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催生能源网络平台效益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今日导读



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催生能源网络平台效益


专栏推荐

含大规模储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规划与优化调度技术专栏

能源研究 • 每日箴言

六月九日


精彩论文

4 H-SiC PiN功率二极管dV/dt可靠性机理研究


中国电力 • 精彩纷呈

电网技术(一)


精彩论文

基于变参数减载控制的风电场一次调频策略


今日导读与您分享,欢迎关注!










编者按

近期,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发布了《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旨在以能源数字化为主脉络,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数字技术、新型产品服务、新型市场培育的“四新”视角,探究数字化对能源行业的本质性影响。

能源基础保障的属性决定了能源数字化具有强外部性,在赋能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陆续推出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系列文章,与您分享!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催生能源网络平台效益

国网能源院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本质上是能源互联网平台生态中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能源供给、消费注入数字化新动能,显著提升能源生产、消费、交易的效率效益,重新塑造未来经济活动形态。不同于以往的单一要素推动,在能源互联网思维下,数据要素对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推动作用,更体现为依托能源网络平台发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溢出效益。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的网络平台效应体现在可以为能源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可能性。依据其虚拟化、平台化、生态化的特征,使得能源能够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控制、管理和交易,最大化地保障价值向需要它的方向流动。平台的构建,将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环节的多主体按照有效规则参与市场活动。能源系统将由单一能源发展模式向综合能源发展模式转变,集中式能源系统向集中式与分布式相协调转变。能源经济产业体系,将通过平台的运转,实现“能源+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各类主体能够共同参与并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调配,依靠多产业融合实现价值增长,共享现代能源体系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将创造虚实互动的平行能源世界,传统的生产关系、生产角色会发生变化。传统的能源网络在融合了传感设备、感应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复杂程序、区块链等工具库开展移动应用、数据整合、预测算法、集成运算等功能,建设各能源用户端的学习、思维、交流能力及其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平台以用户为主,实现人、机、网合一,能源消费不仅是用户主体与能源来源客体的互动,也是用户借助智能能源工具库实现新的智慧能源互动,解决各种能源生产、供应、消费、风险管理运行问题。

案例:基于EAI的电力系统监测控制数字平台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影响全局化、系统复杂度高、客观性弱等问题,建立基于EAI(Ener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能源人工智能)的智能调控模式,开展电网数据与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海量场景替代典型日场景分析,实现系统级特征事件识别溯源,增强预测预判与控制能力。

图1  基于EAI的电力系统监测控制数字平台

提出基于能源人工智能的智能调控数字平台,帮助电网调控业务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其核心要点如下:一是多源的数据驱动,特别是对分布式电源侧的数据采集以及其他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二是建立调控业务的数字化闭环,使电网事件监测、方案推送到任务执行始终得到数字化的赋能与支撑,并将结果返回到知识库系统,保证了数据与业务的双向反馈;三是建立核心AI辅助决策引擎,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提高仿真场景的数量,替代传统模型依靠典型日、典型场景的非连续建模方式,用海量场景分析各种方案对电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算力+算法+数据破解复杂不确定性问题。


团队简介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专注能源大数据、企业数据管理与数据创新、融媒体与品牌宣传研究,深度支撑政府部门和国网公司决策,高质量完成了三十余项能源数字经济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配合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建设方案》等多份文件,出版《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能源大数据时代》《大型企业运营分析体系建设与实践》《电网企业运营分析体系与预警技术》等多部著作,多次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多次举办能源数字经济论坛,为众多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获得广泛响应。





 往期回顾 


 孙艺新 等 |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向与技术策略 数字孪生技术仿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电力+北斗技术赋能电网性能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国网能源院 | 大型国企发挥产业链链长职能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谭雪、王晓晨 | 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及思考 杨素 等 | 全国碳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 区块链技术重构能源多元主体关系 李司陶、邓欣晨 | 电力投融资面临新模式:分布式光伏项目评估案例


编辑:杨彪
校对:蒋东方

审核:方彤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