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

怪盗团团长裴培 互联网怪盗团
2024-08-22

大约一周之前,我去了一次杭州,跟电商行业的许多老朋友重聚,聊现在的市场,也聊过去的经验教训。让我感慨的是,在电商这条赛道上,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创业,不过创业的主要方向已经变成了出海——无论如何,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这样做还是很有勇气的。


很多创业的朋友都具备财经或投资背景,所以在聊天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到了过去多年的一些资本风口,尤其是那些早已破灭或濒临破灭的风口,例如新国货、线下新消费,以及一些垂类互联网平台。有朋友对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某些曾经的资本风口,一看就很愚蠢,散发着浓厚的不靠谱甚至诈骗气息。为什么仍然有投资人趋之若鹜,甚至一度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热点呢?他们到底是真信了,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难回答。作为曾经的二级市场股票分析师,我见过太多让全市场如痴如狂的概念,也见过数以百计的机构集体跳坑的壮观景象。我相信,在一级市场,这样的事情不会更少、只会更多。吃瓜群众往往认为,机构投资者都是清醒的,只是合伙做局割韭菜而已——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机构之间互相割的案例甚至多于割韭菜的案例,而且许多机构确实是带着“信仰”做投资的。为了回答朋友的问题,我陷入了沉思,讲述了记忆犹新的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2009年。当时我刚到券商研究所工作不久,初次接受A股市场这个“大染缸”的洗礼,颇有些不太适应。我们那一拨人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很资深、很愿意指导新人的领导,隔三差五就跟我们开会培训。记得某次培训上,他严肃地对我们说:“去上市公司调研时,无论是董秘叫你哥们,还是董事长叫你哥们,你都不要真的把他们当哥们。要记住,利益攸关的事情,就连亲爹亲妈说的话都不能信,更不能信董秘!”


看到我们一张张年轻而半信半疑的脸,领导又补充道:“你们刚出校园没几年,就能见到一些很资深、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很容易昏头,以为自己真的跟人家一个段位了。人家要想把你们灌晕,方法有的是!总而言之,凡事要多个心眼,别人说的话要默认为假,不要默认为真。”他又举了几个自己职业生涯的经典被骗经历,听得我们张口结舌,觉得应该拍成电影才对。我不知道其他同事有没有听进去,反正我是听进去了,直到现在还记得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2014年,那正是O2O(Offline-to-Online, 本地生活服务)的黄金时期。当时我早已换到了一家外资机构,该机构以研究互联网和科技行业著称。在北京金融街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我们举行了一次“O2O投资闭门峰会”,邀请了一批炙手可热的O2O项目创始人演讲。全场最知名的嘉宾是一位正在做上门美容项目的网红创业者,他的演讲水平极佳,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我还记得在演讲结束部分,他笑嘻嘻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团队成员特别擅长伺候女性消费者,可能上辈子我们都是太监吧!”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现场气氛,引发了一片欢声笑语。有一位投资人要赶飞机回香港,在走出会场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地对我说:“这家伙太有意思了,我真想留下来继续听啊!”现场听众当中有一位是我大学同学,她也是毕业之后一直在香港投资圈,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她问我对刚才的演讲怎么看,我说:“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你信一半就够了。”很可惜,当时我对O2O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了解,否则大可以对老同学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个案例发生在2018年下半年,我回到了中资机构,那时拼多多刚刚上市,几乎立即遭遇了做空,大家在热议它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在我加的一个500人的机构投资者大群里,认为拼多多是骗局的人占据了绝对多数。几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宣称,中国的商品根本不可能卖得那么便宜,拼多多的主力爆款商品要么是假货,要么就是纯粹赔本赚吆喝。几位稍微年轻的朋友则补充道,消费升级仍然是目前的大势所趋,正在向“全体中产”迈进的中国十亿消费者是不可能长期被拼多多所绑定的。


在那时的市场上,无论你是看券商报告还是看媒体文章,看好拼多多的几乎就没几个(看好B站和瑞幸咖啡的则要多少有多少)。但我观察到了一个违和的现象,即我身边产业界的朋友,无论从事的是电商产业、制造业还是消费品牌,都相当看好拼多多。有一位电商从业多年的朋友精确地对我描述了拼多多成长的路线图:“在目前的基础上,GMV再翻4倍左右,然后逐渐进军品牌。”我觉得,在产业界和投资界的观点发生矛盾时,应该毫不犹豫地相信产业界。事实证明前者果然是正确的。


拼多多这个案例,以及前面提到的O2O的案例,精确地命中了许多专业投资从业者的最大问题——“一天到晚坐在玻璃写字楼里,从来没有见识过真实社会的样子,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心怀叵测的企业家就根据他们的想象去编故事。”(这句话的知识产权归于我的第一个老板,他是在2008年说这句话的。)


其实,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这句话是鲁哀公对孔子说的,而鲁哀公最后的下场很不妙。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经常拿他作为昏君的标准进行批判,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君主,想不灭亡也难(很可惜,在封建时代,大部分君主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现代的专业投资人和古代的封建君主,看起来大相径庭、根本不属于一个时代,可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成长路径和生活环境的异曲同工之处:


  • 古代的君主生长于深宫之中,直到即位都基本不会接触外界。现代的专业投资人一般都是名校硕士毕业或海归,而且至少从中学开始就踩着优秀的步点向上走了。越是优秀的学生,与大千世界接触的机会就越少,直到24-25岁才第一次真正“混社会”。


  • 古代的君主哪怕在即位之后,也是生活在绮罗丛中,被贵族、官僚、宫女所环绕,除了少数英明君主之外,大部分完全不通下情。现代的专业投资人往往是毕业就直接进入金融机构,从象牙塔走进了甲级写字楼,一年四季享受着玻璃幕墙、中央空调、茶水间以及优厚的福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普通人接触的唯一机会,是早晚高峰坐地铁的时候。


  • 古代的君主锦衣玉食,听说外面闹着饥荒,会认真地发出“何不食肉糜”的疑问。现代的专业投资人一般从毕业时起就拿着同龄人当中顶尖的工资,年少多金,鲜衣怒马,不但不可能了解群租房里的生活,对于居住在五环外老破小里的普通人的生活恐怕也难于共情。


  • 古代的君主周围总是簇拥着谄媚之士,其中固然也有骨鲠忠臣,可是一般君主的情商很难把二者区分开来。现代的专业投资人身边总少不了各类中介机构的伺候,对公司估值有诉求的企业家也会满脸堆笑、任其予取予求。就像上面我的老领导提到过的:“人家想把你灌晕,方法有的是!”


  • 而且,与古代的君主相比,现代的专业投资人并不掌握暴力,只具备软性约束的能力。古代的明断明决之君,一旦发现自己被糊弄了,大可以雷霆震怒、杀伐决断,让别人一段时间内不敢再骗他;现代的专业投资人又能怎么样呢?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记忆力只有半年,比一条金鱼好不了多少。


还是回到我上面讲过的第一个案例:老领导之所以如此清醒,除了因为经验丰富之外,还得益于他的成长经历——19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初起,机构投资者的培养路径还没有“正规化”,最早的基金经理很多都是草莽出身。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你们都是名校出来的,我却是混江湖出来的。”当然,混江湖的人,野路子多,进去的不少;但若是能摒弃早年的野路子,走上合规经营的道路,他们的经验就无人可比了。就拿骗人这件事情来说,没混过江湖的名校精英甚至不知道人心如此险恶;而混江湖的人日常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你怎么骗得了他们?

然而,这里又涉及到了所有热门行业的一个天然矛盾:随着行业成长、蛋糕越做越大、待遇越来越好,行业用人必然呈现“精英化”趋势,甚至出现“以不接地气为荣”的文化。就拿国内金融业而言,十几年前,哪怕第一档次的券商,过的日子都是很“土”的,招人时也没那么变态地强调背景;只有位于香港的外资金融机构堪称真正的“精英范”。可是时至今日,稍有档次的券商、基金,在用人标准和组织文化上均已全面向外资靠拢,甚至有反超之势。这样的事情同样出现在互联网行业,早年在互联网大厂做到事业群负责人乃至管理层的人,如果穿越到今天,其简历未必过得了HR这一关。


问题在于,金融业是一门服务业,无论是作为卖方的券商或FA,还是作为买方的基金或PE/VC,本质上都是在赚实体经济从业者(尤其是企业家)的钱。金融业变得越来越高大上,但中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同样的趋势;专业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精英范”、不接地气,但他们研究或投资的企业家还是充满了江湖气。公允地说,现在中国的创业者(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比二十多年前的创业者的素质普遍是提高了的,法制环境也更趋完善。可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阶级跃升速度”,还是远远快于实体经济的企业,这一点应该无人质疑。


与此同时,“消费升级”愿景的破灭和“产业升级”链路,也加剧了专业投资人与大千世界的隔阂。换句话说:假如人人都具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条件,人人都能享受“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的人生,那中国就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了,机构投资者的文化就与社会主流文化合流了。遗憾的是,这一幕在几年内不会发生,再过一代人的时间都不一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做投资,无论做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做买方还是卖方,都不得不长期陷入“精神分裂”的状态(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冲突”)。


讽刺的是,最近两年资本市场不景气,金融业集体降薪裁员,主管部门也在强调克服“金融精英论”,反而稍稍拉回了专业投资人的精英化趋势,让大家得以切身体会到外面世界的普通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接到了地气、学到了东西,短期内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下降了,能做的业务很少了。熬过了这一关的人,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段低谷期形成的经验和认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只能拭目以待了。无论如何,总归有明天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互联网怪盗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