识竟赛。从中提高了知识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并且丰富了自己的履历。比如参加2016度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Awards竞赛, 就是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他经过研究提出用藻类作为生物燃料的远景方案,获取了这项在新西兰国内声望很高的Premier Award。


获得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Premier Award (供图:Andrew Tang)


此外,Andrew还认为是学校对他人格、处理事情方式、与人交流能力上的悉心培养,帮助让他得到了剑桥20万纽币的Girdlers Scholarship奖学金。由于这个奖学金,剑桥大学每年只会颁发给一个新西兰的学生,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奖项的面试考核也很独特:吃晚餐!6个来自新西兰的学霸被6位评审邀请来共进晚餐, 在此期间, 评审们和6位候选者边用餐边聊天。


通过这种方式,6位评审观察各个候选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再经过一次传统意义上的面试后 ,Andrew获得了这份重量级大奖。“我觉得看似轻松的晚餐,实际上是考官们在考核我们的社交能力和行为举止,毕竟这个奖在全纽境内只颁发给一个人,而这个人要能代表新西兰。我觉得,我得体的待人接物是私校培养人才的理念体现。”


图片来源:eureka!


小贴士

 

Girdlers Scholarship是由The Worshipful Company of Girdlers出资、Universities New Zealand管理的奖学金。该奖学金每年只颁发给一位新西兰杰出学生,供其去剑桥大学学习。Andrew 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华裔少年。


那么,公校教育就肯定没有私校好吗?Andrew认为并非如此:“因为我是从1年级开始就一直读私校,所以我只能说一下我对私校教育的感受,仅供大家参考。好的公校一样也可以培养出双商都高的人才,像我的一些朋友,还有Crimson考入世界名校的那些学生,很多都是优秀公校的毕业生。凡事都没有绝对,要看每个人的情况。”


Andrew 作为Crimson team 的一员,与家长学生分享经验(供图:Crimson)


NCEA还是IB?剑桥还是哈佛?

选课选校不犹豫!

华人圈子流行“选课首选IB,留学首选美国哈佛”。但作为一名能够给自己明确定位、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学霸,Andrew从不会做“人云亦云”的选择:“在做一个重大选择之前,我通常不会太在意最近在流行什么,别人选的是什么,我会更多的衡量我自己的现有状况和真正的需求,以此作为我选择的基础


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团一员赴硅谷参观知名企业、大学(供图:Andrew Tang)


Andrew的母校同时提供IB和NCEA两种课程体系,他没有选IB而是选择了NCEA:“我听说很多华人家长有个误区,就是觉得IB是最好的课程,学IB才有机会走出新西兰留学,这绝对是个大误解。NCEA课程很灵活,你可以选多门,学得非常深入,你也可以选少一些课,学皮毛混毕业,这个取决于你个人的志向是什么。像我对科学类感兴趣 ,学NCEA我可以选5门课,而学IB我只能学习3门课,所以选择NCEA是适合我自身想学深、学广的需求的。对于选课,我觉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选择师资。比如,我知道我们学校的NCEA教学水平是非常高的,有很多优秀的老师,那么这就给了我一个良好的保障 。”


获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scholarship 赴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供图:Andrew Tang)


至于选择去哈佛还是剑桥,Andrew也自有道理:“当我告诉别人,我最后的选择是剑桥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表示很惊讶,为我放弃哈佛而感到可惜。不过,做出这个决定确实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是一个理性的选择。首先,我说过我是真的很想在学术上有更深入的研究,那么英国大学更加符合我的需求。因为虽然英美国都以其学术而闻名世界,但是他们的运行制度却截然不同。具体来说,美国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多元化,教学范围较广,而英国则注重专业的精准性和深度性。其次,我和我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好,我知道他们有个心愿,希望将来能够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英国的文化和新西兰一脉相承.  与美国相比较,英国和新西兰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所以这样有利于今后实现这一愿望。”


结语

当我们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并不等于简单的金钱堆砌,有些家长拼命赚钱想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却忽略了在孩子成长期间对他们的正面影响;好的陪伴,并不等于每分每秒都围着孩子转,有些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专心带孩子,却大包大揽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好的教育是什么?希望看了Andrew的故事,你能找到属于你的答案。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澳洲、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你有关于学业的问题要咨询吗?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和Crimson的老师来一次一对一的免费咨询吧!(关于Crimson的故事请点击这里:95后哈佛小哥创业三年闯入福布斯,开挂人生背后的“另类”成长之路


热门文章

新西兰亚裔家长集体急眼了:好好的教育乱改革,这是要逼我们带孩子离开?

我砸钱给孩子铸了条"黄金起跑线",却被这些教育的真相打了脸……

自杀、彷徨、失恋痛……他们是顶级名校的骄子,却自揭伤疤展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孩子考上奥大医学院却要放弃!这位从事新西兰教育的华裔妈妈却给出这样的理由……

她考上新西兰孩子做梦都想挤进的奥大专业,但还没来得及嘚瑟就……

独特视角:海外华裔家长也热衷送孩子出国读书,移民究竟图个啥?

给纽澳所有华人求职者的建议:6秒钟吸引雇主的CV就得这么做!

奥大中国留学生:高中就来新西兰,我从没后悔过!

新西兰华裔少女深入中东难民营!走入联合国的女孩讲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西方教育的骗局?那些为孩子教育出国的中国家庭,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她是全校唯一的中国人!看哈佛女孩如何用“讲段子”融入洋人圈。

六招教出新西兰95后“富一代”,这个妈妈的方法绝了!

13岁进奥大,他是新西兰公认的天才少年:学习棒的最大秘诀竟然是……

纽澳家长注意:这才是给孩子选学校的正确方式!先别急着买学区房……

95后哈佛小哥创业三年闯入福布斯,开挂人生背后的“另类”成长之路

这个华人留学生飞行120万公里,足迹遍布21个国家,成为留学生圈的传奇。

那些毕业就拿几十万年薪的大学生,究竟有何能耐?走进JP摩根实习妹子真实的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