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贲:为何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徐贲 人文英华 2022-03-19



为何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文|徐贲


新闻里常常看到,某国每天死亡多少多少万,某国老百姓又吃不上饭。于是让很多人生出感叹,知足吧,咱们已经过得很不错啦。

 

这里姑且不论统计数字的问题,单说一种普遍的心态:人们为什么急于寻找或相信那些比自己更悲惨的故事,来证明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

 

 ▌“知足常乐”,“足”从何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确实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不过在民间只是一种小老百姓无奈的自我安慰。在传统的童蒙书、家训、善书、箴言、民间智慧中,就有不少类似的说法。

 

有一篇《知足歌》里说: “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样宽,眼前便是许多福。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像这样的“比”,是草民因无奈而自我安慰的“比下有余”,对他们来说,“比上”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比的方向只有一个——朝下。

 

网上有一个《泥饼故事》介绍说,海地很穷,有的海地人做“泥饼” 果腹。介绍者感叹道,看到这种情景,“我才明白能吃上一碗热白饭是多幸福的事”。这么比的,会是一位富豪吗?大概不会。想来是一位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却能自我安慰,知足常乐的平头百姓。


这令人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忆苦思甜饭”,当时是被当作任务来完成的——虽然物质极其匮乏,但意气风发、热情高昂,幸福感特强。



▌“比下有余”背后是什么心态


通过比较他人的处境获得自我安慰,是社会比较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托马斯·威尔斯是最早研究相关问题的心理学家。他在《社会心理学的往下比原则》一文中指出,社会比较可以分为朝上比和朝下比两种。

 

通常,朝上比(“比上不足”)会有两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是激励一个人奋发向上;消极的结果是降低他的自尊,使他产生妒嫉情绪,变得自卑、灰溜溜。


人人都渴望奋发向上,但现实大多都是嫉妒自卑,于是人们通常都倾向于朝下比(“比下有余”)。

 

“比下有余”的心理机制,能让人产生安全和满足感,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觉、找到伙伴温暖、常怀感恩之心。

 

这种“朝下比”虽然看上去似乎有积极的心理提升作用,但在心理学里却被界定为“负面情感”,因为它其实包含了更多负面的观念和情绪,如自卑、害怕、挫折感、无助和无力、无成就感。

 

人们在关注他人或事物时普遍有负面趋向,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感兴趣,也印象更深。朝下比的负面情绪,会加剧人的负面趋向。

 

朝下比,是人出于“自我评价需要”的一种防卫性机制。如果说朝上比有损于人的自尊,那么朝下比则有助于人的自尊。

 

一个人倘若以他人的不幸为乐,其心态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幸灾乐祸”。但是“比下有余”的人,与幸灾乐祸稍有不同。他们有更复杂的感情:从别的不幸中,得到“安慰和感恩”。

 

幸灾乐祸则是置身事外,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冷漠旁观。但是,比下有余的人,是在心里认同他人的不幸,因为大家都不幸,所以不必觉得自己不幸。



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都关注一些看上去令人费解的“朝下比”的心理现象。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

比如,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不好,便会感到沮丧。但是,如果他觉得有许多人都和他一样命运不好,那他可能不但不沮丧,而且反而还会拿来炫耀,满不在乎地自嘲。
 
再比如,境遇不佳者会认同其他境遇不佳者,而不是境遇好的他人。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平时所说的“同病相怜”,但重点不在于“怜悯”,而在于寻找能在心理上能分担不幸的同伴,希望跟自己一样倒霉的人越多越好。
 
再比如,在群体中,如果人人日子都过得挺好,他们的满足感就不明显;如果其中一些人日子过得特别不好,那么其他人的满足感就会高得多。
 
那些不幸的人为其他人提供了朝下比的对象,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竞争性的加工资,有的人加,有的人不加,尽管加到的数额极为有限,但加到的人会有极大的幸福感。


人们一般认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转境”的积极心理调适作用,能让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 多想想自已所已经拥有的,这样怨恨就自然消失。
 
但是,朝下比会产生一种不良的固定心态和思维习惯,让人对负面情感的自卑、挫折、无助变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既不思进取也无意改变。
 
另外,朝下比还会让人获得虚假的心理满足,因此变得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对象时,对朝下比有心理依赖的人还会故意贬低和歧视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满足,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这就已经不只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而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全文完)






在当代华语作家学者中,徐贲教授算是一个“异类”。 1950年,徐贲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之家。生于革命年代,成长于动荡的岁月,他的文字却如绅士一般渊博、克制,既厚重,又与时俱进。

他关注的问题,既有公共性,却又关乎每个人;他的思考,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独特的问题意识;既有人文关怀,又没有脱离这个正在巨变的时代…… 

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海量的中外经典阅读,镌刻出徐贲的眼界和思考,也奠定了他后来的写作命题——人文、思想和启蒙。

徐贲老师的《经典阅读》《经典之外的阅读》回应我们如何求知思考;《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关注我们如何说理、参与公共生活;而《与时俱进的启蒙》《人文的互联网》直面的则是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

过去几十年,社会层面的人文启蒙刚有起色,但现代公共训练的中断,不仅在吞噬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艰难形成的些许共识,而且早晚会波及现实中的你我他。因此,徐贲老师这套“人文思想启蒙”六书就显得更加重要。 

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以及关乎每个人的重要问题,都不可不读徐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我们有幸为书友争取到“迄今最全的徐贲老师作品集”——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注:经作者授权编辑,配图、标题系编者添加。


▍延伸阅读

徐贲:“心灵鸡汤”是失败者的麻醉剂

徐贲:说理不是“攥紧拳头”,而是“摊开手掌”

徐贲:人为什么会掩耳盗铃?

徐贲: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徐贲,一个“问题型学者”的人文思想启蒙

徐贲: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洗脑”

徐贲:神不正义,人怎么办?

徐贲:“用脚后跟想”的犬儒主义

徐贲:人们不会轻信小谎言,却对某些大谎言坚信不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