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佰》:英雄,久等了!

书影斑斓 书影斑斓 2022-03-18

  各位,我们来生再见!


——《八佰》

原创 |书影君

 448 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 2800 个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今天是8月15日,你知道历史上的今天发生过什么大事吗?


没错,1945年的今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那场发生在中华大地、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了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不受外敌统治的屈辱。


昨晚,我冒雨去影院看了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点映场。首先说重点:强烈推荐,赶快去看!


影片以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后,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第一营在团副谢晋元的带领下,800壮士(实际只有400多人)据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故事为背景。


这场战事中展现出的英雄气、民族魂就不多讲了,毕竟这么多年已经有无数文学作品都在宣传。


我只想聊一聊影片中三个非常触动我的点,它们分别是尊重历史、直面人性、国家当自强。



一、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烈士。


影片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导演甚至电影审查部门难能可贵的尊重历史。


第一个尊重历史,是正视侵华日军战斗力的强大。


看惯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奇葩国产“抗日神剧”后,当今年轻一代观众,已经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残酷与强大毫无概念了。


而苦苦拖延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付出了无数烈士的生命,难道仅仅是由一群愚蠢、弱智的日本军人发动的吗?


难怪会有网友总结,“看完国内拍的战争片,让人喜欢战争,看完国外拍的战争片,使人厌恶战争。”


我认为,对敌人过于丑化、矮化、弱化,其实就是对那些在抗战中万千付出鲜血生命战士的最大侮辱。


好在,还有《八佰》这样的国产战争片。


影片中对日本军人的塑造很真实。日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残酷冷血,甚至还有许多镜头,是以日本战斗机为第一视角,进行俯冲扫射的场面。


这样罕见的“敌人视角”,在以往的抗日剧中几乎看不到。


第二个尊重历史,是正视国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用。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主角是国军,而以国军为主角来展现抗日战争,这在国内几乎看不到,这也是这部影片推迟许久才上映的原因之一。


影片对这个问题没有回避(也回避不了),只是更多地从“同是中国人,同在保家园”这个角度来塑造。


而在仓库楼顶升起的青天白日旗,以及国军士兵为保护旗帜不倒而前赴后继的惨烈场面,更是令人感慨泪目。


国军士兵和青天白日旗,这样异常敏感的政治化符号,可以大大方方出现在国内公映影片之中,难能可贵。



二、直面阴暗人性,展现战乱中国的复杂面相。


只想回家的逃兵、只想保住自己赌场生意的商人买办、只想趁乱发财的帮派、只想活命的难民,以及以战斗时间长度为赌注的西方媒体记者、为了报酬向日本和西方同时出卖四行仓库情报的通敌者、在楼顶挥舞着日本国旗欢呼的投降派等等等等。


管虎导演没有回避这些在乱世之中不堪的人性,反而正视它、展现它。


也正因有此黑暗人性的衬托,那些冒死游泳过河送国旗的女学生、身绑炸药跳楼殉国的国军士兵、在租界街头呼喊募捐前线的爱国人士,才显得那么金光闪闪、光明伟岸。


冷血的残酷和人性的纠结,在一场枪毙日军俘虏的戏中特别明显。


国军让几个逃兵枪毙被俘的日军,一边是嘶吼怒骂的不降日军,一边却是颤抖胆小的中国逃兵,敌我形象反差塑造的如此巨大,在其他抗日战争片中也很少见。


另外,最后一个被枪毙的日本兵,有一张明显年轻且文弱的面孔,一看就是日本学生或者是手工业者(甚至是像小津安二郎那样的电影导演),在稀里糊涂中就被日本军国主义卷入了战争机器。


他不具有日本军人那种求死甚于求生的武士道精神,而是浑身颤抖、不断求饶。而举枪射击的国军逃兵,也只不过是一个种田的普通农民,倒霉地被国民党抓来打仗,而他却不想杀人只想回家。


当两个性格相同遭遇相同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相遇,一声枪响后,悲剧就此产生。



三、烈火之中,方显真金!


此外,影片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军阀割据、华洋混杂、一盘散沙。


从1931年日本出兵占领东北,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再到1945年8月15日战争结束、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面对日本弹丸小国的侵略,竟拖延长达14年才结束?


影片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四行仓库与英国租界隔着一条苏州河,窄窄的河道,隔开的却是两个世界。


河两岸一边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一边残垣断壁、死寂无声,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一边是打麻将的阔太太、看热闹的西方媒体记者、对抵抗战士冷嘲热讽的老百姓,一边是浴血抵抗强悍日军的国军战士、冒死铺电线、送国旗的民间义士。


这种强烈的对比,真实揭露了当时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影片中对淞沪会战国军溃败后日本侵略者大军压境时,官员民众普遍绝望的气氛,营造的很到位。


一帮补充国军兵力的杂牌部队,仓皇地穿梭在上海的断壁残垣中,大雨磅礴,万物肃杀。


租界内一些百姓内对抵抗枪声发出“都这个时候了抵抗还有什么用”的冷嘲热讽、楼顶上举着日本国旗呐喊欢迎的人群,更暗示了迎接侵略者已经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合理选择。


西方各国观察团乘坐的汽艇飘荡在战场的上空,如同上帝般俯视着上海这座人间炼狱;英租界内的各色人等,隔岸观火地看着这场注定失败的残酷战斗。


租界内的官员百姓,戏照唱、舞照跳、麻将照打,只有仓库内一个个中国士兵,在用鲜血和生命抵抗着日军的攻击。


关键时刻,谁真正在乎自己的国家,谁真正在保卫自己的国家,一目了然。


各色人等各怀心事,都试图在这动荡的战乱中获取各自的私人利益。


唯有国家领土完整,被排除在了那些投机者的选项之外。



四、只有强大的国,才有祥和的家!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算盘、军阀割据独立为王的算盘、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算盘、一盘散沙各怀鬼胎的分裂社会,构成了这场抗日战争之所以拖延14年的主要时代背景。


而中国共产党就在这样的历史夹缝中,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斗争智慧,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并带领这个战后凋零四壁的国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强大之路。


《八佰》这部影片延迟到2020年播放,尤其是在中国抗击疫情胜利、美国对中国实施全方位打压的历史背景下,反而更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弱小无助的百姓,只有生活在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祖国,才能不必遭受曾经的屈辱和磨难。


而一个国家,只有真正独立、自主、强大,才能面对国际环境的敌意与压制时,“任凭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影片散场,我骑行在雨夜之中,脑海中依旧回响着那场八十多年前的战斗枪声。


此刻空气甜润、雨丝微凉,沿路商场霓虹闪烁、家家祥和安宁。


英雄无言,大地无声!


我们没有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END-


【作者简介】

书影君,一个不懂法律的心理咨询师不是好影评人。

把电影读成诗,将文字变作光。


本文配图:豆瓣网

往期热文精选



把电影读成诗,将文字变作光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