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新书 | “中大哲学文库”第一辑陆续出版
2018年起,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正式推出中大哲学文库,主要收录哲学系现任教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亦适量收录本系退休前辈的学术论著,目的是集中展示中大哲学学科的学术成果,打造一批学术精品,展现“中大气象”,以更好地向学界请益,共同推进哲学研究走向深入。承蒙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文库第一辑八本著作正陆续出版,在此奉上各书简介,以飨读者。
中大哲学文库第一辑
分册简介
1、倪梁康:《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倪梁康,江苏南京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胡塞尔研究》(Husserl-Studies)学刊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Orbis Phaenomenologicus)丛书编委,国内《中国学术》、《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西学东渐研究》等学刊编委。研究方向主要偏重于西方哲学,尤其是近现代哲学和其中的现象学传统,近年来开始关注中西方思想史上各个最主要的意识哲学(包括心智哲学、心学、唯识学、心理哲学、心性论等)。主要著作包括《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等。
内容简介:
意识是了解人性的基础,因为人类的一切心智活动都以意识的存在为前提;而且由于意识活动构造出了世界万物、天地人神,因此意识也是理解与人相关的各类事物的一个角度。明察意识的本质结构,看清其真正所是,最终会导致人性的自觉与自我负责,意识现象学充分彰显着一个时代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构与回答。该书并不着意于对思想史上各种类型意识哲学做比较研究,而主要是围绕胡塞尔现象学在意识哲学层面上进行的讨论,内容涵盖了由“意识现象学”引发的方法、背景和相关分析,以及意识现象学视角下的文化和艺术。
2、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陈少明,广东汕头人,哲学博士。1986年起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为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9—2014.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1—2019.12);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哲学)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第八届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曾为哈佛—燕京学社、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国的经典解释传统、人文科学方法论等。主要著作有:《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三联书店,2008)、《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15)及《仁义之间》(孔学堂书局,2017)等。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对《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的研究,探讨若干中国哲学范畴形成的内在逻辑,包括文本的思想结构以及这种思想结构在其后被解释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线索。文本研究的重点在对其思想内涵的解释上,重视追求维护原作的思路,但不拘泥于原文的顺序,而是致力于揭示可能的逻辑结构,对文本进行“逻辑的重建”,使其具有更高的可理解性,并获得同现代相关的哲学论题联系的机会。至于文本影响的历史,则注重考察它的思想被直接、间接引伸或发挥的历史,通过呈现这种影响的多样性,更有效地掌握原创性思想发挥作用的各种思想机制。该书对《齐物论》思想结构及解释史的细致分析,在许多流行的说法之外,展示了其在哲学或解释学上的新的意味。
3、陈立胜:《宋明理学中的“身体”与“诠释”之维》
作者简介:
陈立胜,山东莱阳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儒家修身学、宋明理学、宗教现象学等。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2012),《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教研究》(三联书店,2019年)等。
内容简介:
建构儒家思想的“主体性”是儒学遭遇现代性过程中自我更生的一个重要路径,但儒家的主体不是封闭于纯粹意识领域之中的存在,而是透过身体的“孔窍”而与他者、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应答的身心一如的存在,是世代生成的主体,是在时间(代际)与空间(人际)的无限绵延、扩展的主体。“天道”、“父母”、“圣贤”乃是生成、成就这个“身体主体”的三个源头。身体主体的这种“世代性”“历史性”向度在儒家圣经诠释传统之中则表现为“尊古”“尊经”“尊圣”与“尊道”“尊心”之间的一系列互动与紧张:尊古、尊经、尊圣使言说始终保守经典诠释的儒学性格,而尊道、尊心,作为张力的另一端则保证儒学经典诠释的生存性与创新性。
4、龚隽、陈继东:《作为“知识”的近代中国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
作者简介:
龚隽,1993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已经出版多种专著与论文,是海内外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陈继东,199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佛教学博士,现任日本青山学院教授,已经出版多部学术专著,是国际著名东亚近代佛教史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中国近代佛教学术史之形成,及其内在的复杂性议题,充分利用了传世以及各类首次发现的档案等材料,并从新的视域与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对于近代中国佛教知识史上的经史学关系、通史与概论、近代禅宗学术史的形成与发展、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对近代中国佛教知识成立的作用、近代佛教经典学研究以及近代东亚(主要是日本)佛学传统对中国近代佛教学术史之影响等议题,作了新的饶有深义的阐述。无论从材料、研究方法到许多重大学术观点的阐述,该书都可以说是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成果。
5、方向红:《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作者简介:
方向红,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亚现象学会(PEACe)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尤其侧重于现象学。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德里达早期的胡塞尔研究。全书通过一种互文式的解读策略,即在德里达和胡塞尔这两位思想者的文本视域之间来回穿梭,展现德里达运用解构策略的得与失的交错性。该书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从原文出发对《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次从“生成与解构”这一视角出发系统地把德里达早期三本关于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著作贯通一气,使德里达早期的理论旨趣和思想脉络的隐性逻辑得以彰显。
6、朱刚:《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作者简介:
朱刚,1972年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以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出版专著有《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商务印书馆,2012)、《多元与无端——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译著有《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14)、《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列维纳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本原问题的解构为视角重构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本原问题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德里达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正是从对本原问题的解构入手,其解构的基本策略是“延异”:一种自身区别-自身延迟的游戏运作。德里达对本原问题的解构并不是取消本原,不是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而是对不可在场化的、到来中的本原的肯定。该书提供了一个理解德里达解构哲学的新视角,同时也由此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索绪尔等人的哲学的关系,对理解德里达及上述诸人的哲学具有启发意义。
7、张任之(张伟):《心性与体知——从现象学到儒家》
作者简介:
张任之(张伟),1979年生,江苏南通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国际舍勒协会学术咨议委员会委员、国际Scheleriana丛书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执行编委等。出版著作有专著Prolegomena zu einer materialen Wertethik (Nordhausen: Traugott Bautz 2011)、《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台北:2013年;北京:2014年)、《情感的语法——舍勒思想引论》(北京:2019年)、Schelers Personalismus im Spiegel von Anderen (Würzburg: 2019),译著《舍勒的心灵》等,编著《海德格尔:翻译、解释与理解》、《心有其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经典研究文集》、《从现象学到形而上学——舍勒哲学思想经典研究文集》、Scheler und das asiatische Gedanken im Weltalter des Ausgleichs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跨文化的视域下的“心性现象学”研究。“心性”这个概念来自东方,主要出自儒学和佛学。就儒学而言,心性论发端于孟子,至宋明儒学而发扬光大,在近现代,随着西学思想的引入,心性论也在东西方思想的跨文化研究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胡塞尔意识理论(或心性思想)的探究。东方传统借“体知”这一概念与现象学家舍勒借“道德感受”(morales Fühlen)所展开的问题相当契合。本书第二、第二部分主要关心的是舍勒的现象学和儒家传统(尤其是孟子一系的心性传统对于“体知”与“情感”问题的讨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两个思想传统对于伦理问题的思考。这三个部分在总体上都事关广义上的“心性”问题,它们或与人的“自知”有关,或与人的“知人”“体物”有关,或与人的“成人”有关。根本上,它们都关乎心性之学这个“做人”的“大宗纲”。
8、廖钦彬:《近代日本哲学中的田边元哲学: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的视点》
作者简介:
廖钦彬,1975年生,台湾高雄人。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哲学・思想专攻)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編委、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跨文化哲学、宗教哲学、文化研究。曾先后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哲学系、美国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等从事访问研究。出版著作《宗教哲学的救济论:后期田边哲学的研究》(日本学研究丛书,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日文出版)。编著《近代日本的中国学》,日本学研究丛书,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合编)、《跨文化哲学中的当代儒学:与京都学派的对话》(“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5年,合编)等。
内容简介:
本书摆脱了中日学界研究田边元哲学文本的旧有做法,主要以日本哲学史、比较哲学、跨文化哲学等多重论述,勾勒田边元在广泛吸收与揉合东西方哲学时建构出来的“种的逻辑”及其发展、转向问题。该书不仅涵盖近代日本哲学家之间的哲学对话与碰撞、彼此影响与批判,还包含日本近代哲学家与欧陆哲学之间的交涉,以及日本哲学与中国之间的关联,透过思想史、哲学史、比较哲学、跨文化哲学等视野,来开启田边哲学潜藏的哲学对话之可能性及其当代性意义。
转自:中山大学哲学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