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复工复产迹象明显,二季度将持续向好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07-06


编者按:用电量具有及时、准确、全面等特点,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长期以来,供需所充分发挥用电量的优势,从电力视角看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形成了独特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本专栏将围绕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电力与经济关系、透过电力看经济等内容,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思考与读者分享交流。

文章导读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电力需求出现负增长。进入二季度后,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疫情防控策略转向常态化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自4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持续积极向好,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回升趋势,其中工业复工复产进度较快,服务业相对滞后。二季度用电需求将逐渐改善,用电将恢复正增长。


复工复产迹象明显

二季度将持续向好

执笔人:吴姗姗、张莉莉、刘青

国网能源院

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1

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回升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但3月份降幅收窄,表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回升趋势。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下同)全社会用电量1246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4%,增速同比降低12.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另外气温同比偏高以及去年基数较高也略有影响。其中,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7%、-10.0%、-8.4%和2.8%。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6%,增速较1~2月上升4.1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回升趋势。 

2

工业用电量3月降幅大幅收窄,复工复产进度较快

      一季度工业用电量降幅近10%,但3月份降幅大幅收窄10.8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复工复产进度较快。一季度,工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9%。3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9%,增速较1~2月上升10.8个百分点,降幅收窄幅度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表明工业复工复产强劲。

      制造业用电量下降10.2%,主要受劳动密集型行业用电量降幅较大影响。一季度,制造业用电量55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2%。31个细分行业中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正增长(5.1%),其他30个行业用电量均负增长,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6.9%)、纺织业(-26.7%)等行业用电量降幅较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3月份,制造业用电量18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5%,增速较1~2月上升2.6个百分点。

      高耗能细分行业用电降幅分化:建材行业受疫情影响原料资源供给不足,用电降幅接近20%;黑色、有色金属行业降幅相对较小。一季度,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31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3%。其中,建材行业用电量下降19.0%,化工行业用电量下降6.2%,黑色金属行业用电量下降3.4%,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下降2.9%。3月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5.0%,增速较1~2月上升2.0个百分点。

3

装备制造业用电量负增长,但不乏新亮点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10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7%。8个细分行业用电量均负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5%)降幅较小,金属制品业(-25.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1.8%)降幅超20%。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等领域用电量增长显著,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量分别增长71%和69%。3月份,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3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5%,增速较1~2月上升3.4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保持正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逆势高速增长。一季度,生产性服务业显示出较强韧性,用电量同比增长0.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7.8%,主要是线上购物、办公、教育等,显示疫情防控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9.7%、金融业下降1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2.7%。

      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大幅下降,3月份降幅进一步扩大。一季度,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4.6%。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0.5%,反映出疫情防控期间较高的医疗救治与社会服务需求;房地产业下降11.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1.9%、批发和零售业下降16.2%、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18.0%、住宿和餐饮业下降22.8%。3月份,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4.7%,增速较1~2月降低28.2个百分点。

4

居民生活用电量3月份增速明显加快,居家隔离、远程办公等疫情防控措施效应显现

      一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为2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降低8.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19.2%,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3月份,居民生活用电量为8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增速较1~2月上升4.9个百分点。

5

西北电网用电量正增长,华中、华东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区域电网增速降幅明显

      一季度,西北电网用电量正增长,增速为0.8%;其他区域电网用电量均负增长,其中华中、华东电网用电降幅较大,分别为12.6%、12.2%,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严重。与上年同期相比,华中、华东、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电网用电增速分别下降20.5、16.6、11.1、10.1、5.2、1.2个百分点。分省看,用电增速地域特征明显,正增长的省份均在西北、东北地区,其中新疆(5.1%)、甘肃(2.9%)、青海(2.9%)用电增速较高,上述区域各省截至3月31日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在500人以内;降幅在0%~10%的省份集中在华北、西南地区;降幅超过10%的省份集中在华东、华中地区,其中湖北(-22.0%)、浙江(-15.8%)、江苏(-13.2%)降幅较大,上述区域除福建外,各省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均在500人以上。

6

二季度用电需求将逐渐改善,用电增速将恢复正增长

      二季度,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逐步显现,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运行将会明显好于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反弹,用电增速也将恢复正增长。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并安排十二方面的重点工作,强调要以更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这为二季度及全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自3月27日起,国家电网经营区日调度发受电量超过去年同期工作日水平,电力需求逐步回升。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内17个省级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超过去年同期。3月底,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多地日用电量也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表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经济运行、气温、电能替代等因素,预计二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升至2%~3%左右。



专家介绍


吴姗姗,博士,高级经济师,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预测、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委托的数十项科研课题,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优秀成果奖和国网能源研究院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莉莉,博士,高级经济师,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预警预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多项国家能源局委托项目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三等奖。公开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EI、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9部,申请专利及软著数项,组织和参与撰写的多篇研究专报获得国家领导批示。

刘青,硕士,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十余篇,申请专利及软著数项,获得国网能源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数项。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所)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1999年成立),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能源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专业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济等。共有24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18人,具有高级职称18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软件与数据库基础】新能源与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分析软件

【软件与数据库基础】全球风光发电基地资源特性及开发潜力评估系统

【能源转型与信息追踪】补贴结算政策调整对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

【软件与数据库基础】挖掘数据“宝藏”-从数据看国际能源电力发展

【软件与数据库基础】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平台

【能源转型与信息追踪】关于“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实施的思考

【能源转型与信息追踪】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探索历程

【能源转型与信息追踪】全球能源转型探讨(一)——智能的绿色电气化

【能源转型与信息追踪】美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   010-66603802(编辑)                      010-66603801(发行)                      010-66603587(传真)        邮    箱:  zgdl@sgeri.sgcc.com.cn        网    址:www.chinapower.org


     官方微信号:ELECTRIC-POWER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