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功作品丨一条河流死在一个瓶子里

陈功 厦门诗人 2023-10-04

厦门诗人,第024期



诗人简介

     陈功

男,1969年出生于福建惠安,习诗多年,曾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过作品,入选过多种诗歌选本,部分作品被翻译为外文。




陈功作品



跳崖的树
 
不管风从哪里来
与麻雀一起修剪月亮的体毛
样子是很美,凶险也很美
生死近乎想象
天地之间本来就是一道虎跳峡
去大势,随小庸
又何必在意身后心存恶念的石头
活着就有爱惜鸟鸣的必要
虽然赞美很盲目
美好也很迷茫
千百年来,胆怯长了新芽
刀斧也长了新芽
唯有殉道者还在练习趔趄
改变脚趾的修辞


 


安然桥
 
没有流水,安然桥依然是桥
我想尽一切办法
把自己骗上去,并非为了站在桥上
说一些有高度的话,而是想看看
桥下灯控的秩序,看看哪个谁
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看看冬天怎样从高于安然桥的树梢
摘下叶片伤人.我不敢肯定
没水的桥不是桥,没叶的树不是树
时间枝头挂满责难
一灶柴火, 漳州便是路过
安然桥像一只漏底的水桶
收捡一些无用的灯光




我的秦时明月
 
一人一骑
草场只在想像中
那就喂它眼前的苍茫吧
请把露出来的马脚
收回,眼前版图太小
小到容不得别人插足
信不信马,缰绳说的不算
没有哪一盏灯能够拴住
四处飞溅的马蹄声
一城一池得失
不应该是陶俑考虑的事
我的秦朝,只在乎
深夜驰道
一个人的烽火





假寐
 
眼睛关门耳朵放假
生命是不是可以暂时停止
毫无疑问,我更欣赏
一条河流死在一个瓶子里
一个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下午
耐心等待
一壶烧不开的水


  


闽南话
 
被地瓜腔圈养起来的大海
靠地平线、台风、礁石、木麻黄
不要命地活着





人生在世
 
拦住一块碑石的去路,这想法
由来已久。作为响马的由头
此山、此树、此路
活着就有了奔头。不管碑石
去往何处,至少我得作个记号
免却日后相见分不出高下

 

 


接骨木
 
雕花眠床走出树木之前
春天一定睡过
印象中,无数鸟鸣前来投宿
那些没用的枝叶
安顿过多少春风
对于实用主义来说
斧头和凿子都没有错
只有墨斗主张
将理想绑定在一条直线上
时光的锯沫纷纷扬扬
我所拥有的虚空
像刨花一样单薄
雨水来临之前
太多远方来路不明
使一个人的身世再次节外生枝


  

平衡术
 
摸到鸟鸣比搞清湖水来得更有价值
我私下把长堤折成一把尺子
随便岸边三角梅爱怎样开就怎样开
四周的阴影并没改变山的崤冠
说过三国的石板凳
同样没能说服湖水拔地而起
我确认这样的夜晚
不可能有纵深供我假设
翔安大道一带,打更人保持着
暗绿色的使命感
七八分熟的月亮,明显有新的口感
我属于睡眠极差的人
中唯一一次胜出机会
证明我指挥过
一场始终笑容可掬的战争

  





 
                 

幻想:给灵感的残余以出路


——从陈功的组诗《人生在世》想到的


◎卢辉
 

我一直把陈功的诗歌场域当作是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现象级”现场,或者说是一座魔幻与现实象征性跨度的桥梁。记得桑塔雅纳在《诗歌的基础和使命》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给天才人物的灵感以出路,更确切一点说,是给其灵感的残余以出路;而灵感的残余又要经受时间和表达规律的考验。”为此,我并非想在此文中把陈功列入“天才诗人”的行列,我想说的是陈功是如何“给其灵感的残余以出路”?是如何让荒诞而又真实的“现象级”现场“经受时间和表达规律的考验”?以他的《假寐》为例:“眼睛关门耳朵放假/生命是不是可以暂时停止/毫无疑问,我更欣赏/一条河流死在一个瓶子里/一个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下午/耐心等待/一壶烧不开的水”。可以说,“假定”式的言说方式或推理、论证、演示过程对于任何一个艺术或科学门类都充满着“刺激素”和“推动力”,因为有了这个“假定”就可能促使思维的“连锁反应”。不过,要使思维的“连锁反应”产生对应的、有效的思维品质,这就考量着“假定”式的言说者所具有的经验储备、智力支持和想象空间。“假定”看似诗人给我们留下了“眼睛关门耳朵放假/生命是不是可以暂时停止”的迹象。然而,正是这个“迹象”的假定,由此派生出“一条河流死在一个瓶子里”的荒诞感。当读者渐渐悟出这是一个荒诞的“现象级”现场,诗人却笔锋一转,抛出了这是“一个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下午”。于是,意识与无意识、存在与虚无的“假寐”最终衍生出:“耐心等待/一壶烧不开的水”的恍惚与期许。

 

陈功写诗,善于把普通概念的假象分解为感性因素,并能重新将其组合成出人意料之物。他的这组《人生在世》诗歌,他把成长于其中的直接现象或间接现象通过他的热情奇想使之组合,无须任何体系。就是这种丰富的的情感、想象的自由,在诗人的心中制造出奇妙的酶,它溢于言表并获得某种表现形式与存在主义:“没有流水,安然桥依然是桥/我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骗上去,并非为了站在桥上/说一些有高度的话,而是想看看/桥下灯控的秩序,看看哪个谁/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安然桥》)由此可见,由于他有优越的驾驶经验的能力,不受这种秩序的限制,善于把人世间相互干扰、相互冲突、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现象,揿入自己的身上组合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的确,陈功很善于从幻想中、平衡中汲取自己的形象。他常常洞察世界合理外壳下的含混状态,从中捕捉转瞬即逝的形象和偶然的感受,并将其投影于现实的客体。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幻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一种令人惊奇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力图激起我们的某种幻觉或者对某种世界的痴恋。因为,在陈功看来,在这个幻想世界里,事件、形象、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都仍然像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世界里所见的一样,但同时它们与我们的整个感觉领域存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内在联系:“不管风从哪里来/与麻雀一起修剪月亮的体毛/样子是很美,凶险也很美/生死近乎想象/天地之间本来就是一道虎跳峡”(《跳崖的树》)是呀,“跳崖的树”在我们的心灵起了感应以后,它并不分散我们的性情,反而给我们纯粹幻想的内心生活。同时,它不以虚假的事实来蒙骗我们,它只要我们的心灵顺从幻想,激发我们的筋肉组织,舒放我们的语言本能,引领我们到达“去大势、随小庸”的境界。

 

应该说,幻想本质上是盲目的。然而,自行其事的想象却是绝对的。陈功的诗,其幻想的能量,无论何时都能产生思想。即使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幻影,他也能保证幻想的无限增量、多样与欢乐:“说过三国的石板凳/同样没能说服湖水拔地而起/我确认这样的夜晚/不可能有纵深供我假设/翔安大道一带,打更人保持着/暗绿色的使命感/七八分熟的月亮,明显有新的口感”(《平衡术》)的确,陈功的幻想常常带着“平衡术”,他明白地告诉人们:人有各自的无穷意志,但我们经验有限,不能把所有的意志坦率地、有力地予以实现。那么,有什么东西能给我们的才能以出路,陈功把“想象”专门用来“平衡”世间万物,特别是把那些新颖、清新的感觉和古旧、常见的事物;把不寻常的感情状态和不寻常的条理;把毫不懈怠的判断力、稳重的自持和狂热、深刻或炙热的感情协调起来,把缤纷的事物压缩为平衡效果,以恢复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安宁。

      


往期回顾


第014期      胡翠南作品

第015期      南   瓜作品

第016期      周钰淇作品

第017期      吴银兰作品

第018期      落   地作品

第019期      丽丽周作品

第020期      纪宏毅作品

第021期   上官灿亮作品

第022期      青    中作品

第023期      张建耀作品




执行主编:海约

编辑:海约  颜非  海中央

投稿邮箱:pzy5872@163.com


     


记得点赞点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