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能源趋势观察】印度中亚能源战略与中印能源合作研究

国网能源研究院 中国电力 2023-07-06


编者按当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通过广泛国际能源合作,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需要继续深刻把握国际能源的变化趋势、合作模式、风险管控、市场机制等方面的规律和认识,进一步发挥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聚焦国际能源政策、能源国际政治、全球能源治理、跨国电力联网及国际能源投资等方向开展系统研究,提出了跨国电力联网潜力、能源电力政策交互影响、能源电力海外项目风险防控等分析模型。本专栏围绕能源治理、地缘政治、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一带一路等,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能源是印度中亚外交的重要诉求。中亚能源战略方面,总体上印度从国家对外战略的高度突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 (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INSTC)的重要性,确保重点能源运输线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获取中亚、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印度注重与美日等国的合作推动中亚能源战略,但无论从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考量,中印在中亚的能源合作均更具必要性。


印度中亚能源战略与中印能源合作研究

执笔人:毛吉康

(国网能源研究院 能源互联网研究所)


      印度目前为全球第四大能源消费国,80%的石油及25%的天然气消费需要进口,如何确保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对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17.5亿立方米,占世界比重为9.4%,居世界第3位。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39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63%,居世界第12位。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而仅有10%得以利用。

      中亚自然成为印度寻求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选项。印长期将中亚视为其“延伸的邻国”(Extended Neighbor),双方拥有悠久的友好历史与深厚的文化联系。2012年,印提出“连接中亚”政策,2015年莫迪总理访问中亚国家,进一步显示印增强在中亚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意愿。

      一、推动“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及重点能源运输线路

      印度正在全面布局其北向能源战略,增强与中亚能源合作以确保其能源安全。印从国家对外战略的高度突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 (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INSTC)的重要性,确保重点能源运输线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获取中亚、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尤其是天然气。虽然,中国在与中亚能源合作方面已占先机,但中亚国家正寻求能源出口多样化,印与中亚能源合作仍有较大空间。

      阿巴斯港与恰巴哈尔港的中心地位。INSTC是印度通过伊朗连接中亚、俄罗斯市场的多式运输走廊,现已得到俄罗斯、中亚国家及伊朗、阿曼等国的支持。印度2015-2020年的国家对外贸易战略,明确了INSTC在印度与中亚贸易与投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印与中亚地理位置接近,但并无陆上相连,路陆与中亚连通需经其宿敌巴基斯坦。因而INSTC在路线上强调绕过巴基斯坦由海路通向伊朗。伊朗的阿巴斯港(Bandar Abbas)及恰巴哈尔港(Chabahar)在当前INSTC的规划中具有中心地位。

      阿巴斯港在伊朗境内通过铁路与里海南岸的安扎里港连通,进而通过海路通往里海北岸连接土库曼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铁路并通往俄罗斯。而恰巴哈尔港则通过铁路连接阿富汗,进而通向中亚市场。印度已计划投资1.95亿美元对恰港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实施INSTC,印度到俄罗斯的运输时间将为25-30天,而当前通过苏伊士运河路线则需45-60天时间。印亦在考虑将INSTC规划与阿哈巴德协议工程“”(Ashgabat Agreement Project)相对接,该协议工程为连通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库曼与阿曼四国的铁路运输工程。

      重点天然气管道线路。(1)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TAPI)。该管线长达1800公里,每年输送天然气330亿立方米。四国已就该管道达成政府间协议,亚洲开发银行也就此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且印巴两国就过境费用也进行了谈判。但由于阿巴两国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印企业对此积极性不高,印目前正重点考虑TAPI的替代路线。

      (2)土库曼斯坦-伊朗-印度管道(TII)与伊朗-阿曼-印度管道(IOI)。随着伊朗与西方关系缓和,印着重考虑TII与IOI作为TAPI的替代路线。TII管道在土伊段为陆上管道,而伊印段则为海底管道,抵达印度的孟买。印可接收土伊两国丰富的天然气资源;IOI为海底管道,从伊朗的恰巴哈尔港通过海底管道连通阿曼,进而通过海底管道抵达印度的古吉拉特。TII与IOI管道路线规避了阿巴两国境内的安全风险,作为TAPI替代路线,是印目前重点推动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其唯一的障碍或为美国的反对,因美伊关系尚未缓和到可以坐视伊朗成为地区天然气贸易枢纽的程度。

      二、加强与日本的合作

      印将日本视为在中亚开展能源合作的重要伙伴。日本是中亚能源开发与合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印望在中亚加强与日本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实现两国优势互补,增强与中国的竞争力。

      日本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日益加深。其计划投资160亿美元于中亚地区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及能源相关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能力建设。日本许多大企业集团在中亚能源领域的开发具有丰富的经验并较深地介入到具体的运营当中。如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IPEX)持有北里海运营企业联合体的7.5%的股份,该企业联合体旨在开发哈萨克斯坦卡沙干油田(Kashagan)。印望加强与日在中亚地区的协调,形成印日及中亚国家三边合作能源机制,充分利用日本的融资实力及开展能力建设的能力,补印度之短板,以增强在中亚地区获取能源资源的竞争力。

      三、机制平台

      印度将上海合作组织视为增强其在中亚能源领域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在2006年便已提出了成立能源俱乐部的议题,旨在加强成员国的能源合作并建立地区性的能源网络。印认为,由于中国在获取中亚能源资源方面已抢占先机,对强化能源俱乐部机制建立地区性能源合作安排较为排斥。印现已加入上合组织,希望借助俄罗斯的支持,在上合组织内部盘活能源俱乐部机制,促进中亚与南亚的能源互联互通,建立中亚南亚能源网络,确立伊朗的恰巴哈尔港的能源贸易与运输的枢纽地位。

      此外,印度还努力寻求INSTC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愿景”及俄罗斯主张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一方面,寻找各倡议的项目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知识等对两个倡议的支持,获取俄哈等对INSTC的支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四、中印合作

      印度的中亚能源战略注重与日、美、俄等大国合作,却无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战略安排,甚至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分庭抗礼之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印两国同为能源消费大国,在中亚地区存在明显的能源竞争关系,且两国政治互信近年始终难以提升。

      但显而易见,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对接,将更有利于印度在中亚的能源利益。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愿景”本质上是美军撤出后阿富汗重建战略,重在推动阿富汗成为连接中亚、南亚的交通、能源贸易枢纽国,印度在其中并不具主要作用。且由于美伊相互敌对,美国不会对印度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持积极态度。而巴基斯坦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反恐战略多有不满,对美信任逐年下降,美对巴影响力不足以支撑印度过境巴连接中亚的信心。

      “欧亚经济联盟”主要局限于独联体国家,印度的参与只能是外围的,且其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突出俄罗斯的主导与中心地位,缺乏基建、金融安排及政策衔接等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的的强大驱动力。印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更多地是可得到对其中亚能源战略的政治支持,而在经济利益方面并无多大裨益。

      相比而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更紧密的经贸联系,是中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也不断提升,且中国在能源互联互通方面具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也颇有实践经验。尤其是中国可对巴基斯坦施加较大影响力,可降低印过境巴连接中亚的风险。因而,加强与中国的协调与合作,无疑可有力推动印度的中亚能源战略。

      尽管印度瞄准中亚能源资源与中国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总体上在可承受范围内。中国的外部天然气供应环境较为宽松,已基本形成东南西北全方位进口格局。管道天然气方面,中亚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但随着中俄天然气管道的推动,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将大幅增加。另外,东方海上LNG进口逐年快速增加,尤其是“页岩气革命”促使美国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美国与加拿大均将成为中国天然气的重要供应方。

      因此,加强与中国合作将利于印度的中亚能源战略,而中国也应对印度在中亚获取能源持开放态度。两国可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比如,中国企业可参与TAPI以及中亚-南亚电网互联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对印度来说,捆绑中国利益,可利用中国影响力规避巴境内能源运输的政治风险。对中国来说,除经济利益外,还利于提升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尤其是在阿富汗和平转型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另外,中印两国亦可合作共同获取中亚油气田开发权益,将上游资源、中游运输与下游消费市场有效衔接,共同提升能源资源的国际话语权。尤其是目前亚洲天然气定价机制仍主要基于长期合同或与油价挂钩,而非反应市场供需状况。作为最重要的天然气消费国,中印两国的深入合作,将有力推动合理、稳定的亚洲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建立。



作者介绍


毛吉康,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能源国际政治、全球能源治理、能源国际投资贸易等方向研究。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简称互联网所)于2015年7月份成立,主要负责能源互联网市场分析及技术经济研究、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城市智慧能源系统研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及市场分析、国际能源政策及战略研究等。互联网所内设国际能源政策研究室、物联网经济研究室、综合能源研究室,共有19名员工,平均年龄34岁,其中博士12人,具有高级职称14人,专业覆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等。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研究院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能源互联网洞悉】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生产模拟模型介绍

【综合能源服务智见】“物联网+”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新变革

【能源互联网洞悉】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发展与效益

【国家能源趋势观察】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及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

【能源互联网洞悉】“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重大问题展望探讨

【能源互联网洞悉】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发展规律探析

【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能源互联网赋能相关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探索研究——以绿色智慧物流为例

【国际能源趋势观察】当前中东地区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赋能视角下的平台型业务发展理论及成熟度分析体系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   010-66603802(编辑)                      010-66603801(发行)                      010-66603587(传真)        邮    箱:  zgdl@sgeri.sgcc.com.cn        网    址:www.chinapower.org


     官方微信号:ELECTRIC-POWER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