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伍连德:不该被人们忘记的“鼠疫斗士”
-1-1910年,东北发生大瘟疫
伍连德发现人传人的肺鼠疫
-3-
戴不戴口罩?法国医生赌掉性命
2. 隔离人员,病人与非病人隔离,病人送鼠疫医院救治;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与未接触过的人隔离,前者一律送专设隔离区观察;
3. 给健康人注射疫苗;
4. 戴口罩,防止呼吸传播;
5. 火化尸体,无论有主、无主尸体,一律火化,消灭尸体传染源。尸体一律由专业收尸队处理,收尸队成员应经过培训;
6. 全面消毒,对公共场所、病人居所以及病人活动过的地方重点消毒;
7. 组织志愿服务队,经培训后参与防疫工作。进家入户,逐日登记、逐人记录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处理;
8. 组织宣传队,通过散发传单和宣讲,传播科学防疫知识,安定民心;
9. 请求朝廷和东三省总督增派士兵和医生支援哈尔滨防疫。
-4-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体火葬
-5-
“万国鼠疫大会”与《柳叶刀》上的第一篇华人论文
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伍连德对人传人的肺鼠疫的发现和认识得到会议公认,丰富了鼠疫的理论。《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书》长达500页,是鼠疫研究史上的重要文献。
这一年,伍连德被国际医学联盟授予“鼠疫斗士”荣誉称号。清廷按照封建科举制度的变通办法,由宣统皇帝赐封他为“医学进士”。
1913年,《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了伍连德关于肺鼠疫的文章,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人。
1926年,伍连德出版了长达480页的英文版《肺鼠疫研究》,全面阐述了他的肺鼠疫学说。此书被国际学者誉为“鼠疫研究的里程碑”。
伍连德对中国的贡献远超出了鼠疫研究的范围。他创建了北京中央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说服洛克菲勒基金会,让他们出资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他是中华医学会最早的成员之一,曾担任会长;中国的海关检疫制度,最早也是根据他的建议建立起来的。
他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中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在上海的寓所遭日军飞机轰炸,妻子因之去世,他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马来西亚的槟城。
多年后,根据他在剑桥大学的师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的建议,他用英文写成了《“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195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书出版后不到一年,他与世长辞,享年 81 岁。1960年1月27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专文悼念这位“流行病的英勇斗士”,指出:“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