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让他说出个人的,也是民族的悲剧
▲40年代巴金写作中
对很多人来说,巴金是一个久远的名字。然而,在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巴金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
他是最后的“五四”一代作家,活了一百零一岁。亲历上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时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建立……这在中国作家里屈指可数。
而巴金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他被称为大师,并不完全在于其文学创作。而他尽管位列大师级作家之列,也自谦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写作六十多年,并没有多大成就。”
更奇特的地方是,巴金地位在晚年越来越高。有些作家生前有名,死后声名每况愈下,比如郭沫若。还有些作家,因为各种原因中途夭折,比如老舍。
好吧,说重点,巴金愈来愈受更多人尊敬,是经历过那个年代后,在晚年求真直言,大胆说真话。而更多人经历那个年代后,很少公开提起往事。
因此,他又被称为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价值坐标。巴金是一个善良的绅士,但这不是他最重要的品行,他最重要的品性在于他是有羞耻感的人。
这种羞耻感,让他说出个人的,也是民族的悲剧:“那些年我在谎言中过日子,听假话,说假话,起初把假话当做真理,后来逐渐认出了虚假……我为它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1957年,巴金与电影《家》的剧组成员合影
金庸说: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敢于用作品解剖自己的灵魂。
为此,力荐一部作品《巴金 激流一百年》:
它被认为是”最经典的巴金传“,这百年不仅仅是巴金的百年,也是从巴金到鲁迅、夏衍、郭沫若、胡喬木……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到广大民众的命运百年。
本书是著名作者林贤治的传记作品,担得起忠实再现巴金百年的艰难历程。
书中随手摘:
“良心的保持使巴金虽然随着摇旗呐喊,却不至于为虎作伥:而且,它会开启内疚。”
“在那个时期我不曾登台批判别人,只是因为我没有得到机会,倘使我能够上台亮相,我会看作莫大的幸运。”
阅过本书就知道,为何对于一个深具社会良知、不停反省的百岁老人,长寿也是一种痛苦。
本书最先在香港出版,由于众所周知原因,仅为少数人所知。现系首次在大陆出版,能出版就已非常不易。巴金最大的价值,也许是让人们记住三个字:讲真话。
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巴金 激流一百年》作者林贤治亲笔签名,签名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