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资,就寄上5元钱给母亲【外二篇】(卢忠雁)
我是住在上海的74届毕业生,75年3月,从上海到江苏大丰县的海丰农场工作。当时,我的工资是18元,但扣除了水、电费后,只有17元7角了。虽然,钱不多,但我想,母亲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费了“千辛万苦”,因为我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发热度。记得有一次40度高烧,母亲只得请假,将我送到医院去,后我住院治疗,她是丝绸厂的挡车工,是上早、中、夜班的大三班,所以,一下班,来不及休息,就往医院里赶,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没有很好地休息,血压也高了。这样的情景我难以忘记。
所以,当我拿到第一次工资的时候,我就想给母亲大人买一件衣服之类的东西。但是,在我们农场里,我到小镇上的商店里,看来看去,都没有合适的衣服可买;又去看看鞋子,也没有款式像样的,犹豫良久,还是下不了决心买什么东西。罢了、罢了,还是不买吧。但几天下来哦,总感觉不是个事,总的买一点东西给母亲,表表自己的心意吧,如何是好?不知所措。后来,在农场的战友提醒下,何不几点钱给母亲呢?于是,在一个休息日的一天,我赶到——四岔河小镇,离我住的农场要7里地路,45分钟的路程,去邮局,寄上了5元钱,给母亲。虽然,寄上5元钱,不多,这是我的一份心意。这是我领到的第一次工资,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1981年11月,作为一名下乡的知青,我终于返回了上海。1975年3月,我从上海武定中学高中毕业,打起背包走向“广阔天地”——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迎接我的是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大田工作。
1977年底恢复高考,我当时在农场,真的感觉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候了。为参加了高考,我努力复习功课。但是,最后没有愿被录取。那时,参军、上调是农场知青最渴望的事。但名额太少,何时能够回到上海呢?
只有走“接班顶替”这条路了。后来,所谓接班顶替,,就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原工作单位上班。这是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相关的规定。这种制度,在当时解决了大批知青返城就业问题。那是,我的母亲在上海第六丝绸厂工作,是挡车工。但她离退休年龄还有几年的时间,不符合病退政策。为了让我尽早返城。母亲不得不通过请病假的方式来达成心愿。母亲有高血压,她就一个月又一个月到厂部医护室看病,开病假单。就这样,一年以后,才作为病退,为我办理了顶替手续。1981年11月,丝绸厂当了一名机修工。
1987年10月19日晚上,我们都到小姨子家吃饭,其实是为了我的连襟过生日。当时,我妻子怀孕了,离开预产期,还有10多天的时间。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妻子,总感觉要大便的似的,一会儿想去大便,一会儿又想去大便,然而,都没有解手的结果。
妻子晚饭吃不下去,一会儿走开,一会儿又坐上桌子,心神不定。我说,还是到妇产科医院吧。丈母娘说,不用。离生孩子还有10多天呢。还是 47 31965 47 15043 0 0 1780 0 0:00:17 0:00:08 0:00:09 3012 47 31965 47 15043 0 0 1575 0 0:00:20 0:00:09 0:00:11 2954心地吃饭吧。但随着妻子肚皮痛的加剧。我说,不行,还得去医院。于是,连襟马上到马路上去叫轿车。我扶着妻子,一步一步小心谨慎地向弄堂口走去。终于到了弄堂口,大约10分钟左右,轿车来了。
送到医院,在急诊室里,医生检查后说,看样子还没有这么快生孩子。可以回去,等有情况,再来。我们不放心,央求医生收下妻子,医生在我们的央求下,同意将妻子收下。妻子在医院里,我们才放心地回家。
幸好在医院里。因为妻子进去后,肚子疼痛加剧,一阵又一阵,助产的护士要求我妻子用力再用力,无济于事,孩子就是生不下来。
好不容易,熬到早上,疼痛没有减弱。当早上医生上班,有妇产科主任带队,来检查时,我妻子再也忍不住疼痛的状况了,马上拉住妇科主任的手,说;“医生,你救救我,救救我,我疼痛死了。”此妇科主任是个男的,他一看我妻子的肚皮,感觉情况不对,马上吩咐医生进行B超检查,经过了B超检查。呀,不对呀,小孩子的脚朝下面,位子不对啊,这怎么能够顺产呢。他对着医生大骂:“你们是怎么检查的啊,小孩头朝上脚朝下,位子不对,是要难产的,弄不好,要出人命的。快、快、快,马上进行剖腹产。”
终于,在1987年的10月20日9时52分,随着一声“哇”的啼哭声,儿子来到了人世。妻子由于身体差,胃口不好,又因为是早产儿。所以,儿子生出来只有5斤八两,又,身体不佳,在医院里住院10天。幸亏这天有妇产科主任带队检查,并马上采取了措施,不然,后果不可想象,得深深地感谢这位妇产科主任!
作者系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的上海知青
作者作品链接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