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山河秀 人杰地灵文气浓——文山散记(李国庆)
从黄浦江畔的故乡上海落籍云南近50年,去过这片红土高原的绝大部分州县,可一直与倾心向往的文山州无缘。
农历丁酉年(2017)10月,机会终于来了。经好友龙符牵线搭桥,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山分会、文山市文联、文山玫瑰山庄特邀昆明滇韵文体研究会部分会员造访文山。10月5日,我们一行9人成行,本人终于了却多年心愿,兴奋愉悦之情,自不待言。在文山只不过待了短短的一天半时间,然感触良多,遂援笔记之,以求一快。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但见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红土高原,文山州形似硕大的“金葫芦”、又如被赞誉为“金不换”的三七,从古至今,这里都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据史料记载“取诸贲而得文之源,取大畜而知山之固”,故名文山。楚图南说:“何谓文山:‘文章明道义,山水有清音。’”文山多山,其西北四五十里处,耸立着海拔近3000米之薄竹山,是老君山之主峰,既是风水中所谓祖山,又是文山人生存所系的水源之地,其由西北而东南逶迤而来,至城北凤凰山向东分出一脉,又徐徐南走,曰东文山。向西分出一行,再凛凛南去,曰西华山。东西两山如怀如抱,拱卫左右,其间母亲河盘龙河由北至南,宛如玉带,九曲十八湾,护拥着文山城。再加上东文山雄伟的文笔塔,宛如“文”字“一点”,文山之名可谓名副其实。这在中国地名中甚是独特,可为一绝。文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毗邻,西面是红河州,北面是曲靖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全州有国土面积31456公平公里,辖文山市和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7个县,2014年底总人口359.6万人。
“楚图南精神”永放光芒
我之仰慕文山,很大程度上与云南人中的翘楚楚图南先生有关。
我于1982年加入民盟,也是受了李公朴、闻一多、楚图南、费孝通等先生的影响。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风尘仆仆抵达文山。
午餐后,稍事休息,东道主便安排我们去参观楚图南故居。
对于楚图南,我作过详细了解,因此比较熟悉他的生平。
楚图南(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他6岁丧母,14岁离开文山,辗转来到昆明。15岁时,考入昆明私立联合中学。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楚图南就在校办的《史地丛刊》《教育新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内容涉及美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楚图南有机会读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章,并与李大钊直接接触。以后,就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办起《劳动文化》小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楚图南是由云南考入的官费生,按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云南敬恭桑梓。1923年的秋天,他带着李大钊先生“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多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二要适当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的嘱托,回到阔别4年的昆明,并在省立一中任教。楚图南以其博学多识,使许多学生后来成了名人、大家。一位从香港回到昆明,考插班生进省一中的李生萱同学,就是楚图南的得意弟子。在楚老的教诲下,李生萱成了著名哲学家。当年的李生萱,就是后来闻名海内外的大哲学家艾思奇。
1926年春,奉李大钊先生召唤,楚图南从云南又到了北京,后迅即转到哈尔滨,先后在哈尔滨三中、六中、省立女中、吉林六中等中学及长春二师等校任教。这年春天,楚图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楚图南受党组织的指派,先后到山东泰安省立第三中学、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楚图南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鲁迅诗文和柯仲平诗歌,给学生以革命的启蒙,培养同学们努力思考社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他的引导下,柯仲平长诗《风火山》的“一个朋友下监牢,千个朋友杀火冒!一个朋友枪决了,万个朋友滴血誓战刀”之类悲壮、慷慨的诗句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鼓舞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
1930年,楚图南因为震惊东北的“吉林五中共产党案”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31岁的楚图南并没有失去生活和斗争的勇气,而是“扪着铁的严肃,在死的战栗,也是在死的大宁静中”给青年朋友们讲历史、讲文学,并译完了长达20万字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书。接着又翻译了尼采的《看哪,这人》,1932年还写完了小说集《没有仇恨和虚伪的国度》。1934年6月,伪满傅仪“执政”大赦,楚图南提前结束了原判为9年零11个月的监禁生涯。出狱后,到河南开封北仓女中任教。那时在北仓女中任教的,还有出生在文山广南的享誉诗坛的柯仲平。
1935年春天,楚图南到达上海,改名楚曾,进入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1936年至1941年,楚图南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并将他翻译的德国陀劳尔、德米尔、贝赫尔,俄国的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美国的惠特曼、匈牙利的沙罗西、欧特瓦士等进步诗人的16首诗作结集为《枫叶集》。1944年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楚图南从上海回到云南。整整抗战八年,楚图南始终以云南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于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云南省民盟的重要领导人和云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以及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
云大给楚图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3岁时,楚图南还题书赠与云大附中同学“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
1939年,为积极配合抗战救亡,文协云南分会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选举了朱自清、沈从文等为当然理事,楚图南等为分会理事。分会先后邀请茅盾、巴金、陶行知等作宣讲、开讲座。楚图南经常以东道主的名义主持演讲或座谈会。
为了“抗拒前方的敌人,更要警惕后方的黑夜”,1942年深秋,楚图南把他自抗战初期回到云南后写作的杂文作了选择编辑,命名《刁斗集》。
1943年,楚图南、闻一多、吴晗、费孝通等先后加入了云南民盟。1945年12月,楚图南被选为云南民盟主委,闻一多任宣传部长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吴晗任《民主周刊》社社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庆贺这一伟大胜利,不剃胡须的闻一多剃了胡须,不抽烟的华罗庚也开戒抽烟;不喝酒的熊庆来也饮了酒;楚图南也用着异样的方式庆祝着这个伟大的胜利!
抗战胜利了,内战的阴云又笼罩在全国的上空。1946年7月,李公朴遇害后,楚图南悲痛地写下这样一副挽联“时局多艰,思国士,争民主,求和平,与奸邪搏斗,不惜一死;风雨如晦,怀故人,同忧患,共肝胆,遽胁侪催抑,如何勿伤”。李公朴、闻一多相继遇害之后,白色恐怖阴云密布,楚图南、吴晗等受党的指派转移上海。楚图南在上海担任上海法学院的教授。1947年11月6日,楚图南听从沈钧儒意见,把家属留在上海,秘密启程到香港。1948年后,再从香港先后转到上海、天津、北平,1949年10月1日,楚图南和全体参加新政协的代表一起,登上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
1949年岁末,遵照邓小平指示,楚图南又南下重庆负责大西南文化教育工作。1953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5月,楚图南担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
“文革”期间,楚图南受到迫害,被下放到河南南部明港“五七干校”。那时,他已是70岁的古稀老人了。当“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楚图南当众朗诵他的“急就章”:“一声霹雳,清除四害。举国欢腾,万姓称快。”这还不够,楚图南接着又在家中挥毫写就条幅:“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望到眼底来。”1978年4月,楚图南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楚图南还是一位世界语爱好者和积极推动者,“世语通声气,天下成一家。齐心勤耕作,和平友谊花。”便是楚图南对世界语的推广和追求世界和平的思想之真实印证。
1986年1月,楚图南被推选为民盟中央代主席。4月,被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五届三中全会上又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忧患催人更坚强”,楚图南终于在他坎坷征途上,成了一位备受世人所爱戴的中国国家领导人。
楚图南早年受到李大钊等先辈的启蒙,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其终身的信念。在70余年的革命活动中,笔耕不辍。其作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既有历史、地理的专门论述,还有民族及民俗的研究,写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论文,翻译过国外的著名哲学著作,又翻译出版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等在世界文坛上有声誉的作品;由他翻译的《希腊神话与传说》等作品,从初版到现在,经历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相当影响。
楚图南于1988年辞去领导职务。在退出领导岗位后,仍关心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尤其关心青年、教育、知识分子问题,曾撰文并发表谈话,呼吁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人才。他鼓励和支持青年对中国和世界前途的探索,并寄希望于青年。
1992年11月13日,住在北京医院的楚图南,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以《冬云》为题,顽强地写就了他人生最后一首诗:“凄风苦雨日已斜,冻云如墨冷天涯。此身安得化灰烬,爝火传薪暖万家。”七乡儿女将永远怀念这位伟人,永远弘扬他的革命风范!
楚图南于1994年4月11日逝世,享年95岁。
楚图南的一生,是风雨兼程的一生,是治学严谨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楚图南,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以说,读着楚图南,我们就读着一部真实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
他经常这样说:“居身青云上,植根泥土中”“纵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他生在文山,然后沿着文山的山路走出去,把文山这块红土地的古老芳香带到了昆明,带到了全国各地,成就了伟人之大器。
楚图南集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作家、诗人、书法家及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领导人、中国民主同盟主要负责人于一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多得的泰斗级人物,值得钦敬。
我们来到文山市上条街27号至29号,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进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始建于清道光(1821~1851)年间,为两进式四合院,建筑格式为硬山顶、土木穿斗式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为480.32平米。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2005年6月,文山市投资180万元全面展开修缮工作,如今已基本恢复原貌,为云南省现存近代名人故居之一。
1998年,楚图南故居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复制而成的故居,除却构建整幢宅院的一柱一石、一木一板、土坯瓦片、以及门窗宿舍、床铺小柜、天井楼梯等元素格局外,还置有老式供桌、八仙桌、春凳靠椅、以及舂米的碓、碾面的磨、烧饭的锅灶、汲水炊饮的水井等硬件家什;另外,还陈列与收藏着楚图南生前的部分遗物,包括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近百件。
正厅的右边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卧室,1899年8月28日(农历7月23日),楚图南就诞生在这间小屋里。
一时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年代。
虽然楚家祖上是一个大家族,但到楚图南父亲这一代已经败落。
他的父亲名叫楚宝,字晓棠。早年拥护变法维新,追随康梁;后来信仰三民主义,投身反清革命。一次,他在文山县城大西门一带公开宣讲中山学说,官府探知后意欲抓捕,楚宝得信后机智脱逃。
图南随母亲在文山生活。未料他6岁时,母亲便病逝了。由于家境贫寒,图南只能寄住在亲戚家。亲戚家也不富裕,图南小小年纪就得干各种劳作,放过猪,牧过牛,割过草,舂过米,也帮过佣。稍长大一点后,就从城南的盘龙河中挑水到城中卖,那稚嫩的肩膀常常被压得通红通红。他人小力气小,常常挑一段路歇一歇,又强挣着挑一段路。一开始挑不动满桶,只能挑半桶。一担水两个半桶合起来只能卖一桶水的钱。这卖水钱实在是少得可怜。初挑水时他还得学着换肩,一不小心,肩未换好,水桶翻了,只得噙着泪花再返回河边担水。年级小小的图南实在是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干各种劳作的同时,图南还懂得要发愤读书。他先是在私塾陪读,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辛亥革命后,文山有了新办小学,他又进入新办小学就读。“民国元年,祖国光复,一切好像显着有新气象的时候。这时,我和我一般大小的同伴们,进了开化最先开办起来的小学。所读的书,还不像现在一样是人、手、大狗叫、小狗跳之类。只记得有一种有彩色图画书的修身课本,第一课第二课,便是慈猴和孝猴,那是人类伦理化了的几个大小猴子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之类的故事的翻新,但在我们,已是最感兴趣的读物了。”(楚图南:《记杨保堃》,1947年9月)
图南读书很刻苦,有时利用挑水卖的间隙抓紧看书。有人问他:“你是要吃饭还是要读书?”他回答说:“饭是要吃的,但更要紧的是要读书。饭吃饱就行了,知识是咋个也吃不饱的。”他还说:“吃的穿的一般点就可以了,只要读好书,将来会有用的。”
1913年,图南年满14岁,立志离开家乡另谋出路。他跟随马帮翻山越岭,艰辛跋涉,走到蒙自才坐上火车前往昆明。幸运的是,他见到了自己久违的父亲,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登上二楼陈列室,我不禁在心里欢呼起来,“棒!太棒了!楚老的墨宝!”
室内展出的是楚老的几幅真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兰馨桂馥水流静,竹茂松高山气清”“心从静处淡,眼向冷中清”“虎啸龙吟”“千秋怀抱三杯酒,万家忧乐到心头”,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幅“题雕塑老牛图”:“刀雕斧凿牛形成,百孔千疮悟此生。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毋庸置疑,这是楚老的心声,也是他一生吾膝如铁、宁折不弯的真实写照。
楚老的书法,笔力遒劲,气势雄浑,有一股内在的刚毅坚韧,精气神十足,颇具大家风范。难怪他的书法作品被禁止出境,属国宝级的珍品。
离开楚图南故居以后,我一直在思索:常言道,三岁看老。少年强则中国强。回过头来看,楚图南这个“儿童团员”真是不简单。当6岁时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又不在身边,他实际上成了一个孤儿。然而,这株弱小的幼苗没有悲观、没有绝望,凭着骨子里的一股硬气,不抛弃,不放弃,在顽强求生的同时,刻苦学习,不断上进,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希望的坦途。楚图南后来的成就,与他童年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天的年轻人包括我们这些老家伙,真应该好好学一学楚图南,无论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要低头,昂首挺胸闯过去,“前面是个天”!
文山文博耀古今
东道主为我们安排的第二个参观地点是文山州博物馆。
文山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样,是民族文化大州。
文山州博物馆就是收藏、保存、研究、展览当地各类珍贵文物的“知识库”“聚宝盆”。
文山州博物馆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至今已建成一座功能分区明确、方便展览运行、利于安保管理的地标性建筑。博物馆外观设计结合了铜鼓和民居土掌房等文山地域文化元素,形式庄重朴素、布局合理。该馆占地面积18.1亩,建筑面积10047平方米。其中,文物库房900平方米,陈列展厅2200平方米,机动展厅800平方米,临时展厅1500平方米。共筹集资金建设资金4935万元。
该馆的基本陈列由历史篇《文山记忆》、铜鼓篇《铜鼓故事》、民族篇《多姿民族》三个展厅构成,全面地反映了文山的历史、铜鼓和民族文化,通过展出珍贵的原始文物、仿制实物、文献资料,生动简洁的讲解,以及播放视频短片等方式,置身其中的游客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文山浓厚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了解到————
文山州所属地区,远古时期为“康滇古陆”南部,系滇中高原古陆区域,是陆地生动植物和古人类早繁地带。1937年,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在文山地区丘北县黑箐龙洞穴发现古人类线索。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继在西畴县仙人洞、马关县花支格仙人洞发现旧石器遗址,以及麻栗坡县小河的新石器采集点四处。1983年,在文山州又发现古城址、墓葬、古生物化石点、古建筑、古矿山、古碉堡、碑碣、岩画等181处。其中,旧石器遗址3处,新石器遗址或采集点11处,证实了3万年以前,文山地区就有人类生存。文山县灰土寨发现的石斧、陶片网坠、西畴县漂漂发现的室石杵、石锛,马关县老同坡发现的肩石锛等珍贵文物,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已经能够制造较为精美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
1984年,文山州成立了州文物管理所,在各县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配合下,现已收藏各类文物4000余件。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8个。麻栗坡大王岩画、砚山鲁都克教堂和丘北狮子山岩画则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山岩画是文山古代先民创造、绘制的艺术珍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分布密集,技艺精湛妙趣横生,画风古朴粗犷豪放,布局造型雅致浑厚,图案符号清晰靓丽,形象色彩生动鲜明。
岩画,指在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的岩石多面体上所作的画;崖画:指在岩石陡立的侧面上所作的画。“崖画”也称为“岩画”。我州的古代先民,在数千年前,创造、绘制了文山岩画,至今这些岩画仍流光溢彩,成为天下奇观。
文山岩画虽然不是天下惟一,但也是地上、人间最珍贵、最神奇、最迷人的画卷。文山岩画多姿多彩绚丽夺目,可圈可点,每一个画廊、画屏和每一幅画页、画片及每一组画符、画点,都会引发人们的认知和品味、思考和猜想以及探索和考究,只要是看过文山岩画的人, 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挥之不去,抹之不了,一些专家、学者、爱好者及文人墨客,撰写了很多关于文山岩画奇彩神韵的华章,如星光闪烁、灿烂夺目,似山泉流淌、川流不息。
文山岩画分布在麻栗坡、丘北、西畴、砚山、广南、文山等6个县市境内,已探访查明十余处:麻栗坡大王岩画、岩腊山崖画,丘北县普格、黑箐龙、狮子山、红花山岩画,西畴县狮子山岩画,砚山大山村、卡子崖画,广南县弄卡、平山、猫洞山、者太岩画,文山市柳井乡红字冲岩画等,共有四十余个区组、图形符号三千余个、能辨识的图像近两千个,全部都映衬在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和洞穴中的岩石上,除当地少数人知晓外,对外界而言,还是鲜为人知的奥秘。
文山岩画的独特手法留存于天地人世之间,是远古时期文山人类求生存谋发展,渔猎捕食祭祀场景的记录。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日月星辰、风云雨露、山水草木、花果鸟虫、飞禽走兽、鸡猪牛马、犬羊虎鹿、龟蛇鱼蛙、人形鸟图等,天象、地貌,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符号无所不有,画作表现了文山古代先民对生活的渴求与品味、希冀及向往,现实与理念同梦想长存,展示了文山古代先民朴素的思维情感和期盼,是心愿及智慧的结晶。
文山古代先民绘制文山岩画的主要颜料是使用赤铁矿粉、动物血、动物皮胶为稀释剂和植物液态粘合剂进行调和后,使其色彩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粘附性,历经数千年日晒、风吹和雨淋而永不褪色;文山古代先民用竹、木、骨、石、陶、兽皮、鸟羽等做成作画工具,用竹、木、皮革等制成画笔,用骨、石、木等制成刀片,用陶、木、石等制成钵碗等器皿作为调色的工具;通过搭竹木架或悬吊作画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在悬崖、峭壁、岩石上作画;在绘画技法上基本是采用平涂剪影式的表现手法,多数是单色平涂,如剪纸线条、似剪影图案,像大王岩画用三种颜色体现,这在国内外的原始岩画表现形式上是极为罕见的。
文山岩画的画风古朴、技艺精湛,造型浑厚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神秘奇异,布局别致妙趣横生,色彩鲜艳夺目。大王岩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除当地极少数的几个人知晓外,极大多数民众只是听说过,没有到实地游览观赏过,主要原因是山高、坡陡、没有路,荆棘载途、杂草和灌木丛生,加之当地又流传着一些神秘色彩的传说,很少有人上高山、入幽洞闲游觅视,所以知道和观赏过大王岩画的人寥寥无几,外界的人就更不知道有大王岩画,使得几千年前的艺术珍品留存至今。
大王岩画主题人像:头上戴着头盔,似面具古怪迷妙、玄机难解;身穿外套,恰似当今的宇航服,顶天立地庄严肃穆;双目圆睁,洞察天地觅视人间自然灵妙;手掌玄光扑朔迷离深奥奇异;给观者的视觉感悟是知天晓地;整体印象是:气宇轩昂厚道豁达、粗犷豪放气度恢宏,聪慧敏捷空灵缜密、高深莫测神奇秘异。大王岩画是中国“神人纹”系“部落神”的源头,主题人像是盘古时期的“阴阳夫妻”,或者说是伏羲、女娲、地母的神像。
文山岩画中的鸡鸟雀凤图案,实际上就是雀凤图案或凤鸟图案的源头。从甲骨文中查找,“凤”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只有冠、长羽、卷尾的鸟形,从鸟形的尾部特征看,又像一只孔雀,凤鸟图案是实用的图腾标记,文山古代先民把凤鸟当做自己的图腾,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舞,在大自然中觅食,在山地上的森林、草丛、岩洞中繁衍生息,有韵味的是文山古代先民把凤鸟图案作为图腾的标记,有意识地变形和夸张,表达了文山古代先民复杂的想象思维观念和理想,从写实的、具体的、生动的、多样的形象态势,逐步趋向抽象化、意念化、规律化、意向化和图案化,如鸟眼变成圆圈、圆圈模拟太阳,出现了太阳鸟的神话传说与传奇。
看不够、参不透、悟不深、思不全的文山岩画,萦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蕴藏在人们的脑海当中,祖先的呐喊召唤,先民的期盼诉求,今人的弘扬拓展,恍惚间空灵荡韵、气息流动,宇宙乾坤清朗;恍惚间时空穿越、古今相通,旷野世界出新。仰望长空、俯视大地,文山岩画万古长存、百世流芳,在天地间延绵,在人世中永生,生动飘逸的图像、神奇绚丽的色彩,化为黄钟大吕响彻云霄,化为靓丽长虹流光溢彩。
1984年开展文物普查,文山州有15个青铜器出土点,器物为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铜凿、锄、铲、斧、矛、编钟等。还在丘北发现东汉时期的“梁堆顶上”,在富宁县发现南诏时期的“腊山城脚”,在广南发现北宋大理国时期的“宝月关口”以及南宋时期的“邕州古道”,在马关县发现元代的“火葬墓地”、明代的“阿雅城”,还有广南的明末“皇姑坟”、清代侬土司的“宣抚司衙府”,富宁皈朝的清代沈土司府遗址等。这些都表明,文山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铜鼓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负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命。
世界铜鼓起源地之一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出土和发现的138面铜鼓,以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为世界铜鼓地区所罕见,引起世界铜鼓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认可,被称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一面面原始古拙、浑圆锃亮、铸工精良、布局对称、花纹精美的铜鼓,无声地见证和折射出2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图景和文山古代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
中国鼓的种类很多,有历史悠久、悠远深厚的木鼓、石鼓、蛇皮鼓、鳄鱼皮鼓、牛皮鼓等,其中铜鼓是囊为古老、神秘的一种。100多年来,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持久的兴趣。
铜鼓属青铜器范畴,博大精深,其物质文化基础是古代青铜文化,有人称为“国之重器”,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地区一种十分特殊的民族历史文物。铜鼓融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集冶金、铸造、美术、音乐、舞蹈为一体,形成了别具魅力的铜鼓文化,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许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典型体现,是科技和智慧的高度结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4年8月,文山召开文山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韩国、日本、泰国、越南7国和我国北京、广东、广西、贵州、台湾及我省等10多个省市的海内外专家70多人赴会。这些专门研究世界铜鼓文化的一流专家,第一次走进文山、见到如此众多的铜鼓时,惊叹不已,用“不得了”“惊讶”和“震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术界普遍认为云南只有6种类型的铜鼓,而文山州却拥有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北流型等全国界定的8大类型;云南迄今发现的最大铜鼓,即1949年在文山发现的一面鼓面直径68.5厘米的广南鼓,现存云南省博物馆,系该馆最为精美的一面铜鼓,堪称镇馆之宝;铜鼓在20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已在众多民族和广大地区消亡,这里至今还有壮族、彝族等民族使用、传承,被学术界认为是铜鼓文化研究的“活化石”……在古代,铜鼓是祖先的化身,铜鼓通炅,天人合一,是人与神之间的信使,是古代先民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是当地先民顶礼膜拜的神器,是一部多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无字的百科全书,不仅记载着先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叙述着先人的爱恨情感,成为凝聚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神圣的精神寄托。
山川钟灵毓秀,必然人物辈出。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中,文山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壮族的长诗《幽骚》、彝族的古歌《木腊米腊》;壮族的铜鼓、壮锦和苗族的蜡染、芦笙及敲响铜鼓、踩山舞云、坡芽歌书……是各族民间文学和工艺的精华。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花脸节”、瑶族的“盘王节”……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传说一种向往,体现着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清代抗法英雄项崇周、李应珍;文学家方友石;辛亥革命时期云南代理督军、省长刘祖武,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黎天才;近代中国新诗民族化、群众化的杰出代表,原全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狂飚诗人柯仲平;都是在这块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哺育出的人中英杰。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西南置郡设州,文山州就成为祖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后的数千年朝代更迭,风雨变幻,文山人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息息相关,须臾不离。汉、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兄弟,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用勤劳和智慧不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创造着文山的历史,又一代代地不断哺育出新的民族英杰。宋皇祐年间,侬智高反叛朝廷,几至震惊全国;清康熙初年,十八土司造反,涉及三迤全滇;清光绪时,抗法捍边,威慑敌胆;继而于宣统三年,革命志士于月明三五之时,兴开城响应之师,结束了封建统治;民国时期,经过七村九弄“闹红”、八寨暴动,以至滇桂黔边纵四支队的叱咤风云,摧毁了蒋家王朝。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在中华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沐浴着党的 55 56969 55 31428 0 0 6965 0 0:00:08 0:00:04 0:00:04 6965泽,文山州各族人民走过了星星之火的艰辛与曲折,走过了燎原烽火的热烈与豪迈。
“文笔”耸立铸华章
来到文山,不可不去攀登在当地名气极大的文笔塔。
原因有二,一、文笔塔是当地名胜,好不容易来一趟文山,岂有失之交臂之理;二,既然号称文人,自然想去文化含量很高的文笔塔沾沾喜气,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福分,日后写出锦绣文章。
与东道主一拍即合,于是成行。
文笔塔,位于文山城东部东文山的东山公园内。东山公园是文山近年来开发建设的以文笔塔为中心的旅游景区,与西面的西华公园遥遥相望。它的周围还有罗汉山森林公园、头塘坝公园以及山脚下的盘龙公园等景点。文笔塔登山道全长457 米,大理石阶宽18米,有999级台阶,共分三段,呈“之”字形。
车抵塔脚,我们节省了不少力气和时间。
先听东道主介绍。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塔的种类非常多,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
文山文笔塔,原称大雁塔,原塔在抗日期间倒塌并拆毁。现塔为1997年在原大雁塔遗址重建,称文笔塔。
文笔塔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3)年间,叫拱翼学宫,曾有“雁塔秋风”之说,是文山旧时的一道独特景观,为文山旧八景之一。嘉庆二十三年(1818),移魁星阁文峰塔于此。
文笔塔这一名称的来历:文山城东几座山峰,峰峰相并,高矮大体一致,列队成行,像“文”字中一横;而东山一条山脉,由上而下,由右而左,缓缓徐行,像“文”字中一撇,而另一条山脉,又由左向右缓缓而下,恰似“文”字一捺,诸峰正中立于峰顶大雁塔,则是“文”字那一点 。东山塔影曾为文山一大景观。建塔的初衷,有人说是为了镇妖降魔,平息水患;因为据史志记载,清朝以来,文山水患频发,建塔是为了平水灾,保平安。
文笔塔原塔高七层,计五丈八尺,为19.33米,镶嵌有楹联“双桂争奇,铁画银钩探月窟;一江横影,层峦叠嶂蹑天根”,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文山的地理地貌。原塔历经风雨剥蚀,塔身渐次垮塌。抗战后期(1944年),日寇进逼滇东南,国民政府第九集团军在东山修筑防御工事,将残塔全部拆除。
文山建州后,州县历任党政领导多有复塔重建之意。1983年《文山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拟定扩为“东山公园”。1997年重建新塔工程全面启动,历时一年,于1998年3月底修建而成。
新塔别有创新,其建筑具有古之遗风,又采用现代工艺和材料,庄重、宏伟、精巧;最有特色的是从山底到山顶共修建了999级台阶,道教认为,九为阳数,两个九为重阳,三个九即是三阳,暗含传统的“三阳开泰”吉祥之意,而“泰”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卜为好运。
登上这999级台阶,象征着祝福人们吉祥安康的生活,昭示着文山人民蓬勃发展的事业,这也给新建的文笔塔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新建的文笔塔高49米,塔为八角形,七层八翘,层层重阁,古朴典雅,塔身整体为红色,显得雄伟壮观、庄严挺拔,金碧辉煌。
塔身内外题诗藏画,雕梁画栋,流金溢彩,妙趣横生。
而塔的翘角处,挂满了一串串的铃铛,每当有风吹过,便会发出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
沿着塔身看一圈,南面有金慈昆的“文势壮山河极目远天葱与莽,笔锋挥古今翘楚方史汉及清。”
北面有杨兴跃的“获两山灵光天造文笔濯玉砚,得一河紫气地设西华洗翠薇。”
西南面有戴光禄的“文笔通古今史辉人杰,山河映日月物华地灵”。
几幅对联,道出了文山的精、气、灵,写出了文笔塔的气势。
现在文笔塔已经成为文山城区最重要的一个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成为城区居民爬山游玩和晨练的一个好去处。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修建有照明灯光,每到夜晚,灯光闪烁,彩灯齐放。从远处望去,东山山顶上的文笔塔恍惚成为空中阁楼,海市蜃楼,疑是人间仙境,如梦如幻,美丽无比。 登上第二个台阶,文笔塔越来越近,雕梁画栋的塔身也越加秀丽清晰。在这里凭栏远眺,远山巍峨起伏,天空蔚蓝如洗,白云悠悠,而山下的文山城景似乎变得更小了。当然也显得更开阔和壮观了。台阶正中墙壁上的大型浮雕《奔向未来》,上面雕刻有文山少数民族劳作、生活和歌舞娱乐的场景,是一幅反映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壁画,浮雕制作工艺精细,规模宏大,造型美观,是对文山各族人民悠久历史的展现和阐述,也是对文山人民开拓进取,建设家乡,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写照。再往上走,有一座碑坊,上面有文山县委领导作的序:《重建文山文笔塔记》,是对重建文笔塔的一个介绍,还有文笔塔恢复重建拨款捐资单位及个人名单。
登上了文笔塔峰顶,此时此刻是不是有一种胜利和喜悦的感觉。站在峰顶,站在文笔塔脚下,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可谓攀登文笔塔,一览众山小。从这里眺望和俯视,整个文山城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尽收眼底,参差毗邻的建筑物,绕城而过的盘龙河、更显得真实和醒目,不由感到文笔塔横空出世、雄奇无比。
进入塔内,每层塔内的墙壁上、顶上,主要是诗词、书法和绘画作品,雕刻有花草、树木、鸟兽、人文等各种图像,雕龙刻凤,令人目迷五色,熠熠生辉。从第二层起至第七层,我们可以到塔外的走廊上观赏整个文山城方圆数十里的雄伟风景。我们脚下这座美丽的城市就是州府所在地——文山,它是一座在滇东南地区兴起的新城,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参差错落,风格各异的房屋,规划有序的街道,轰鸣行驶的车辆和行走的行人,正在开发建设的开发区;城区周围群山连绵起伏,对面翠绿如屏的西山护卫着文山城,里面镶嵌着被人们称誉为“文山大观”的西华公园;由北向南的盘龙河蜿蜒盘旋,穿城而过,浸润着这片多情的土地;城效外成片成畦的丘陵田地,四季庄稼和植物茂盛,养育文山人民,而更远处田园里的座座村庄,则是当地村民安居乐业的家园。
一时间,我们陷入无语状态。伙伴们纷纷掏出相机,连连按动快门,留下美好、快乐的瞬间。
我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古风》一首————
登文笔塔
直指青天抒情怀,
锦绣华章任铺采。
攀登文山临绝顶,
遨游学海潜深台。
顿时赢得一片掌声,不管怎样,“诗言志,歌咏言”,我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这就够了。
西华胜景一大观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东道主安排我们去游览西华公园。
西华公园(又名三元洞),位于文山市西面3公里的西华山上。
《开华府志·卷三·山川》这样描述西华山:“城西南5里,横列36峰,飞崖峭壁,巑岏秀削,宛然出水芙蕖,叠萼连葩,又如参差剑戟,获卫君治。诸山名胜当以此为第一。”
如此秀美醉人的景观,难怪在文山古代的“十六胜景”中,名列第一,称之为“华山叠翠”,其它十五景是:雁塔秋风、海岛渔家、飞凤昂霄、莲滩古渡、盘水回波、二桥烟柳、闸门仙砌、浴龙潮信、桂村新荫、虎沟春雨、四阁晴云、长虹跨壑、跃鲤涛声、珠塘贯月、彩洞铺霞。
据说,西华公园这一游览胜地,是清朝同治初年由一位姓潘的和尚发起,由许多能工巧匠自动参加开辟的。到了光绪年间,又开始建造亭台楼阁,以后经过多次加工,增设了石级、凉亭,添置了奇花异树,称为“三元洞”,这是象征科举时代的“连中三元”。
此处于1931年被辟为公园,后经过扩建,增建了险峰、翠峰、伴月等亭阁,并建有"九龙"大型石雕。
整个西华公园,一眼望去,那层层刀削斧凿的危崖巨石,气势雄伟,悬崖绝壁之上,点缀着16处亭台楼阁,大部分建筑在300米高的绝壁上,既惊险雄奇,又富有层次。
从山脚下仰望半山,只见绿树丛中红亭碧瓦,楼台层叠。
我们沿着林荫间的石磴曲折而上,经过步云楼、五升亭、伴月亭、险峰亭、翠峰亭、聚群堂……一步一景,赏心悦目。
继续往前走,山势巍峨峻秀,宕壁陡垂险要,岩洞宽敞如厅、幽然相通。山林碧绿苍翠,山花如霞,楼间雕梁画栋,匾额高悬,顾盼生辉。亭台玲珑别致,雅静宜人。乳石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石阶层层叠叠,尤如天梯。池水清澈明亮,静影沉壁。石雕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一路上,稍息宫、静雅轩、曲桥池,七叠岩萦列上下,大型石雕“九龙汇”兀立其中。木兰芬芳,柳影婆婆,紫薇争艳,秋桂成林,多姿多色,各具风情。
整个西华山,最为壮观的景色当数“三元洞”。
就在这秀石连云的西华山主峰之腹,有3个山洞,高敞宽阔,状若3只巨眼,因而称"三眼洞"。几百年前,就有人在此依洞建寺。“西山如朝矗云霄,古刹清幽趣颇饶。”乾隆年间,这里就已是人们经常登临游览的处所了。其后,逐渐增修亭台,悬联挂匾,立碑刻石,并改名为“三元洞”。光绪年间,西蜀鲍超曾撰文刻石说:“文西山高而秀蔚,然而观者其推三元洞乎!四壁天然无斧凿痕,脱尘俗气,真仙境也。蜀之剑阁、峨眉,其雄秀仿佛似之。”
三元洞内,宽敞如厅,足可容数百人。大洞中还套有小洞,自然相通,洞厅中央,供有神像,每日都有香客进洞拜佛。
洞内摩崖题刻甚多,原有的匾联亦不少。郡人李昌智的题联云:“高阁出林端,久坐渐知诸品静;晚霞明岛外,凭临但见众山低。”颇能写出此间意趣。楚图南生前听到家乡修复三元洞,欣然为“西华公园”题名,并有联云:“文章明道义,山水有清音。”
关于“三元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西华山四周住着很多种三七的七农。每当收三七的时候,七农们都怕土司突然闯入把三七抢光,便把三七藏在西华山的山洞里。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洞叫做“三七洞”。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一天,始办私学的龙上登见3个要赶乡试的秀才在西华山脚读书,便对他们说,读书要到清静无人的地方才能专心致志,并指着西华山峭壁上的“三七洞”说,如果到洞中苦读,定能中元。3个秀才觉得龙上登言之有理,便带着粮食到洞中苦读了3个月。结果,这3个秀才都中了举人。以后,龙上登便把“三七洞”改为“三元洞”。直到现在,每当学校考试之前,到西华山温习功课的学生成百上千,因为那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站在西华洞前,极目四望,文山坝子尽收眼底,那一幢幢崭新的高楼矗立的城区,那一片片葱绿的田野,那回环曲折的盘龙江,缓缓南去,那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都历历在目。
西华公园,有山、有水、有洞、有林,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也是赏花的好去处。由于这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1.3度~18.1度之间,四季如春,再加上水足土沃,公园就如花的海洋。才进公园大门,仿佛那位姑娘在空气中撒了一把桂花,香味扑鼻,令人痴醉神迷。这里,不仅透绿的山林四季常青,一年365天,无论你什么时候跨进公园的大门,迎接你的都是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花仙子”。这里,可以说“春花美如霞,仲夏蓉多媚,金秋桂飘香,冬兰更娇妍”。
在西华山脚的一片草坪前,耸立着楚图南的半身铜像。铜像不知出自哪位大师的手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我们真想开口和先生谈话,看那亲切慈祥的笑容,似乎是十分乐意的。
1945年3月,楚图南在《文艺的民主问题》一书上发表了《记杨保堃》一文。这篇文章生动地叙述了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故乡文山一个沉重而悲壮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杨保堃是“一个纯洁的羔羊,默默地以生命和名誉,以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命运献给一种浓黑的地方风气的改革,而残酷地失败的无声殉难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故乡有一段深情而生动的描绘文字,虽然这段精妙文字的旨义有所衬托,即“一想到杨保堃这个故事,便如同触电一样,突然消失了眼前的美丽和意境。”但这段精妙文字亦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真实地表现作者对故乡文山的思念和赞美。这段精妙的文字如下:“对于故乡的爱恋,尤其是那四周的重叠峻伟的山峰,和围绕着县城,两岸长满葱绿的小鸡树的盘龙河,和街子天朴实壮健的夷族男妇,这些都时时萦绕在我的梦境里,如乳牛之对于肥美的清泉和草地。我的故乡,也正是自己的清泉和草地啊!”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虽然离开了几十年,但在楚图南的心中,仍然是那样的鲜旺和生动。几十年前,由于故乡的落后和封闭,对于新生事物不仅不能相容,而且残酷地虐杀,因此下决心离开故乡,“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但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不可能忘怀的。地方守旧势力的愚昧与丑恶并不能掩盖地方山川的美丽和民风的纯朴。我们可以从这段回忆文字中,感受到作者那颗为故乡而跳动而炽热的心。
虽然楚图南少年离乡后,终其一生,都没有回过故乡一次,但对故乡的怀念和希望却一直都没有中断,就是《记杨保堃》这篇文章,也有为鼓励故乡青年改革进步而写的成分。作者写道:“现在开化故乡的一部分青年们,在酝酿着出刊物,并向我来索稿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很知道。为增加一点必须的经验和勇敢,并防备着不再自己套上因袭的传统和愚妄谬见的络头,来阻碍新的希望和前途,我想让他们知道了杨保堃之类的这些故事。于地方,于地方的新生一代的读书青年,于想使地方有着多少的改革和进步的人,都不是不有益处的。”
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希望还表现在他的诗中。一九八五年,楚图南写下了《乡心两首》,集中地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一
滇山云影映湖光,万里乡心入梦长。
遥忆南天春不老,繁花满野四时香。
二
千峰万壑远连天,峡谷林深啼杜鹃。
回荡鸟语声声唤,皓首征人犹未还。
这两首诗意境鲜明,形象生动,含义深刻,结构谨严。作者身在京都,滇山云影,固其遥远也,而万里外的乡心对故乡的怀念却在梦中萦绕不去。不因故乡遥远而暗淡,而因故乡遥远而鲜浓也,以此衬托作者乡心之重之长。在作者的思念中的故乡是春天永驻,繁花满野,四时吐香。这既写了自然景物,也写了社会进步。家乡除了美丽的景物而外,其社会的进步变化也如不老的春天,充满了活力的。这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思念、赞美、希望和祝福之情。
“千山万壑”,是写故乡的山河特点。千山万壑必有峡谷深林。在此峡谷深林的山河里,百鸟争鸣,而唯闻杜鹃之啼,唯闻杜鹃啼鸣而倍思故乡。此地用杜鹃啼血令人思归的典故,表明自己思乡之切。“不信啊!去那绿杨柳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西厢记》)。杜鹃啼声,回荡山谷,唤自己归去,而自己是皓首征人,迄今未还。这里不禁使人联想到北宋著名作家范仲淹的词《渔家傲》。《渔家傲》有句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勤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楚图南离乡多年,为国事为革命而奔忙,无暇还乡,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愧无一愿偿,怆然已白头”(《八十四岁初度口占》)。作者深感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对不起家乡人民,而家乡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声声唤归,更加深了作者对家乡人民的思念。“皓首征人犹未还”,含义一波三折,为什么?不是皓首征人不愿归来,是为工作故而无暇。这里面含有歉意,含有渴望,也含有报国报乡难两全的意蕴和情思,寄意深远,感人肺腑。
作者身在京都,对故乡念念不忘,这并非虚言。时有乡人进京,到其家中探视,则亲切接见,垂询家乡变化,无不细微。乡人要求题字作联,无不慨然允诺,写成寄归,以表拳拳赤子之心。如云南文山三元洞楹联:“文章明道义,山水有清音。”横批则为“敬恭桑梓。”
楚图南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还不仅上述诗文,还有诗如《客昆旺一同》云:“谁知客是故乡人,长幼相逢耳目新。翠树繁花皆含笑,山山水水倍相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景色和人民的热爱。又如《云南大学六十周年书赠云大同学》云:“漫云月星故乡圆,鸟语花香丽日天。山国峥嵘好儿女,长征应勉作先鞭。”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人民的美好期待和祝愿之情。《为滇池创刊一百期题词》云:“南天春不老,繁花四时香。文章千古事,新秀振乡邦。”亦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赞美和希望。
楚图南逝世后,嘱家人将其骨灰三分之一葬在故乡文山,表示生不能回归故乡,死了也要回归故乡的意愿。故乡的人民也理解楚图南生前的殷切愿望,在文山山峰挺拔,景色奇丽的西华公园内的土地上安息了他的英灵。墓地中央竖立着楚图南的半身铜像,庄严肃穆,后峰耸峙,前河长流,一派壮丽生动的景色。楚图南与故乡人民同在,楚图南与故乡山水相连。
我们在文山只停留了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这也是一笔资源和财富,值得珍惜。
2017年10月12日凌晨4点
主要参考资料:
1.张维:《楚图南传》(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晓雪:《风情·文艺·人物》
3.凝溪:《文山揽胜》
4.朱法飞:《文山“老少边穷山战”》
5.文山新闻网:《文山岩画流光溢彩》
6.石之俊:《故乡,在楚图南心中》
李国庆系赴西双版纳勐腊插队的上海知青
推荐阅读:
李国庆在【知青情缘】 发表的文章.
【知青回忆】偷听“敌台”(李国庆)
【知青回忆】牛棚”记事(李国庆)
我成了红军作家的“关门弟子”(李国庆)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