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8


关注《国书坊》

2018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摒除附着事件之上一切引发激素分泌、引起情绪波动的元素,直面事件本身。”


 


性冷淡风格最近风靡全球,

性冷淡式的服装设计理念,

其实和“极简主义”有点像。

去掉花里胡哨的色彩,

去掉引发人们浮想联翩的元素,

用最简单的设计,

最简单的颜色(例如黑白灰),

来呈现自己。

这种设计理念的另外一个层面是:

我希望你见到我时,

不要被我的最表层的衣着激发体内激素,

产生幻想。

我希望你看到我,

只看到我,看到我本身,

然后才能真正了解我本身。

其实,性冷淡理念不仅仅运用于设计,

很多人也用到了为人处世上,

称之为“性冷淡式处世”风格。

即任何一件事情,

先摒除那些附着于其上能引发体内激素分泌,

导致情绪浮动很大的元素,

直指核心,直面问题。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

有时候相关的舆论、

网上那些谩骂,

能让你情不自禁地愤怒,

或者产生正义感,

然后直接忽视事实真相,

去骂,骂爽了再说。

这种做法一点也不“性冷淡”,

不过,肯定会让你离真相越来越远。


性冷淡式风格



李利娟事件


来谈谈李丽娟爱心村事件。

事发之前,李利娟是以爱心人士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她卖掉自己的铁矿厂,

卖掉自己的别墅,

收养了104个弃婴,

并自费建起了一座爱心村。

惊闻李利娟被武安公安局抓了,

人们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指责当局,

“太无情了,爱心人士也抓!”

“听说是为了格力那个项目,

要征用爱心村的地,于是粗暴执法!”,

“没有人性,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

后来,随着李利娟爱心村事件更多细节被曝光,

例如,李利娟在武安之外,是爱心人士,

但当地人都称她黑社会,

因为她找黑社会强占农民的地;

她挂着“爱心妈妈”的招牌,

威逼有关部门,

拿到了开矿许可证,

阻碍交通局修路,

获得巨额赔偿。

而一个自称入不敷出的爱心人士,

其实名下有多套房产,

超过2000万的现金存款,

还有多辆路虎、奔驰等豪车。

李利娟的真实面目浮出来。

人们随即调转枪头,

在网络上大肆谩骂李利娟。

你看,刚开始的大骂李利娟,

再后来大骂当局。

你看,一正一反,

都是大骂,像极了无头苍蝇,

到哪里都嗡嗡嗡乱叫,

这就叫没有定力。

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

都没有定力。


李利娟



第一时间思考力

 

有个词,叫“第一时间思考力”,

一件事情出来,

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会做什么,

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考方式。

心理学家将这种思考,

称之为“第一时间思考力”。

李利娟爱心村事件刚被曝光的时候,

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罗一笑事件刚出来时,

很多人第一时间转发,表爱心;

后来疯传是骗局,

人们又第一时间骂罗尔;

陕西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发生时,

人们第一时间就骂丈夫;

录像出来了,

人们第一时间骂医院。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待一件事情,

花在“第一时间”上的思考,越来越少。

我们在“第一时间”做出的行为,

越来越只是情绪的出口,

而不是更深层次思考的入口。

想想你身边的人,

想想你自己的行为,

是否变得越来越情绪化,随大流;

是否仅仅只是追求情绪发泄的快感,

或愤怒,或同情,或悲伤。

而不是真正来世思考的美感。

我们的用来思考的路径越来越短,

绝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第一时间思考力。



来了解一下人的思考路径。

心理学家认为,

人们在面对问题时,

会产生两种路径,

一种是最表层的情绪应激反应;

一种是真正的沉浸式思考。



李利娟爱心事件被曝光之后,

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

李利娟是被冤枉的,

毕竟一个收养几百个弃婴的人,

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

而惊闻这个爱心村被查处。

你的心里第一时间肯定是愤怒:

“究竟是有多残忍,

才忍心对李丽娟爱心村下手。”

弗洛伊德认为,

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中,

就必须要做出某种行为,

以使得情绪恢复到原状态。

例如高兴时,我们会嘚瑟;

例如悲伤时,我们会哭。

哭和嘚瑟,都是一种应激反应。

回到李丽娟爱心村事件,

当你开始愤怒时,

为了平复心情,

你就会做出应激反应,

也许是去做键盘侠,

微博上到处骂;

甚至还有人跑到武安市政府大楼门前抗议。

这些事做完了,

你的情绪恢复到原状态,

于是你便认为你已经参与了事情,

甚至还会有一种正义感告诉你:

“你的行为是充满正义的。”

而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你仅仅只是被皮层的事件描述刺激到了,

接下来一系列行为,

其实都是为了应对自己的情绪,

而无关于事件本身。

这就是说,面对任何一件事情,

当我们开始产生情绪时,

便会陷入到上一个反馈路径中,

所有的一系列行为,

都是情绪应激反应,

都是为了消解情绪;

唯有当我们控制自己,

避免陷入情绪的泥淖,

才会产生第一时间思考力,

并进入深度思考,

得到事件之真相。





我们是如何丧失第一时间思考力的?

 

《纽约时报》刊载过一篇文章,

上面讲了一个例子。

以前,人们去美术馆看展览时,

看到毕加索或者梵高的油画,

第一时间会感到震撼与惊讶,

随即而来的,是一种真正的美的享受,

然后,观者会沉浸其中,

开始接触梵高和毕加索的美学世界,

那是一种真正美的享受与体验,

那是一种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体验,

那是一种甚至忘却自身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将这种体验称之为“心流”。

“所有的感触都美好到极点。”

那么现在的人如果去美术馆看展览,

会干什么呢?

他们会产生“虚荣”的情绪,

为了迎合自己的虚荣,

他们第一时间不会被震撼和惊讶,

更多人会拿出手机拍照,

并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如何拍好照片,

如何寻找构图和滤镜,

然后发朋友圈,

告诉大家:“我来美术馆看梵高和毕加索的油画了。”

期待获得朋友的点赞。

于是,他们就丧失了“第一时间思考力”,

“心流”随即被阻断,

永远也无法进入那种深度美妙的体验。

当然,也无法进入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我们丧失“第一时间思考力”,

就是从第一时间产生情绪反应开始的。

当我们面临一件事情时

我们第一时间不会思考事件本身,

而是感触自己的情绪,

或愤怒,或同情,或虚荣(例如发朋友圈点赞)等等,

让情绪主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压根没有机会产生心流,

而一旦情绪失去,

我们也就失去了对这件事情的兴趣。





缺乏“第一时间思考力”有多可怕

 

“第一时间思考力”被废置,

甚至于消散。

我们就会变成这样:

面对越来越多的事情,

都只注重表层体验,

注重对情绪的应激反应,

而非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1)体验式学习

 

例如学习,

拿一摞书去图书馆,

带上手机带上耳机,

听着歌看着书,

想想,多美好的画面。

我看见现在很多去图书馆的人,

都在追求这种体验。

在图书馆坐了一下午,

结果书没翻几页,

全刷手机了,

但翻他的朋友圈,

你一定会看到关于学习的说说,

而且定位是在图书馆。

现在知识付费兴起,

李笑来说:“所谓的知识付费,

人们购买的并非是知识本身,

而是购买获得了知识的那种学习体验

——即使一节课都没听。”

是的,只是一种体验,

体验参与学习所带来的兴奋和自我安慰,

觉得自己还过得挺充实呢!

不仅是知识付费,

我很多朋友,

每个月都要买很多书,

封面还没拆,但依然买。

因为想追求一种“嗯,我买书了哎”的学习体验感。

越来越少人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深度学习的快感了,

绝大部分人只能有一种“嗯,我学习了”的表层体验,

但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了。



(2)体验式健身

 

健身亦然,你办了这么久的健身卡,

未必真的去健身了,

你只是想得到“嗯,我去健身了”的体验感。

我有一个朋友,

每一年的健身卡都没有落下,

一周也会去几次,

但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没瘦,没壮,体型也没变化。

明明去得挺勤的,

为什么没点效果呢?
后来我才知道,

他在健身房一呆2小时,

有一个半小时是在拍照和刷抖音。

他很诚实地告诉我:

“我就是想告诉我自己:

‘嗯,今天我去健身了’。”

是的,他只是想要这种感觉。

至于有没有健身,

那是另外一回事。

越来越少人能体验到健身本身带来的快感了,

更大部分人只在在意去过,

去过,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健身了。

 

(2)体验式旅行

 

旅行作家咯味说过一句话:

“越来越多人喜欢出去玩,

但真正懂得旅行的人越来越少。”

他讲过一个在丽江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一对情侣,

去丽江旅行,

只花了一天就把丽江古城和束河古城匆匆逛完了,

但两个人都已经不想动了,

什么玉龙雪山,什么泸沽湖,

统统没有兴趣了,

于是剩下6天,

都躺在宾馆里休息。

但每天依然发朋友圈,

发他们第一天拍的各种美照,

显示自己玩得很开心。

他们从未在路上沉醉,

被旅行途中的所遇所感动,

却营造了一种这样的错觉,

他们需要这样的“旅行”体验,

因为想展示给别人,

也给自己一种畅意生活的感觉。

其实,还是虚荣在作怪。



回到李利娟爱心村事件,

当被曝爱心村被查封的时候,

你是否勃然大怒,

觉得当局做得过分,

于是你去谩骂,

其实你追求的,并不是事件真相,

而是自己站在正义一方的快感,

一种虚无的正义感。

这也是一种表层的体验。

缺乏第一时间思考力,

会让人们只停留在表层的体验的,

例如,对知识的表层体验,

对健身的表层体验,

对旅行的表层体验。

我们只关系自己做过了这件事,

至于事件本身,

不在注意力之内。

这会让我们很难产生心流,

脱离事件本身。

那种真正深度思考和体验带来的幸福与美妙,

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人体验到了。

米哈里说得好:

“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表层了,

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虚伪了。”

伪精致、伪旅行、伪学习、伪善,

——这一系列词语,都换个说法:

体验式精致,体验式旅行,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善良。





重塑“第一时间思考力”

 

育儿作家猫爸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给6岁的儿子下达了一个任务,

让他只允许看半个小时动画片就要去写作业,

然后他就去忙了。

结果孩子看了2个小时动画片,

还蹲在电视机前面没有挪窝。

他气得呀,想揍这小子。

当即把儿子臭骂了一顿,骂哭了。

直到有一次,

他写一篇关于幼儿时区的文章,

才明白:原来孩子的时区和大人的时区是不一样的。

6岁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敏感性非常弱,

他们基本不明白半个小时是多长,

对时间没有概念,

于是,一看,看2个小时。

他感到非常愧疚、自责。

然后,猫爸给所有父母有提了一个育儿建议:

“当自己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时,

先假定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然后你才有进一步深度思考的动力,

不然,你就会被情绪左右,冲孩子发火。”

其实,不仅育儿如此,

想要重塑“第一时间思考力”,

在很多方面,都要如此。

“假定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这是最有效能抑制你情绪暴涨的方式。

如果你假定罗一笑事件一开始是假的,

你也许第一时间就不会爱心泛滥;

如果你假定产妇跳楼时间是假的,

你也许第一时间就不会暴怒。

然后,你就会有时间和耐心,

等待真相,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当你不被情绪绑架,

你就不会做出应激行为,

第一时间思考力会主导你的大脑,

你才能进入深度思考。



当然,归根结底,

这是为了抑制情绪,

抑制它控制你的大脑。

最重要的,想要重塑“第一时间思考力”,

需要你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旦你暴怒,

你就要应对这种暴怒,

失去了获得真相的兴趣;

一旦你虚荣,

你就要应对这种虚荣,

失去了获得学习、旅行、健身本身乐趣的兴趣。

这一切,都会然你的“第一时间思考力”归位0,

所以,最重要的,是摆脱情绪的控制,

当你离开了这种表层的情绪缠绕,

才会真正拥有“第一时间思考力”。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一书中所说的:

“看一个问题的解法,

必然要看其解法所诞生的过程,

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唯有当你有了第一时间思考力,

你才会有兴趣关注这个问题的解法,

而不是借着问题,发泄情绪。

 

写道最后,其实重塑“第一时间思考力”,

就是希望你拥有“性冷淡式的处世”风格,

“摒除附着事件之上一切引发激素分泌、

引起情绪波动的元素,直面事件本身。”

如今这个焦躁不安的时代,

性冷淡,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配啊。


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8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


 欢迎在文章底部发表对本文的见解

今日荐读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如果格局决定了人生,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

 105岁的爷爷对老伴深情告白:“我爱你,爱了你80年……”

 玄学天后麦玲玲为您送上2018年运势


看2018年5月热文
关注“国书坊”

2018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合作微信: mindy11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