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8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致敬人物|周远征: 希望机构媒体,都能善待深度调查记者

蒋伟 朱阙 传媒江湖荟 2021-08-03

20年前,周远征放弃了高分考取的公务员职位,转战媒体成为一名记者正是他揭开了中石油贪腐窝案反腐的序幕,又挖出了赵薇和黄有龙背后纠缠的资本系利益集团。
在调查记者越来越少的今天,这些报道业已成为行业的标杆,以及中国调查报道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深度调查记者是需要媒体花大力气培养的,希望相应的媒体机构,能够善待深度调查记者。”这是在从事媒体行业近20年之后,又曾跨界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周远征的肺腑之言。
如何做好一名调查记者?日前,《传媒江湖荟》专访了已转型做自媒体的周远征。
在周远征看来做好调查记者的根本在于好奇心,满足好奇心就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初出茅庐 凭一篇头版头条直接转正
尽管已是多年,但如今回忆往事,周远征对入行初期的印象仍然深刻。
当记者的头两个月,初出茅庐的周远征未达到《重庆青年报》的业绩要求,只分别拿到了200元和400元的工资。
那是2001年的时候,他刚刚加入《重庆青年报》经济部,为此,他放弃了高分考取的政法公务员职位。
选择进入报社当财经记者,周远征表示,是因为大学期间对公司新闻和财经调查感兴趣。
只是周远征没想到,记者生涯的起步这么艰难。
连续绩效不及格后,周远征的一篇稿件登上了《重庆青年报》的头版头条,凭借这篇报道,周远征终于及格了,并且拿到了2000元的奖金和转正的批准——这一奖金甚至超过了当时公务员的待遇。
周远征自己觉得幸福来得太猛太快,他拿着奖金去找总编辑龚建平,希望取消奖金,让自己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但龚建平总编辑说,这份奖金是他应得的,其实他应该得到更多。
在那个报业兴盛的年代。周远征记得,当时不仅有他这种放弃公务员岗位从事记者的,还有从教师行业转行的,从镇长或企业总裁转岗到报社当记者的,这些从各行各业涌入的新生力量,都希望能够在报纸上发布一篇轰动全国的调查报道。
彼时,调查报道风气正热。《重庆青年报》亦特别重视调查新闻,在周末都会拿出一个整版来做深度报道。周远征回忆,那时报社还没有实现互联网办公,电脑稀缺,很多记者都是手写完成稿件,一篇深度报道要手写几十页稿纸,写完稿手都直哆嗦
在《重庆青年报》摸爬滚打了2年后,周远征加入中国经营报,从汽车产业开始,到区域经济领域,再到要闻突发,涉猎广泛的他,深度调查推进到财经的多个领域
历时三年余 揭开中石油贪腐窝案
2012年,周远征担任记者11年以后,他作为中国经营报深度调查记者,领衔启动了持续四年的中石油腐败窝案系列报道。
这一系列报道也成为周远征记者生涯的高光时刻。
报道是从3月份开始选题策划,大约半年后,中国经营报在中纪委尚未公布陶玉春被控制调查之时,在《智在公司》版块推出了第一组中石油贪腐窝案调查报道:《总经理陶玉春“被蒸发”中石油燃气板块剧变》和《陶玉春事件带来中石油天然气板块剧烈震荡》。
随后,周远征继续深入挖掘中石油贪腐窝案
2013年7月,有关部门对时任中石油副总经理李华林、总经理蒋洁敏收网之前一个月,发表了第二组中石油贪腐案调查报道——《中石油燃气板块剧变 昆仑利用“被蒸发”内情》。
2012年到2015年间,周远征操作的涉及中石油腐败窝案报道共有十余篇,其中包括中国经营报微信公号上的“处女稿”:《周滨是谁》仅仅这一篇重磅报道,就让中国经营报新开的微信公号涨了几万粉丝。
难能可贵的是,周远征的这些报道大多是在有关部门调查结果出来前发布的。
他自己谦虚的认为,这是长时间深挖该事件后的一种运气。中国经营报的一位领导对此认为,这是来自于周远征的“天道酬勤”。
其实,在外人看来,这并不仅仅是运气和巧合那么简单,而是积累沉淀后的直觉和预判。
2014年春节前,周远征预判周Y康前任秘书、时任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极有可能会在春节期间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他便自费到海南“度假”,在海南见证了冀文林的“出事”。
中石油贪腐窝案系列报道,涉及的官员职位之高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他们的背后还涉及一些敏感的黑恶势力。
历来,反腐和涉黑调查都是新闻行业内风险最高的工种,在那几年的采访中,周远征训练出了极强的反侦察能力。有一段时间他放弃了所有的社交工具,隔三差五更换手机卡,经常是随便买来一个百元手机卡就开始启用。
还有的时候,他会突然飞到某个地方,然后换乘不需要身份登记的交通工具继续前进。更有的时候会在某个车站、或者不同的机场甚至是离开祖国大陆的某个地方完成采访。
事实上,在中石油贪腐窝案的调查中,周远征并非没有犹豫过。
他出于人性的关怀,曾担心与案件有牵扯的某位女影星 怀孕待产,怕报道出来之后给其 带来较大的打击,于是便将报道延迟半年才刊发。
多年以后,回顾这组功成名就的报道时,周远征仍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他记得,中国经营报的一位老领导说过:调查记者也要有悲天悯人之心。
掷笔苍穹 挖掘风光无限的资本系
记者,尤其是调查记者,往往都会有一个苦恼,即如何在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报道完成后,继续找到未来自我价值的提升,这也是很多优秀记者无法迈过的坎儿。
在中石油腐败窝案报道告一段落后,周远征也一度彷徨,扳倒了中石油这么大的国企,这么高的官员,反腐调查报道再做下去还有意义吗?
在那一段时间,周远征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是否要继续在媒体行业做下去。后来,周远征总结认为,这种心态,其实是一些记者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对探索艰难的一种担心。
最终,徘徊中的周远征在资本系身上看到了前行的光。
2015年后半年起,他开始逐步探寻研究资本系的内幕。彼时,正是资本系风光无限的时候,它们却不知道,那个曾经深入调查中石油腐败窝案的记者,已经盯上了正在呼风唤雨的它们。
后来的两年,周远征先后前往香港、澳门、新加坡乃至英国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他发现资本系的秘密颇深,于是选择小切口进入,在黄有龙和赵薇夫妇身上取得突破。
2017年4月和12月,《贵人相助赵薇黄有龙港岛资本路线图》、《赵薇黄有龙与国际博彩业的隐秘交集》两篇调查报道先后推出。
不出意外,该报道后来被全球深度报道网评选为2017年的重要调查报道。
从报道的标题就能看出,资本系背后纠缠了各种势力,甚至与黑道也有联系,这类报道的难度甚至大于反腐报道。“要深入资本系,或许好几年都找不到一个关键人物和突破口。”周远征说。但他同时认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调查记者就是要在蛛丝马迹之中发现背后的秘密。
于是,他开始在财报中进行分析,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对资本系相关公司制作数据库,然后再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在几万组数据中筛选出十几个数据来进行分析,发现了漏洞。
“从造假而言,一般只查三年的财务数据很难发现问题,相关公司都有高手操作。但是,如果我们放大到十年二十年,其间如果又有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等更换,这会导致公司的一些习惯和操作手法变更,要想几十年做假没有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周远征说。
冲在一线 责任与使命、感动并存
从事反腐和资本系的调查遇到的危险可想而知。
这些年来,周远征虽然有惊无险,但回想起来诸多采访中的遇险故事仍令人不寒而栗。
周远征回忆,有一次他去西藏调查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的工厂设在无人区里,取水口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工厂所在地海拔4200米,他一直走山路爬到比取水口还高的地方探寻水源,一路上他发现有很多监控探头,自觉行踪可能会暴露,于是决定换一条路下山,并且从背包中将事先准备好的另一件外套换上,以迷惑对方的监视。
果然,周远征下山不久,就有几只藏獒沿着他之前上山的路扑向取水口。周远征赶快离开,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由当地藏民驾驶的汽车,没想到刚走出没多远,就被两辆车拦住,车上下来几个人要求查他的身份证。
“我是来看野牦牛的驴友,”周远征解释道,但对方告诉他,当地没有野牦牛,要求他马上拿出身份证来查验。
周远征一边和对方周旋,一边给当地部队的朋友发了信息。
正当对方要强行拉他下车,他一筹莫展的时,那位藏族司机突然拔出藏刀,生气的和对方争论,对方在这种气势下,居然同意放他们离开。
事后,周远征回忆,他也不知道藏族司机跟对方说了什么,也不明白对方到底怎么想的,放他离开。他当时以为,那里是无人区,如果真的被对方“做掉”,恐怕外界根本就无从知晓。
后来,周远征只能将这次脱险总结为,跟当地人真诚交朋友换来的福分
除了调查新闻之外,周远征有一段时间也参与了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还处于黄金救援72小时前,周远征就进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城里,一边报道一边参与救人。
“当时很多人问我有没有余震,我几乎没有感觉到,只是看到山上的石头往下滚,可是也想不了那么多了,活生生的生命就在面前,不上去救,于心何安?”周远征说。
图为2015年8月,周远征在天津滨海爆炸事故现场
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事件发生时,周远深入爆炸核心采访,他带着防毒面具向前,没想到走着走着,突然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他马上卧倒在一辆损毁的汽车旁才躲过一劫。
这次采访过后,周远征作为现场采访记者,竟在《新京报》头版主图上看到了自己——当时爆炸的火光下,依稀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一个小黑点。
在天津爆炸的采访现场,除了危险之外也有感动。有一件事情让周远征直到如今还记得非常清晰。由于当地有关部门惧怕媒体曝光而谢绝采访,周远征只能潜入医院,在一张病床上隔着帘子,对爆炸案中唯一的女烈士的丈夫进行采访,后来他被安排采访天津港消防员的家属,又偶遇了女烈士的母亲,这位老人向他讲述了失去女儿的悲伤。
此后,这位女烈士的母亲一直挂念周远征,经常提醒他注意安全。还不时的给周远征寄来她亲手纳的鞋垫。
直到现在,周远征还穿着这位老人送给他的鞋垫。
事调查记者二十年来,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反腐和资本系的调查报道,周远征见过了太多的恶性案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觉得“触目惊心”了。
尽管如此,在这些年的采访中,仍很多令人感动的事情他却都铭记在心。
周远征回忆,2009年自己33岁生日那天,他还在报道重庆武隆山体滑坡事件的现场。当天深夜突破封锁线后,他需要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滑坡现场。
半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小姑娘的舅舅就在滑坡地点附近,母女俩很担心,于是想连夜翻山路赶到现场。
遇到了当地人,周远征也不用再为迷路而担心。但未想到的是,两位女子脚程很快,即便周远征是在报社里数一数二的“铁脚板”,却也完全跟不上她们。
在翻过一座铁索桥后,他直接就累瘫倒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
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真的,而且往回走也不可能,往前走又走不动。”周远征说,这时小姑娘从树上摘了一片大树叶给他扇风,她的母亲则帮周远征背起背包,在休息了片刻后,周远征咬着牙在母女俩的帮助下走到了滑坡现场。好在上天庇佑好人,小姑娘的舅舅没有出事,其舅舅做饭招待了他,他一口气喝了好几碗稀饭,“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吃的稀饭”。
调查记者精神: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今,周远征已经离开记者岗位,不再从事单纯的调查记者工作,他希望通过转型进一步研究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运作。
几年来,他在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都做过高管,还在A股上市公司短期担任过董事长职务。在企业担任高管期间,他参与过拟上市公司的增资以及全面负责内控制度搭建,国内外子公司的信息化融合工作,也参与了负债高达10亿的公司破产案。
有时候想想也奇妙,并不太长的时间里,通过参与了不同领域的公司,几乎走过了企业全生命周期:创立、增资重组、破产。每个过程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但是每个过程都让我觉得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越是硬骨头越想去把它们一个攻克下来。
学习,周远征认为是调查记者精神的本源。
周远征以自己二十年的从业经验为例,他认为,深度调查记者需要有好奇心,否则很难持之以恒的去调查事件的本源,有些调查需要推进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调查记者要具备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专业才能够深入的解开隐秘在背后的真相。尤其是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积累,更让记者可以从这一领域中找到调查的突破口。
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周远征体会到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不易,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媒体人的情怀,如今他搭建了团队制作财经自媒体《征探财经》,希望把这个团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具有财经调研能力的机构。
对于调查记者的老本行,周远征觉得深度调查记者所承受的压力巨大,危险同样巨大。但从媒体方面来说,深度报道是一个媒体的利器,也是树立媒体品牌和公信力的核心。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深度调查记者对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普利策先生有句名言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这句话,很多人都在用,我觉得非常贴切。”周远征说。
(完)


推荐一群媒体人在记者节当天,上线的一款产品——传媒江湖酒。
图片是小编随手在办公室拍的,很真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品鉴。还有收藏意义。

版权信息

来源:传媒江湖荟

主编:蒋伟

参与采写:朱阙

编辑:郭小超

《传媒江湖荟》是一群媒体人发起的自媒体


在这里

我们只谈酒,只谈文


而我们关注的,就是你们关心的


招募撰文写手

主要写:传媒圈那点事

有意者

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