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综合能源服务智见】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着力点加快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

中国电力 2023-07-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经济时报 Author 汤芳

编者按随着能源体制变革、技术发展、系统形态升级,能源服务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综合能源服务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提升社会整体能效,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众多能源电力企业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紧抓能源变革趋势,聚焦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内涵、政策机制、行业生态、发展战略、业态模式、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专栏围绕综合能源服务的国际经验、市场研判、发展模式等,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综合能源服务正加速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一方面,综合能源服务将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使“能源即服务”成为新型能源消费理念,加快能源消费“智能化”、“商品化”、“服务化”。另一方面,综合能源服务将增加能源产品耦合性,加快能源消费“产销用一体化”。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将开创巨大市场空间,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着力点加快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

执笔人:汤芳

国网能源研究院

能源互联网研究所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中有进成为重要议题,稳消费、促消费,实现消费转型升级成为重点。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的能源产业,我国正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但我国能源领域已经形成竖井式发展格局,能源消费以“单一”品种为主导,这种消费惯性带来的诸多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例如,在民生领域,近年各地大力推行天然气取暖导致冬季频频出现“气荒”难题;在工商业领域,大量使用电力驱动空调制冷导致多地高温夏季始终面临“保电”难题;在交通运输领域,长期依赖化石资源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应运而生,以促进多品类能源的融合、互补、协同,解决“单一”能源消费带来的诸多问题。

      综合能源服务是面向能源系统终端,通过能源品种组合、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系统集成等方式,使能源消费客户收益或满足感得到提升的行为。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着力点,有望加速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

      传统各大能源企业纷纷提出向综合能源转型和跨界,加快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燃气公司、节能环保公司、能源科技公司等立足于自身传统优势业务领域,向其他能源领域拓展渗透,并积极转变理念,主动适应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优势互补和合作创新,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开放共享的生态圈。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正式进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目前已经成立了26家省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2019年正式印发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重点布局综合能效服务、多能供应服务、分布式能源、专属电动汽车服务等四大业务;南方电网公司2019年正式印发了《关于明确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取向,主要聚焦新能源、节能服务、能源综合利用、电能替代、储能、科技装备、创新服务、“互联网+”等八大业务。华能集团提出由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向生产和服务并重转型,打造一流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新奥集团提出“泛能网”理念,采取产业链延伸模式,依托天然气主业顺势延伸至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向客户提供电、热、冷、气一体化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将使“能源即服务”(EaaS, Energy as a Service)成为新型能源消费理念,加快能源消费向“商品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双轮驱动。商业部门产值从1980年到2015年增长了近70倍,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51.6%。商业部门越发达,代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受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影响,能源领域商品化和服务化趋势也愈发显著,能源产业关注点从供给侧向消费侧转移,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能源消费体验、个性化定制方案成为核心目标。能源消费者在消费能源商品的同时,也更注重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的协调统一,“为能源买单”的同时,也开始“为能源服务买单”。

      综合能源服务将增加能源产品耦合性,加快能源消费向“产销用一体化”转型升级。在传统能源服务体系中,不同品种能源独立式、“竖井式”发展,消费者作为需求方,处于产业链的终端,消费方式和消费角色均较为单一。但是在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中,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供给方式并存,不同能源品种间的行政壁垒和技术壁垒逐渐打破,跨部门、跨领域协调互补能力增强,消费者在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协助下,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实现能源生产、存储、使用的优化协调,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以“隔墙售能”,实现“产销用”一体化。德国莱茵鲁尔地区 E-DeMa项目和美国能源部FREEDM项目是国际典型的能源“产消者”实践。在这样的项目中,能源流向是多向的,每个用户既是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的供应者。

      综合能源服务将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系统广泛应用,加快能源消费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能进行海量数据优化、分析、判断、决策,可以对能源的供需曲线进行判断和管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源消费辅助决策系统,将为能源消费者提供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用什么能源、用谁提供的能源、满足什么需求等问题的系统性、智能化解决方案。不过,信息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构建实践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正在积极尝试,功能实现还远远达不到预期,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片蓝海。

      综合能源服务将加快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能源消费向“市场化”转型升级。长期以来,能源是保民生的重要基础,能源领域国有企业为主体,具有一定垄断性,行政属性强于市场属性。综合能源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属于竞争性业务,将有助于强化能源消费的市场属性,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关研究机构预测,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近期为千亿级市场,中远期将成长为万亿级市场,未来有望孕育众多千亿级或百亿级综合能源服务商。加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正酣,国有、民营等各类优质企业将在产业链和价值网中互补互利,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能源消费者将从传统“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选择”转变,刺激能源消费需求,激发能源市场活力,引导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在能源技术上,综合能源服务将推动能源系统间的高度耦合互动,以及能源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实现不同品类能源间的灵活转化替代和消费者的智能决策。在商业模式上,综合能源服务将使运营重点从源侧、网侧向用户消费侧不断倾斜,打通能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增强消费动力,促进能源生产、传输、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在体制机制上,综合能源服务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形成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价值观。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着力点,加速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将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稳增长、促增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家介绍


汤芳,博士,高级工程师,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综合能源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发展规划、企业运营战略、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委托的数十项科研课题,曾获得行业协会、国家电网公司奖励十余项,出版专著4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十余篇。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简称互联网所)于2015年7月份成立,主要负责能源互联网市场分析及技术经济研究、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城市智慧能源系统研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及市场分析、国际能源政策及战略研究等。互联网所内设国际能源政策研究室、物联网经济研究室、综合能源研究室,共有19名员工,平均年龄34岁,其中博士12人,具有高级职称14人,专业覆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等。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研究院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国际能源趋势观察】论美国对外资愈益严苛的国家安全审查(上)

【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整合挑战的分析

【综合能源服务智见】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预测

【能源互联网洞悉】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对比

【国际能源趋势观察】印度中亚能源战略与中印能源合作研究

【能源互联网洞悉】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生产模拟模型介绍

【综合能源服务智见】“物联网+”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新变革

【能源互联网洞悉】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发展与效益

【国家能源趋势观察】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及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   010-66603802(编辑)                      010-66603801(发行)                      010-66603587(传真)        邮    箱:  zgdl@sgeri.sgcc.com.cn        网    址:www.chinapower.org


     官方微信号:ELECTRIC-POWER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