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言》2018年第12期目录

群言杂志 2022-07-27



每月评论

从那场迎来科学春天的盛会说起    张永谊



专题论谈

打通优质教育资源“下乡”之路

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突破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    史克学

新时期如何健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机制    谭梅

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松


248所贫困地区中学通过直播,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高考升学率大幅上升……近期,这一火遍全网的新闻再度引发人们对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关注。本期论谈聚焦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更好“下乡”的话题,与您共同思考。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    钱念孙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保障之路    单大圣

话剧不惑    彭俐

影像中国40年    李晓灵 

舌尖上的40年    陈永伟



理论探讨

发展治理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最大贡献    赵红军


近五年来,有关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本文作者提出,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关键应在发展治理。那么什么是发展治理?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和贡献将如何体现?中国应在哪几方面重点发力?


观察与思考

教养,其实很珍贵    刘晓庄 


 节目主持人单膝跪地与轮椅上的耄耋老人交谈、男孩扶起路旁凌乱丢放的共享单车等举动引得人们纷纷点赞,而近日来的高铁“霸座”、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却又显得格外刺眼。本文作者由此展开议论,说透了“有教养”这件事,大家不妨一读。


学者视角 

构建服务型政府审计模式:从战略到行动    马艺月


回忆与怀念

谈家桢:从帕萨迪纳到贵州湄潭    张光武



 浩瀚夜空,繁星点点,其中就有颗“谈家桢星”。谈家桢先生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从在帕萨迪纳求学深受赞赏,到在贵州湄潭完成遗传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谈先生青年求学时期有过什么样的独特经历?他的人生抉择和事业追求为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此文,相信您会得到启示。


百年人生唯求真——缅怀王健同志    周昭坎


盟史寻踪

拜了陈子昂,内心不彷徨——张澜关于射洪的三首诗歌    胡平


四川省射洪县是初唐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自唐朝至今1300多年以来,数不胜数的名人到射洪县金华山拜谒过陈子昂,发思古之幽情,这其中就有张澜先生。他如何将与陈子昂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参悟体现在诗歌中?这三首诗作的具体背景和现实隐喻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人忆往

我到海南办药学    刘明生


在沈阳药科大学学习工作了20多年的他,为何会选择离开东北孤身南下,前往海南重新生活?是怎样的契机促使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在此后的工作生活中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位盟员的人生故事。


我看新时代

 两代六人的军装演绎    袁巍然

“固”守    潘英华


随感录

“时光博物馆”与难忘岁月的记忆    尹卫国 

文人相敬    李秋生

涵养骨子里的规则意识    刘良军



相关链接


《群言》2018年第11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0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9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8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7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6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5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4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3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2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