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论文】中国电力消费(1997-2017年)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电力消费(1997-2017年)驱动因素分析
王海林1, 翁玉艳1,2, 张成龙2
(1. 清华大学 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4; 2.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引文信息
王海林, 翁玉艳, 张成龙. 中国电力消费(1997-2017年)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电力, 2022, 55(7): 74-80.
WANG Hailin, WENG Yuyan, ZHANG Chenglong. An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from 1997 to 2017[J]. Electric Power, 2022, 55(7): 74-80.
本文从生产侧和居民消费侧逐层分析相关因素对电力消费总量的影响。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经济发展特征,选用1997―2017年的电力消费数据,时间跨度方面既包含了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的时间段,也涉及2012年年底以来的经济新常态转型。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电力消费分为行业电力消费和居民电力消费,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M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因素对总电力消费的影响,即技术因素;N为结构变化因素对总电力消费的影响,即结构因素。
运用LMDI方法对中国电力消费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各要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作用,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7―2017年经济因素、强度因素、人口因素和活动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作用分别为92.2%、–6.8%、0.9%和13.8%。总体而言,经济的增长对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作用最大。单位GDP电量消费包括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2个方面的叠加。用电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电力消费增长。人口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对1997―2017年间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在1%左右。人均居民用电量的变化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达到13.8%,这一结果与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相一致。
上述4个因素在1997―2017年间对电力消费增长的年贡献率分布箱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20年间各要素对中国电力消费增长贡献的分布情况。其中经济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主要集中在72.1%~108.3%,强度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在–30.8%~18.0%,人口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在0.5%~1.3%,活动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在8.6%~18.8%。
图1 1997―2017年间各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年贡献率分布
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annual contribution rate of each factor to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from 1997 to 2017
(1)经济因素。1997―2017年,经济效应对电力消费增长的累计贡献率为92.2%,各年贡献率的平均值为105.1%,各年经济因素带来的电力消费变化平均值为2469亿kW·h。1997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在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粗放式高增长阶段之后,在“十二五”和“十三五”逐渐向高质量增长方式转变。在经济呈现中高速增长的宏观趋势下,GDP增长仍将是中国近中期电力需求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2)强度因素。本文的“强度因素”是指单位GDP的行业电力消费。强度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作用变化、反映了中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转型、节能节电、电气化水平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结果。随着中国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高耗能产业需求逐步饱和并开始下降,中高端价值链的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对电力消费的需求。随着行业日益对节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视,中国GDP电力消费强度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在相当程度抵消了GDP增长对电力消费的驱动。
强度因素可进一步分解为2个因素:结构因素(行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和技术因素(单位行业增加值的电力消费)。基于已有数据,对6个行业从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角度进行电力消费影响的LMDI分解,分解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GDP电耗强度对电力消费增长的LMDI分解Table 2 The LMDI decomposition result of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tensity per GDP to the growth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基于LMDI分解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对1997年、2007年以及2012年以来经济、结构、技术、人口和活动等方面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累计贡献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影响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近20年、10年和5年间表现出如下的变化趋势。
(1)经济因素在电力消费增长驱动中的贡献占比仍然很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节能提效工作的不断推进,技术和结构效应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抵消作用越发加强,这也进一步放大了LMDI分解中经济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2)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抵消作用日益显著。从图2中的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其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抵消作用不断增强,由于结构转型所需要的时间周期一般较长,其对电力消费增长由拉动作用转为抵消作用开始逐渐显现。(3)从整个行业来看(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之和),其在电力消费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呈下降趋势,从近20年的累计85.4%下降到近10年的累计83.0%以及近5年的累计81.1%,下降的效果较为确定和显著。这表明在经济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效率的提升,会较为显著地减缓电力消费增长的速度,预计未来这种趋势将越发明显。(4)人口因素在整个电力消费增长中的贡献为“正”,均为1%左右,这与中国近年来呈现出来的较缓慢的人口增长趋势相一致。未来随着中国人口增速进一步趋缓并达到峰值,人口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作用将会逐渐趋弱。
(5)人均居民用电量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占比呈上升趋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生活改善型、智能型家用用电设备增加,推动了人均居民电力消费的增长。同时,近年来在空气质量提升政策的影响下,“煤改电”等电能替代项目在居民消费领域积极推进,电能在终端居民用能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但同期家用设备能源效率也有较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活动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综合来看,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活动因素在电力消费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杨彪)
作者介绍
王海林(1981—),男,博士,从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E-mail:wanghailin@tsinghua.edu.cn;★
翁玉艳(1990—),女,通信作者,博士,从事能源经济系统建模、气候变化政策研究,E-mail:wengyuyan@tsinghua.edu.cn.
往期回顾
审核:方彤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