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汉学家,是怎样看待中国艺术与文化的?



外国汉学家

是怎样看待中国艺术与文化的?

编:先知书店


审美,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生活最为敏锐的感知。失去了审美能力的民族,无法分辨善与恶,也无法分辨真实和虚伪。

爱美是一种天性,但审美需要培养,不懂得审美的人生,注定是悲哀的。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
 
很难想象在一个毫无美感的环境中,能成长出举止,气度、谈吐不凡之人。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够孕育出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

庆幸的是中国历史上是真的很懂审美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不仅让现在的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艺术之美,更是让一众外国汉学家为之着迷。杜朴和文以诚就是这样两位“中国艺术文化粉”,他们都起了一个很文雅的中国名字,只听名字真猜不出来是外国人。

杜朴(Robert L. Thorp)是华盛顿大学艺术史和考古系教授,中国艺术领域的权威学者,美国许多以收藏中国艺术著称的博物馆,都曾邀请他去做讲座。

文以诚(Richard Ellis Vinograd)是斯坦福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主任,擅长中国宋代至今的艺术研究,著有《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一书,是中国艺术文化会议和论坛的常客。

▲文以诚

对一种文化真正痴迷,就要为它写一本书。杜朴和文以诚可不只写了一本关于中国艺术文化的书,不过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有影响的要属他们合著的这本《中国艺术与文化》。本书中几乎包含了他们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所有主要观念和解读。

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曾“吐槽”,收到的两箱子美术史书籍里 ,至少一半作品的结构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一部结构清晰、观点新颖、内容翔实、平易近人的中国艺术普及书,太有必要。不妨读读两位知名汉学家写的这本《中国艺术与文化》。


▲《中国艺术与文化》封面与内页展示

杜朴和文以诚花费数年心血才最终完成本书,问世不久就被选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诸多高校的艺术教科书。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怀着满腔热情,对中国艺术做了个百科全书式的解读。从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和琢玉文化,到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不同时代、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艺术,在他们笔下一一重现。

说起这本书的写作原则,他们说:

“我们希望本书不是博物馆中孤立杰作的展示,而是一部与社会、经济及广泛文化领域密切相连的艺术史。”

因此,他们打破传统艺术史教材按类型、朝代叙述的常规模式,将目光更多地放在社会文化上。


▲《中国艺术与文化》目录

在他们看来 ,一座建筑,一件文玩,一页尺牍,都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思考,是中华民族厚重的人文精神积淀。

最初的村落社会、城市和生活方式、宫廷文化……女性主义、先锋艺术,书中按照不同的文化主题,对中国艺术进行解读。

不死板传达固有的知识,而是用开放的视野,让你在领略作品之美的同时,知道它们背后的社会观念、文化价值、风土人情,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巫洪教授说:本书有开创之功。其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把7000年中国美术史置于社会、历史、政治、礼仪和宗教等一系列“原境”中考察。二是全书基于对中国美术的新界定:不仅涉及属于社会高层的礼仪重器和文人书画,也涵盖大众视觉文化。

《中国艺术与文化》是艺术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更是给所有中国人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2019年,编辑团队在原版基础上,更新了大量彩色插图,对排版和内容也做了细致修改,让它更加好读好懂,赏心悦目。

▲书内插图:《京师生春诗意图》

新版本共有358幅配图,生动地展示了7000多年来中国艺术文化的变迁,更是斯坦福等多所名校了解中国艺术的指定读本,很具收藏价值。图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珍贵罕见。有读者甚至直呼“简直是把博物馆搬回了家”!

这本书的特点是不空谈美感和造型,在作者看来,空谈美感和造型的美术史是空虚的,内涵才是作品的灵魂,而美术的手法是为了体现内涵。
 
举些例子:
 
◎领略传统书法之美

书法是中国视觉艺术中最先被视为精英自娱的。掌握书法需要具备君子的品格,也是一种智性修养。
 
比如王羲之《丧乱帖》,最能体现书法艺术性。 他写的是时局动乱不堪,祖坟被毁的悲怆无奈之情。这种“通贯心肝”的感受,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笔走龙蛇,感情随笔尖宣泄而出。

宗白华先生评价以王羲之为首的魏晋笔法,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发现画卷后的隐秘故事

什么样的大臣最难当?且看《韩熙载夜宴图》。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这件作品的功能可以用一个现代词汇来说明——偷拍录像。南唐后主李煜因韩熙载的北方身份,非常不信任他,便派人密切关注他。所以,韩熙载总能宴请各种人到家里欢聚,给自己塑造了个不问政治的酒色之徒的形象。
 
传统社会的法家持“性恶论”立场,不相信有什么信仰忠诚的大臣,所以历史上常有臣子故作腐败状,以使君主放心。前者如萧何,为释刘邦之疑而故意霸人家产,自毁声誉。后者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规劝权臣们纵情声色犬马,而放弃政治抱负。

两位汉学家品读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角度是新颖的,让国人看见自身历史中政治、社会、宗教等因素的另一面,读懂中国艺术别样内涵。
 

现在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审美水平却依然令人担忧。尤其是去博物馆看到中国画,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中国艺术美的元素,经常看不懂,很尴尬很遗憾。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讲中国艺术的书,要么是严肃的论文合集,要么是陈旧的教科书,好书太少。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本《中国艺术与文化》(全彩修订版)。时代在前进,朝代在更替,文化和艺术却将永存,留下一代又一代人对艺术的感悟与创造,带给我们美的体验。书中记载的中国古代那些超妙的艺术,展现的不但有潇洒超脱的心灵,更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审美底色。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领略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之美。


▍延伸阅读

黑格尔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被统治的艺术:明法度与潜规则

艺术不是高不可测的门墙,而是审美的解放

陈丹青:我向来对中国的艺术教育感到不舒服

什么是“文化的江山”?

“准国教”VS“丧家犬”: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密码

葛兆光:中国的文化传统不是单数,而是复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