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拥抱不确定性

hotcan 热罐小角 2022-07-03

点击蓝字关注,一起探讨更好玩的IT世界



2020年第一季度就快要过去了,今年的热闹,让一些人惊诧万分,也让一些人无比焦虑。网上有人冒出来说,只要是庚子年,都是灾难无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庚子赔款,再到1960年的自然灾害,当然还有今年的种种,的确不太平。不过从理性的角度而言,这只是一种认知谬误,先有了结论,然后从预先设置的逻辑中去寻找证据证明而已。显然除了这些庚子年,其他年份的灾难也不少。

 


灾难带来的是大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带来的是焦虑。比如这次的疫情之后,员工考虑的是公司会不会裁员,会不会不发奖金;企业老板想的是还有没有业务,会不会破产;当然还有出门吃个饭会不会染上新冠肺炎,这个我们可以听钟院士和网红张主任的。我今天想思考的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我至少在几十个领域的书里看到过不确定性。从哲学、数学、经济、投资到心理、保险、社会学甚至是算命书里都有。在哲学上而言,不确定性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都是在努力解决人类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试图寻找到确定的规律,即永恒的真理。不过到今天为止,永恒的真理似乎只存在于我们的前提假设中。索罗斯说:“我什么都不怕, 只怕不确定性。”


 

寻找确定性的过程,似乎是对人不安全感的一种对冲。随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自我感觉会越来越好,在某些事情上的不确定性就会变少。可惜只要当范围一扩大,或者预料之外的危机一来,不确定性又会出现,不安全感,危机感或者恐惧感也会随之而来,这似乎是无法摆脱的。

 


所以,与其说不确定性是外部的,倒不如说不确定性是内心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对人类而言,逃避或畏惧的,并不是不确定性本身,而是不确定性的后果。这种对不确定性后果的畏惧而产生的焦虑下的反应,是我要进一步思考的点。

 





对不确定性的态度



 

诚然,不同的人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按照艾菲《直击本质》的说法,人对不确定性的态度有三种:害怕、无所谓和欢迎。害怕不确定性的人是脆弱的,欢迎不确定性的人是反脆弱的。我们要努力成为第三种人。


 




从鸡汤角度而言,这个当然写得很好。从具体操作上来说,就是正确的废话了。比如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反脆弱的人,可以不断进化,不断被刺激而变得越来越强大,强大了就不脆弱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不过事实能不能做到就难说了,因为这是违反大脑思维和存在模式的。进化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不断被外部刺激也是非常痛苦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也会分泌物质来保护自己从而生存下去,而不是被不确定性或外部刺激弄死。刺激大了之后,还很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首先应该是对不确定性持有开放心态承认不确定性会一直存在,即使现在是确定的,迟早会变得不确定。比如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微软离破产永远都只有18个月”,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预期设置。一旦当有了预期之后,就会有确定的目标,从而在不确定性来的时候,做好准备。

 


其次,要随时愿意追求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注意这是一种态度。不是说要去没事找事,而是要有一种不断寻求不确定性的意愿和行为。比如说“走出舒适区”,“多学习新知识”,“不断挑战自己”,都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寻求不确定性的行为。处理不确定性的情况多了,自身也会在锻炼中变得强大。如果一直没有什么危机或挑战,人得不到锻炼,一下子来一把大的,可能不确定性本身并没有什么,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有可能会杀死你。曾经有个医生朋友跟我说,他有个病人体检出来癌症,周五拿的报告,下周一就死了,绝对就是吓死的。

 


最后要避免无谓的折腾。这种情况在过去成功过的人,或者比较强势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现。他们是希望通过自身的手段和方法来消灭或控制不确定性。要么是觉得“人定胜天”,又或者是以为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以后,内心的焦虑会缓解。可惜不确定性是形而上的存在,是不可能被消灭的。通过一些手段对不确定性进行处理,要么就是把不确定性延期,未来有个更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格林斯潘的在《动荡的世界》里干过的事情;要么就是自欺欺人,在折腾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能量反而下降,导致自己变脆弱。

 

 




还有一点我想提到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强势的人经常会引用过去的经验,说:“以我多年的经验,这件事情应该是是如何如何”,“这种事情20年前我就干过了,是一样的”。不过由于我们的认知局限,理性而言,经验导致的决策经常和事情本身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和那个决策人的经验循环论证而已。对于不确定性,无论经验多么丰富,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作用

 


关于不确定性分析的书有很多,比较火的就是这本塔勒布的《反脆弱》,对不确定性,随机性,概率等有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十分推荐。

 

 





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其实我个人认为“对不确定性的态度”这一段,还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因为我并没有对不确定性的本身进行分析,我只是说了什么是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应该是什么,但是对不确定性的定义是不是科学的定义,没有定性定量,对不确定性的内涵,风险,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都没有讨论,这并不是科学的方法。不过很可惜,我也是有认知局限的,没有能力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科学分析。我只能从企业的管理者,讨论一下如何管理不确定性。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和管理水平,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可能发展的高度和广度。比如在疫情期间,当当网要求员工抓紧复工,最后员工出现了确诊病例,导致网上恶评不断,反而影响了公司的全面复工。理性分析,俞渝决定复工是一个理性正确的选择,因为出现确诊的概率很低,对公司利益而言这个选择次优的。可惜小概率时间的发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我们姑且不说这是黑天鹅,很显然当当网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对不确定性的管理。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上市公司老板,都需要对不确定性做管理。很多时候,他们在管理岗位上时间久了,遇到的不确定性更多,似乎没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市场变化不确定,执行的效果不确定,信息不确定,甚至对公司经营的内容,都是不完全确定的,这会进一步加剧焦虑和恐惧感。有些脆弱的管理者会使用一些运动性的手段,比如抓考勤,抓纪录,抓写报告,进一步管控细化流程,不断审查的方式,试图消除不确定性,缓解自身的恐惧和焦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徒劳的。

 


在这点上我比较喜欢陈春花对管理“不确定性”的意见。至少她的第一步做法很正确,根据拉姆·查兰的《求胜于未知》[1],把不确定性做了分类,包括:


  • “经营性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预知范围之内的,并且并不对原本的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 “结构性不确定性,它会改变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影响。

 

 



陈春花提出,当前比较麻烦的,是结构不确定性。对于结构不确定性的管理,需要对变化敏感,和不确定性共处,而且要有定力。坦白地说,她的思路在鸡汤之外,增加了科学的元素,分析是什么怎么做心态要怎么样


 

我认为对不确定性的管理需要内外结合。对内要调整心态,长期做到开放,适度追求不确定性;短期不焦虑不折腾,做到“有定力”。对外要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不确定性的定义,内涵,外延,范围,后果的严重程度,然后创新地想办法解决。当然从哲学上看,最好是能做到出世心态,用上帝视角来内外观照,从更高的维度看到内核与本质。不过作为愚蠢的人类,这实在是太难了。

 

注释:

  1. 陈春花:如何拥有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https://www.cyzone.cn/article/529931.html



END



曾今,伏案只识技术世界

而后,抬头遍历创业之艰

现如今

不惑之年

以创业者眼光,再探技术世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窥探云上世界

🔻


关于作者

Hotcan80后技术老炮儿

云计算和数字化技术的创业者

创业公司被收购之后,负责云和数字化转型业务




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