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羞耻感的两面:家国关怀与独立精神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选 2022-08-23


羞耻感的两面:
家国关怀与独立精神
文:少年X   编:先知书店

自1840年,中国与西方文明遭遇,一场艰难的转型之路持续至今却屡遭遇挫折,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历史、政治的固有惯性外,根源在知识分子的两难:

——既要坚守家国情怀,又要融入普适文明,但前者的家国一体观,与西方现代的个人主义本位互相矛盾,难以接洽。

家国关怀,是巍巍华夏得以保持2500年之完整统一的“文化资本”,早已化做“士人风骨”,融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血脉之中,然而遭逢现代文明,却深感力有不逮。

这正是“士人风骨”和西方贵族精神在本质上的不同:

——在西方知识分子的价值序列中,“国”可能排在真理、上帝、我之后。他们的羞耻感,主要源自前两者;

——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是为报国,其羞耻感更多体现在对家国之兴衰的关怀上。当国家之发展与普世真理互相矛盾,他们便会陷入三种极端:

1. 屈从于国家意志,以各种方式抵抗外来文明侵袭,偶有所学,也只是技术、器具的皮毛。

2. 主张极端的“吐故纳新”,丢掉故国传统,激进地向现代文明跃进,容易导致强烈的“排异反应”,让国家分崩离析。

3. 前不见来路,后不见退路,便以死殉国,以魂魄相守;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就在这三极之间摆荡。

一边是2500年的“文化资本”,一边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知识分子既要坚持家国一体观,又要接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努力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恰似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而又必须兼得。

而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最能兼顾家国情怀与独立精神的学者,当属陈乐民。阎连科说,读陈乐民,是为了获得一种羞愧感。

陈乐民先生是公认的欧洲文明史专家,作品影响力遍及国内学界、政界所能抵达的天花板,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可与西方顶级专家平等对话的人。


但2008年的溘然长逝,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介时代,其人、其作品被暂时淹没。

另外,通过拜读雷颐、李成才等人纪念陈乐民先生的文章,不难发现,谦卑、低调,以及在学术上耕耘多于收获的性格,也“妨碍”了他的公众影响力。

然而,是珍珠,不可能被长期弃于野;有大学问者,不会因谦卑而被遗忘。相反,谦卑的美德,只能让他的学问泽被更久远。

不过,要真正读懂阎连科这句“读陈乐民,是为了获得羞愧感”,必须将他放到中国历史转型的小周期,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危机与突围中去思考:

这两难,既是近现代知识分子们的桎梏,却也是陈乐民先生的价值所在:

他学贯中西,融传统士人精神的家国关怀,与西方哲人的独立精神于一身,使他摆脱了“三极”。


◎士人风骨:知识分子普遍失格的时代,
陈乐民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人格典范

陈乐民年轻时在大师云集的清华、北大求学,旧学功底、文人趣味、家国情怀,都与五四一代学人一脉相承。

阎连科说,在对民族和国家的爱与忧虑上,陈乐民是与鲁迅同向同明的:前者是“发自人灵魂的痛与爱”,后者是对“中西对比下的忧虑与爱”。

《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的书名,正好融合了他的眼界和问题意识。在书中,陈乐民写道“不要总站在中国几千年辉煌、一百年屈辱的角度,而是应该超脱起来,站在外部来研究中国到底是怎样的。”

他把西方近现代文明梳理得越清楚,就越清醒地意识到,传统中国文化虽然有自己的精神力量,但中国的现代化,却更得益于西方的经验。因此他认为,我们对历史既不能假设也不能责怪,更不能抱残守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可能等中国自己自生地‘补齐’了课再一起前进,中国必须、而且只能从西方文明中‘移植’和‘嫁接’过来对自己有用的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在中西之间》第171页)

他将启蒙价值,视为欧洲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并以《启蒙札记》一书对欧洲“启蒙运动”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而这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最欠缺的。


陈乐民先生的西学研究,总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一边为中国寻找发展道路,一边为建立一个公民社会而引入新思想、改造旧思维,使之适应人类文明普遍的价值,但又不失固有之血脉。

这一夙愿并没有停留在框架层面,而是付诸行动。晚年的陈乐民,身患尿毒症,每周做三次血液透析,但却开始了一项有害健康的“大工程”: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打通中西文明......

可以说,在士人精神衰落、知识分子失格的年代,陈乐民先生就像与大风车作战的唐吉可德,他一边远远地躲开时代的疯狂和堕落,独自坚守着五四一代学人的家国关怀,一边冷眼旁观,在书斋中书写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哲人精神:陈乐民的独立精神
是对启蒙时代哲人的承袭

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能只有家国关怀,还需要保持独立精神,不对权力、资本唱赞歌,甚至不对大众负责,只向真理低头。

因此,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谈论家国关怀,绝非简单地“要”或“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要”的问题。比如,“爱国”这一话题,至少也分为四个层次:

1. 尊重常识:爱国不仅是情感,更是能力,需要了解、并尊重现代文明的基本常识,否则反而容易误国。

2. 爱每一个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概念:世间并不存在抽象的国,“国“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因此,爱国要落地到爱亲人、朋友、邻居,与人为善。

3. 以专业主义立身:现代社会,高度分工却又高度协作,但却没有一个“爱国”的职业,爱国精神只能寄生于世俗的专业主义。享誉世界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学者,是国家的名片,是实至名归的爱国者。

4. 融入世界,消除遮蔽:文化一旦自洽就会自我遮蔽。最高层次的爱国,是拥抱人类抵达的文明高峰,完成文化的自我更新,拓宽未来的生存道路。

第一个层次,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第二、第三个层次,是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的目标;

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却也是最高要求,它是哲人精神在现实中的投射。


对陈乐民先生略有耳闻的人,都知道他是欧洲学的鼻祖,但极少有人知道,他更像启蒙时代的知识分子:

·他跨学科的研究,难以被主流定义

他以研究“国际关系”为学术起点,却逐渐走向更广、更深、更为基础的哲学、历史、宗教......且无一不极富洞见。

他在《书巢寻理》中谈中国古典文学的诗与小说,论《诗经》与林黛玉,又谈现代性与波德莱尔,中西对比之间,观点推陈出新;

《欧洲文明的进程》气魄雄浑,从古希腊一直写到“欧洲与中国”,又在《读史散记》中知人论世,有如手术刀般锋利地解剖国人;

《山高水远》既谈现当代政治,又抚今追昔,洞见信手拈来;

《哲学絮语》从孟子、朱子,一路谈到马哲、康德,无不言之有物,其博学程度足令当代学者汗颜。

由于他跨领域、跨中西的研究,虽无法纳入某一学科,但却垫高了他的智慧,成为一代大家。

可以说,陈乐民诠释了哲人精神的根本特征:以好奇心为驱动力,打破知识的藩篱,追求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境界。

因此,他能够圆融无碍地自由阅读、自由书写,这样的学者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已经极为少见。


·与权力、资本、大众保持距离

陈乐民先生独具魅力的书法、字画,延续了民国风流。然而,厌弃沽名钓誉的他,生前几乎从未对公众展示过,在他身后,三联书店为其举办了个展,盛况几乎空前;

“帝力于我何有哉”是他远离权力的写照,而悬挂于卧室中的“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则是他对身外名的态度。

▲陈乐民作品: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他一生“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情”,心系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却活得像都市隐者一样。然而,当中国这艘巨轮掉头之际,如何平衡历史惯性与浩荡潮流,陈乐民先生的价值,绝不止于阎连科所说的“获得羞耻心”。

·他的写作是大家风范

陈乐民先生的文字风格,简朴、从容、自然,一如他笔下的书法、字画,是一派宁静、天真的大家风范。

阎连科说,陈乐民的文字就像“乡村收获后,摊晒在阔地上的粮食一般”,浑然天成的风格,不加一丝矫饰,却让人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这样的文字,与当今流行的“互联网表达”背道而驰,在这个阅读快餐化的时代,必定有知音难逢的寂寞感。


如今,陈乐民先生已经离开14年,像他这样恪守着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又具有宽广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学者,随着他的离去,都飘然而逝了。

然而,中国这艘巨大的“邮轮,在2500年的历史惯性中,如何既保有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融入现代文明的潮流,依然离不开陈乐民先生的启示,他的价值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陈乐民先生作品集。三十多年来,陈乐民先生的作品,散见于几十家出版社,庚子多事之秋,陈老的家人携手东方出版社,推出了迄今最全的《陈乐民作品新编》典藏版,以飨读者。斯人已去,他的思想与学问,仍在寻觅知音。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资先生作品集):


▍延伸阅读

他们一生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为己任

虚假的历史,对一个社会能有多大的危害?

为什么“人间天国”的构想,总是将人类导向地狱?

文明不惧野蛮,最怕把愚昧错当文明

跌宕十载思乐民

朱航满:士风悠长陈乐民

阎连科:阅读陈乐民,是为了获得一种羞愧感

阿城:很多人在思想上,还不属于现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