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回忆录】(四):川沙老乡(沈成林)
【知青岁月回忆录】
点击进入
(四):川沙老乡
作者:沈成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古诗表达了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乡的人情世态的心情。
正当我们上海市区知青来到边疆一年之时,兵团在上海郊区又招收了一批青年,充实到各个基层连队。七一年的五月,我们连队来了一批上海川沙县的青年三十多人。他们是七一年的五月二十日从上海出发,五月三十一日下午才到达连队,路上竟然走了十二天之久(其中在昆明休整了二天)。他们的到来,给我们九连补充了劳动力,大大增强了连队的战斗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上海近期发生了的各类的消息。使我们自七0年离别故乡后,在遥远的西南边疆能从上海老乡的口中得知一些上海的新闻(实际上已属旧闻了),颇感欣慰。
(2015年11月拍摄于三营九连)
分配到我们九连的这三十多个上海老乡,女生15人,男生22人。均来自川沙县龚路和蔡路公社的各个大队、生产队,他们全都是贫下中农的后代,有一部分还是尚未毕业的在校初中学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稍大一点的也只有二十多岁。年龄大的这部分男女青年,有的已经在当地从事了农业生产劳动或在大队、生产队从事着管理工作。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手抱蜜多萝,跌倒下去要抓起一把花生,一屁股坐下去要压死三棵草药”。川沙老乡就是听了兵团招兵干部的甜言蜜语,经不起美丽的诱惑,才积极报名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队伍中来的。况且生产建设兵团实行的是工资制,每月28元的薪金,在七十年代初期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对于农村青年来说,这可算是吃公粮了。我们连队的老排长段家荣受团部领导的派遣,还专程到上海去接兵。川沙知青他们到达勐腊时那天下午,解放牌卡车将分配到三营的所有人集中运送到了勐腊飞机场(实际上是一条宽畅笔直、约有2000米长的战备公路)那边的三营四连路口。连队指导员还亲自到那路口迎接并带领着他们坐着拖拉机来到我们九连。
当拖拉机冒着浓烟“突、突、突”地开进咱们连队的时候,连长带领着大家,敲锣打鼓,隆重欢迎,甚是热闹。我们上海市区的知青得知上海又来老乡了,更是恭候大驾,翘首以待。七0年我们上海卢湾区和徐汇区两批市区知青加起来总共也才只二十来人。可这次到来的川沙知青,可谓阵容强大,人数众多。而且都是些干农活的精兵强将。连队领导对他们寄以厚望,以希在今后的橡胶事业上能发挥生力军作用。
连队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宿舍。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他们提着行李兴高采烈地走向各自的宿舍。我们上海市区的知青们也分头帮他们整理床铺、吊挂蚊帐等宿舍内的一些事务。也许出于对农村生活的习惯,入住后,有部分女生端着上海带来的搪瓷脸盆和毛巾肥皂,在伙房不远处的鱼塘边开始漱洗路途中沾满的尘土和积灰。那个时候,连队里的这口鱼塘还养着很多鱼的。虽然鱼塘里水草丛生,但水质倒还很干净,清澈见底。因为鱼塘里的水是从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
男知青们有的开始在连队里溜达,熟悉环境。有的主动找我们上海市区知青攀谈,拉起了家常。抽烟的川沙老乡还不停地递过来上海的大前门香烟。离开上海一年多了,如今在千里之外的云南边疆,能抽到家乡的大前门香烟,深感激动。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红土地上,老乡见了老乡,咱们并没有两眼泪汪汪,而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觉。随着大前门香烟的烟雾,漂散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我们思念故乡的心,也飞向了黄浦江畔。
(上海川沙知青。1971年摄于九连门口)
发源于勐腊县境内勐伴镇象滚塘后山和大青树梁子之间的南腊河,由东北向南蜿蜒地流径于勐腊县的勐伴、瑶区、勐腊、尚勇、勐捧、关累等六个行政乡镇。于勐捧镇折向西在关累境内中、老、缅三国交界的南腊河口处汇入澜沧江,全长186公里。澜沧江下游是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一长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
沿着我们连队边上的那条战备公路往勐棒方向行走二公里,翻过一个小山岗,就到了南腊河畔。在南腊河与战备公路之间有一片洼地,是我们九连的苗圃地,约有二十多亩地,是专门用于培育橡胶苗的。七一年十一月的一天下午五点左右,劳作了一天的知青们开始陆续收工回家。这个时候,六班的川沙知青龚建发活蹦乱跳地从后面突然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在苗圃地的出口处,没有仔细观察公路两边有无过往车辆时,就直接横穿了公路。此时,正好有一辆解放牌军车,从勐捧方向往勐腊方向急驰而来。尽管驾驶员采取了紧急制动,但急速行驶的惯性,正面冲向了龚建发……。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消失在了南疆的土地上。可怜的龚建发,还未满十七岁,到边疆才半年,就这样惨死在车轮底下,长眠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
(九连苗圃地出入口。拍摄于2015年11月)
由于他的父母远在上海川沙农村且无文化,亦从未出过远门。兵团领导怕他们二老在路上万一有什么不测,更不好向上海知青办交待。考虑再三,故通知了他远在新疆的哥哥。他哥哥龚根发千里迢迢专程来到云南勐腊处理弟弟的后事。后事处理得很顺利,龚建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葬。鉴于那年月新疆的条件更为艰苦,相比之下,我们云南的条件要好的多。于是龚根发要求组织上将他们夫妇调来我们连队,继续知青的生涯,得到了批准。龚根发夫妇来到连队后,七六年底还喜得了贵子。七九年初云南知青大返城时,他们一家随着知青返城的洪流,也回到了故乡上海。
(如今的苗圃地。拍摄于2015年11月)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而我们勐腊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0°50′至101°06′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湿润区,热带北部边缘。日照时间长,太阳落山与上海相差约二个小时。南国傍晚的时间特别的长,晚霞也特别的漂亮和迷人。高入云霄的椰子树、槟榔树,一派东南亚的热带风光。
(拍摄于2007年4月。九连)
随着七一年五月和七月相继到来的上海郊区和重庆的二批知青后,连队里青年人多了,也热闹多了。朝夕相处的知青们除了一起荷锄下地,上山劳作,其余时间不是扎堆吹牛聊天,就是三五成群地漫步在南腊河畔,或游荡在战备公路上,百无聊赖。为了管理好青年们的工作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七一年的秋天,在连队指导员的组织发动下,连队成立了文艺小分队。文艺小分队由昆明、上海和重庆等地知青共二十多人组成。川沙老乡中有顾凤娣、顾惠琴、孙锦英、孙兰珍和石家祥等。文艺小分队利用业务时间,在文化活动室唱歌跳舞,演奏乐器,自编自导戏剧小品等。不定期地在连队里进行公演。每次演出,都博得全连官兵和老职工们的阵阵掌声和喝采。文艺小分队还经常到营部汇报演出,并得到营部的表彰和嘉奖。顾凤娣是我们连队文艺小分队的骨干,能歌善舞,长得眉清目秀,楚楚动人。每次到营部演出,都得到了营部首长的赞赏和表扬。文艺小分队于七四年兵团撤销建制后,就解散了。
(川沙知青顾凤娣。拍摄于1971年7月。背景为九连文化活动室)
据史料记载,到1972年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干部、战士、职工共计18.7万余人,总人口达29.6万人(包括原农场9万余人)。累计接收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昆明的知识青年共计11万人。其中上海市区2.76万人,上海郊区青年农民2万余人。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是当年家喻户晓的口号。为了大力发展橡胶事业,扩大种植面积。七一年至七四年间,每当旱季,团部都会下达百日大会战的命令和任务。各营各连,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和目标。我们三营最主要的任务,是上山砍笆烧荒,挖梯田、挖坑穴,种橡胶。西双版纳是没有荒山的。所谓烧荒,其实是将山上成片的热带雨林,砍伐后经暴晒时日,然后再点火烧山,清理残枝,露出土壤。然后就挖梯田、在梯田上挖穴(种橡胶的坑洞),最后再将橡胶苗从苗圃地移植到这个坑洞里。
川沙老乡的到来,无疑给连队的生产工作,带来强大的劳动力。在“百日大会战”中,他们中间的石家祥、黄新德、黄敬希、徐国良、秦晓由、秦忠德、张洪国、张惠国、顾志良、陆协根、孙建民、顾建国、孙金根、徐竟良、顾忠良、秦晓弓、朱金彪、赵志江、周国才、秦金松和马静奇等男知青们,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冲天,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其成绩均名列前茅;顾凤娣、孙锦英、沈云娣、黄福宝、季红芳、顾玉玲、姜红瑞、孙月英、张义新、秦金华、孙兰珍、黄金凤、陈忆云和徐佩珠、龚桂珍等女知青们,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个个似女中豪杰,“不爱红装爱武装,一把锄头肩上扛。不怕烈日与酷暑,暴风骤雨照样上”。在一次“百日会战”的挖梯田比赛中,顾凤娣与顾志良一组搭档,夺得了全营第一名的桂冠,受到营部大会的表彰。
在这些川沙老乡中,石家祥、季红芳、陈忆云等先后担任了兵头将尾。徐竟良担任过连队的事务长。
(川沙老乡季红芳。摄于1971年。九连)
据史料记载:1973年7至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暴露出的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管理出现的诸多如现役军人捆绑吊打知青,奸污女知青的问题非常严重,受到许多中央负责同志的批评,并由中央派出调查组进行了查处。1973年下半年和197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采纳了总参谋部和农林部改变部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的建议。把一些兵团从大军区的建制中划出来,归省、自治区直接领导,并撤消了一些兵团的建制。1974年6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撤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同年9月6日,昆明军区正式发出撤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的命令。10月13日,云南省委发出成立省农垦总局的通知。10月28日,云南省农垦总局在思茅(现改为云南省普洱市)成立。10月29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工作全部结束。
兵团改为农场后,我们的身份,由原来的兵团战士一夜之间变成了农场职工了。但“换汤不换药”,工作照旧、生活照旧。不同的是,管理不象过去现役军人在的时候那样严格了。“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尾巴”开始在连队里漫延。开荒种地、喂养鸡鸭的也多了起来。上山伐木,搭建房舍、制作家具的也不在少数。
在连队尽头有一排云南墨江人集居的砖瓦房。房子边上有一条小路通往勐腊曼纳伞水文站和连队小学校。七四年兵团改制为农场后,这所小学校就撤并到三分场了。小学校撤走后,留下了很大的一片荒地。于是乎,川沙老乡们就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农村生活的精明才干。圈地、拔草、开荒、挖地。从山上砍了竹子,围栏种菜,开启了大搞副业的的农业模式。印象较深的,每当下午连队收工后,她们中间的季红芳、陈忆云、秦金华、孙锦英、沈云娣、龚桂珍和黄福宝等,扛着锄头,挑着水桶、粪桶,就去忙她们的自留地了,个个忙得个不亦乐乎。连队公路边的公共厕所里的有机肥,几度被她们抡掏一空。
(拍摄于2007年4月。重返知青连队)
从我们连队的二号橡胶林地再往山里深处走,就是原生态的热带雨林了。雨林里各种参天大树,数不胜数,遮天蔽日。那个时候,这些热带雨林还未被划为自然保护区,无人管理,私自上山随意砍伐,比比皆是。川沙老乡在连队老工人的影响下,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提着砍刀、扛着板斧,背上水壶,带上干粮,也加入到了伐木的行列中去了。他们中间的石家祥、徐国良、黄新德、黄敬希、秦忠德、顾志良、顾忠良、朱金彪、赵志江等,或结伴或各自,进入到深山里,挑选自己心仪的树杆,砍伐后就地锯割成木材,拖下山扛回家。这些木材,有的用于搭建厨房的立柱及框架,有的用于制作桌子、板凳、箱子和各式橱柜等家具。这些家具散发着原生态原木的芳香。
七六年左右,我在川沙老乡徐国良的的帮助下,也进到山里,砍伐了一棵树围约160公分左右的樟树。就地锯成板材后,拖下山来扛回了连队。后又用这些樟树板材,徐国良帮我做了一只樟木箱和二只方板凳。七九年知青大返城时,那只樟木箱和二只板凳,托运回了重庆。
(九连。现改为勐腊农场南腊生产队第九居民小组。2015年11月重返连队时拍摄)
西双版纳有着丰富多样的热带水果。我们连队边上的南腊河对岸就有很大一片傣族人的香蕉、甘蔗和菠萝等种植园。守园的傣族老啵桃(大爷)见有汉族知青到来,相当地友好客气,示意随便坐并端出成熟的香蕉叫我们随意品尝。近水楼台先得月。川沙老乡们经常趟过河去(旱季的南腊河,浅水处只到膝盖),大捆大捆地背回连队,慢慢享用。
虽然水果极其便宜,但总不能长期当饭吃当菜吃啊。肚子里缺少油水,吃再多都无济于事。兵团改制为农场后,连队也不养猪了。想吃肉肉,怎么办?到勐腊县城去买,不一定买得到;到部队小卖部去买罐头,也不一定能如愿;从家乡邮寄,更不方便,况且那时上海也是凭票供应的。
从我们连队往勐棒方向走上四公里后,再拐进一片丛林,在丛林里翻过几道山岗再经过几条山沟,就到了墨江盲流的寨子。这些盲流都是从他们墨江老家逃荒来到西双版纳的深山老林里安营扎寨的。约有七八户人家。他们开垦农田和坡地,种苞谷种旱稻,栽木薯栽红薯,喂养鸡鸭、饲养生猪和牛羊,过着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他们都是没有户口的。他们经常会背着干笋木耳菌菇和鸡蛋鸭蛋等山货及农副产品到勐腊县城兜售,用所得的钱再购买盐巴、煤油、电池和一些农具。他们到县城要经过我们连队,故我们也经常“先下手为强”。
记得七六年九月间的一天下午,川沙老乡黄新德和我,还有一个湖南老职工李一汉,我们仨人走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才走到那个墨江寨子,不是去查访,也不是去做客,干吗?去买猪,买活猪。经过讨价还价,花了五十元钱从一家墨江盲流家里买了一头90斤左右重的生猪。为了便于扛回连队,就在寨子里将猪儿放血宰杀了。然后将猪儿的四只脚捆绑在一根竹杆上,黄新德和李一汉两人负责扛猪,我负责提马灯打电筒,照亮回家的路。当我们仨人原路返回,回到连队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顾不上饥饿和劳累,立马在李一汉家厨房,烧开水、烫猪毛、剖腹开膛,去内脏、分割猪肉。李一汉老工人不愧为杀猪的高手,不到半个时辰,这头猪就大卸八块,可以上餐桌了。一般猪的出肉率是60%-65%,我们买的这头猪最后只得到55斤左右的猪肉。这些猪肉最后怎么分配,在这里我就不便细述了。但可以告诉的是,猪心猪肝猪肚等猪杂碎,我们在李一汉家整整吃了三天。
(2007年4月拍摄于勐腊望天树景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知青们的艰苦岁月,在七九年的初春,划上了句号。在这些川沙老乡中,徐竟良和马静奇先后于73年8月和74年8月读书离开了连队;孙金根73年11月当兵去了部队;陈忆云嫁给了军人,74年去了广西;有二人(名字,略)长眠在了云南边疆的红土地上。
他们中间,有10对(名字,略)在边疆喜结良缘,佳偶天成。占九连川沙老乡的54%。七九年知青大返城时,除了顾忠良留守在了九连和黄金凤嫁给昆明知青去了春城外,其余的30人均回到故乡川沙。回沪后,有5人(名字,略)因病相继去世。
(九连知青2016年8月相聚在上海浦东川沙)
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时间只能带走我们的青春和容颜,却带不走留在我们脑海里的美好记忆和那颗始终热爱生活的心。
2020年5月7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
沈成林。上海市五原中学69届初中毕业。1970年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三营九连当知青。
【摄影】边陲小城--云南勐腊(沈成林)
【知青摄影】孔雀的故乡--西双版纳(沈成林)
《不忘初心~顾世雄师生作品展》参观纪实(沈成林)
【知青岁月回忆录】(一):离别(沈成林)【知青岁月回忆录】(二):连队印象(沈成林)
【知青岁月回忆录】(三):连队里的小四川(沈成林)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