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的尺度,可能为人道的尺度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库 2023-11-30


“弱国无外交”,外敌入侵之时的外交官更是受尽屈辱。1933年的黄郛便是如此。当时日本人虎视眈眈,华北危急。黄郛临危受命,极力斡旋,而在民众眼里,他被误解为丧权辱国,人人喊打;在政客那里,他又成为“替罪羊”和“遮羞布”……



成为盟弟蒋的重要幕僚


黄郛(音fú读“府”),字膺白,1880年生于浙江绍兴。1905年,黄郛以浙江省第一名被清政府选派到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并很快加入同盟会。1908年,他在日本结识浙江同乡蒋介石,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黄郛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北京的黄郛急忙南下,参加上海起义,成为陈其美在上海活动中的智囊人物。此时正在日本军队中实习的蒋,也遵照陈其美的密令,很快回到上海,协助陈其美发动上海起义,紧接着又受陈其美指派,随黄郛共同筹划光复杭州的工作。

陈其美、黄郛、蒋三人同谋大事,意气相投,于是在上海互换兰谱,结为“盟兄弟”。从此,黄郛开始了与蒋患难与共的合作生涯。

1913年3月20日,袁项城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黄郛与陈其美、蒋一起举义,但由于起事仓促,起义未成功,三人被迫流亡日本。当陈其美、蒋等人重回上海密谋反袁活动时,黄郛却转赴南洋,旅居新加坡。1915年春,黄郛偕夫人赴美洲,埋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察和研究活动。

袁失败后,陈其美被谋杀,蒋顿失依靠,后来与孙中山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黄郛也曾入北洋政府内阁,代署外交总长,兼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后与冯玉祥密谋发动了北京政变,组成摄政内阁。不久,冯玉祥为时局所迫,迎接段祺瑞出任北京政府的“临时执政”,黄郛辞去兼任的各职,移居天津。

黄郛闲居期间,他的“盟弟”蒋正在崛起。北伐战争开始后,蒋的军事力量扩大,政治野心也急剧膨胀。1926年11月,蒋在南昌设立北伐军总司令部,他两次致书黄郛,并派总参议张群至天津邀请黄南下。在张群的一再敦促下,1927年1月初,黄郛离津赴南昌。

黄郛与蒋

蒋起用黄的意图很明显:黄郛在上海、江浙一带有很多关系,又与冯玉祥为挚交,留学日本,且游历欧美,可谓见多识广,在北洋政府里先后为官,与列强有很广泛的接触,做事周密又能言善辩,可谓助蒋联络关系、寻求支持的最佳人选。

1927年1月,蒋黄南昌会面后,黄便开始为蒋效犬马之劳了。他入上海密为布置,拉冯玉祥、阎锡山共同反共。“四一二”政变后,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财政基础不牢,黄郛便四处奔走,劝上海方面支持蒋。不久,蒋任命黄为上海特别市第一任市长。1927年8月,蒋下野,黄亦同时引退。1928年蒋重新上台,旋即招回黄郛任南京政府外交部长。

危急时刻替老蒋“跳火坑”

1933年春,日军乘蒋热衷于反共内战的时机,打进山海关,占领热河,越过长城各口,平津出现危机。在火烧眉毛的时候,蒋蒋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任命黄郛为委员长,负责对日交涉停战问题。

5月4日,黄郛回到上海,亲友们听说黄郛要北上,都劝他不要替蒋“跳火坑”。黄郛说,自己怎知不是“跳火坑”?但“国事危迫,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今实践此言。”5月14日,他带着一批随员,兼程北上就职。

黄郛接手谈判后,一面利用其与日本政界人士之私谊,探查双方和谈达成的底线;一面利用其在北洋政府时期所积累的与北方政界人士的交情,安抚华北,消除地方与中央隔阂,击破关东军运作“华北自治”的阴谋。

但最让黄郛头疼的是,华北军方与南京政府,均不能配合和谈。华北军方高层此前自吹自擂过甚,此时碍于舆论压力,既不能有效抵抗日军攻势,又不敢命前线部队坚决执行后撤停战指示,导致后方已在和谈,前线仍在冲突。日方则利用此种冲突,一再扩大谈判优势。南京政府高层同样不敢负责任地给出对日和谈的政策底线。所以,谈判进展极难。

拖延至5月22日,日军已是四路进逼北平,城内秩序大乱。北平军分会认为大势已去,北平难逃沦陷厄运,决定整个军分会南撤至保定,仅留部分军队作守城牺牲之用,以告慰舆论。南京行政院这才发出非正式指示,确定和谈底线:“除签字承认伪国、割让四省(即东三省)之条约外,其他条件,皆可答应。”

接获上述指示后,黄郛紧急约谈日方代表。次日,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北平遂免遭沦陷。对这一夜的具体经历,黄郛所谈甚少,但曾留下这样十六个字来形容:“彻夜周旋,心酸胆裂,勉获缓和,重留北平。”


作为军事统帅,蒋不能公开表态赞成对日和谈,黄郛是谅解的。黄所不能谅解的是,深知内情的蒋,在闻知和谈达成初步协议之后,为了个人将来在历史上的地位,竟在给黄郛的电报里,做起了文字游戏。蒋致电黄郛,表示认可初步协议,“事已至此,委曲求全,原非得已”,转而却又要求黄一面向日方力争停战协议不要“形诸文字”,一面“激励士气,重整军容,以备最后之牺牲。”

5月22日,黄郛与日本驻北平使馆代办中山进行密谈,达成了妥协性的原则方案。5月31日,签订《塘沽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国民党政府实际上承认了日军占领长城及山海关以北地区的合法化,并把长城以南的察北、冀东20余县划为不设防地区,使整个华北门户洞开。

《塘沽协定》签订后,华北危局暂时缓和。黄郛、何应钦与冈村宁茨等人的会谈虽然形成了一份会谈记录,没有履行签字、换文等手续,但它事实上是《塘沽协定》之后的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

1934年,黄郛主持华北政整会,被内外事务搞得焦头烂额,颇有“力薄难回劫后天”之感,几次要求辞职,蒋均未许。虽然当时蒋为此安抚黄,但其日记中还是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昨日停战协定在塘沽签字,事实并未有过,而文字实令人难堪,代表之无能与前方之怯馁,不胜惭惶。”蒋很清楚,自己的日记将被后世史家所批阅,所以给了黄郛“无能”二字作为评价。

危遭世人唾骂仍“鞠躬尽瘁”

根据蒋的指示,黄郛委派代表与日本方面谈判华北与伪满间通车与通邮问题,均达成协议。这一协议又等于变相地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存在。黄郛在华北一系列的媚日投降外交,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

对此,黄郛心中坦然。而蒋没有忘记这位仁兄,盛夏之季,他邀请黄郛夫妇到庐山牯岭避暑,借以休养身体,等天气凉爽时再北上。8月13日,天津《大公报》著名记者王芸生采访了黄郛,黄沉痛地向王说:“这一年的经过在明了国家情况的人,当然能够谅解,一般人则以为我黄某天生贱骨头,甘心做卖国贼。对外未曾做什么事,对内却须时时做解释工夫,真是痛苦万分。一年以来对内对外,尽做矮人,我并非不知道伸腰!只是伸伸腰之后有什么善后办法?为国家设想,不能那样冒险。”

黄郛与夫人沈亦云。1913年,天津。

通邮谈判的消息传出后,黄郛更成为国人抨击的对象,被视为对日妥协退让的卖国贼。黄郛处境更加艰难。蒋也心急如焚,想为忠实执行自己对日妥协政策的盟兄留一条退路。

1934年12月5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蒋提议由黄郛继任内政部长。蒋的意图非常明显:华北政务整理委员会的使命即将完成,他要为黄郛留一条退路,用来安抚替自己“跳火坑”的盟兄。

1935年春,黄郛托病回到莫干山。此后,日本又在华北挑起事端,强逼何应钦签订了《何梅协定》,河北及平津等地的国民党党部及中央军退出华北。黄郛闻讯,异常焦虑,深感民族灾难即将来临。为此,他劝蒋改变对日政策,加紧抗日准备。

面对日本在华北的进逼,很多人想起了黄郛。有人向蒋提议,赶快委派黄北上。蒋对此又何尝不知?如果有黄郛坐镇平津,日本人怎么敢这样放肆?可惜,黄郛此时已经病入膏肓,再也无力北上了。

1936年8月,黄郛患病住进上海宏思医院。12月6日,黄郛以肝癌死于上海寓所,时年57岁。


以成败和单一视角来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往往无法抵达真相;甚至忽略了身居幕后却至关重要的人物,看不清历史的逻辑,更看不清政治的逻辑。黄郛就是这样一个被低估的“遮羞布”与“替罪羊”。

作为蒋的“政治灵魂”,黄郛与孙中山、黄兴关系密切,更是蒋的“拜把子兄弟”,历任要职,上海光复、护国之役、北伐战争等改变历史、国运的关键事件从不缺少他的身影。

然而,关于黄郛的史料和传记评述本就极为稀少,能够透过他身周漩涡,看清民国政治逻辑的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黄郛妻子沈亦云,一位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所著《亦云回忆》更显难能可贵。

它不但是了解黄郛与相关近代史无可替代的史料,屡屡为民国史学者加以引述;更在成败与目的之外,以“人的尺度”与她的亲身回忆,重新丈量了中国近代史——

她身处一个历史“暴风眼”中的家庭,她写家史,即是在写国史。亦云笔下黄郛的艰难处境,也从侧面反映了蒋最终失败的原因。

她是一个时代大潮裹挟下的女人,历尽风云:长成之年,正逢辛亥革命,因理想而组织女子敢死队;自嫁给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从此一生的命运,就再也无法与整个近代史分离。后被史家唐德刚列入民国最值得看的三个传奇女子。

她更用一种人性的尺度,史家中少有的识见,娓娓道来那些即使一流史家也难以评判的历史公案——促成辛亥和议的各方因素,革命之时的一般民气,济南惨案的幕后隐情……正如亦云所说“历史的尺度,可能为人道的尺度”。这部《亦云回忆》,虽述国事,却饱含人性的关怀;说人道事,皆是历史的温度。

蒋公:“其于逝者心事,实能推见至隐。”

也正因此,胡适读罢后叹道,亦云笔下个人播迁中的国变家忧,唯有李清照千古名篇《金石录后序》可相比拟——两个传奇女子的才情、境遇都是如此相似:

丈夫早逝,因国变而流离,又在流离中艰难地保存成箱资料:她们的写作为一份共同的情感回忆,也为文化、历史之存续。正如亦云所说“可珍贵之史料,其间实含有可珍贵之人情”。

为此,诚挚推荐沈亦云的《亦云回忆》:

◎极具可信度的真实回忆:融合微观的自传和宏大的历史变迁,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个人活生生的经历。插入乱离中留存的大量珍藏函电史料加以佐证,非那些信口开河的所谓史书可比。

◎唐德刚协助整理,兼具文学的生动与历史的厚重:书稿历经十年写就,几经增删补正;沈亦云的文字本就颇为典雅,又由口述史大家唐德刚协助整理成稿,可谓可读性和历史价值的双重保障。

◎独家、稀见:作者特殊的身份,历史的纠葛,让这部书直到在海外出版半个世纪之后,才在大陆首版,目前已全网断货,有幸取得独家授权,仅剩最后的少量库存。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先知书店独家书(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文学与历史:五个人与百年中国”)



▍延伸阅读

《李宗仁回忆录》:断货5年,绝版复活,打开民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一位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以“人的尺度”重新丈量中国近代史

为什么有人宁愿被骗,也不愿独立思考?

关于信仰的三大误解

史景迁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平天国可能是假的

活在洪武时代,为什么这么难?

阎连科:后悔没有早点阅读陈乐民

“美国奇迹”的本质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影响5000万读者的智慧之书,比原著更惊艳

陈丹青:越是先进国家,越重视保存常识与记忆的“文明殿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