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法学期刊如何评审论文?

脆脆鲸 ManofLetters 2022-06-25

德国法学期刊如何评审论文


Zum Produktionsprozess der juristischen Zeitschrift

论文的投稿与发表,可以说是所有学术共同体成员最为关切的头等大事之一。哪个期刊评审程序公开透明,哪个期刊退稿干脆利落,哪个期刊不歧视作者身份,哪个期刊少发关系稿……诸如此类的话题,也成为青年学子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谈资和槽点。

国内法学期刊的审稿流程,只要投过一两次稿就能有所体会。我们较为熟悉的还有美国的情况。在美国,各大法学院出版的法律评论通常由法学院学生组成的编辑团队负责;除此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由法学院教授完成,且投稿文章必须以匿名的形式送交同行评审。

而在德国这个不少人心目中的法学圣地,期刊编辑部又是如何评审一篇论文的呢?想必大多数国内读者对此都知之甚少。

以下我们将以德国法学期刊《批判司法》(Kritische Justiz)为例,介绍德国法学论文的评审流程。

《批判司法》是德国的一本综合性法学期刊,创始于1968年,每年四期,其论文选题含括各个法领域,但总体偏重于法理论、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政策等宏观命题,主旨在于批判性地分析社会语境中法的理论与实践。哈贝马斯、托伊布纳、Otto Kirchheimer(国家法和宪法)、Klaus Günther(法理论和刑法)、Michael Stolleis(法制史)等知名学者均曾在该刊发表过数篇论文。

另外,由于德国法学期刊并不存在正式的影响因子排名或钦定的核心期刊列表,国家也不会在期刊之间进行评比——就像德国法学院之间也不存在公认的排名制度一样——因此对各个期刊质量的衡量,只能交由作者与读者自行判断。不过,在几年前的一次私人调查问卷中,《批判司法》在德国法学综合类期刊中,位列读者心目中的第12名(之后有机会我们也会再和大家聊聊德国法学期刊的排名问题)。

总之,《批判司法》这本刊物可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而不是什么不入流的野鸡期刊。

本公号昨天曾推送了该刊最新一期的论文目录翻译(德语法学期刊速递 |《批判司法》2021年第2期),其中第一篇文章《〈批判司法〉是同行评审吗?我们如何理解编辑责任》,就是由该刊编辑部所撰写的、有关该刊评审程序的说明。以下内容部分参考自该文。


稿件的来源?

根据编辑部的介绍,《批判司法》上刊载的文章一部分是通过专题征稿获得,一部分由作者投稿,还有一部分为编辑部亲自撰写。作者的身份完全不影响文章的录用,博士头衔不是必要的。如果碰上好的研讨课论文或硕士论文,编辑部还会邀请作者将它们修改加工成可以发表的论文。总体上,对文章的采用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作者的头衔和名字,而是文章本身的内容和风格。

另外,《批判司法》的每一期也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堆文章汇编在一起,而是设置了相应的栏目和每一期的重点论题。这些栏目和重点论题也决定了编辑部的选文倾向。


评审程序?

每个季度,编辑部成员会召开一次4-5小时的例行编委会(目前是通过zoom)。每年,编辑部还会专门举办年度战略大会,商定每一期的重点选题。

编辑对期刊的内容全权负责,他们必须全面阅读、点评、编审收到的稿件。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时间读完全部文章,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所有学科和领域都了如指掌,因此,编辑部的规则是:每篇文章至少由两名编辑(通常情况下超过两人)通读、评审,并放在会议上讨论。有时编辑部也会请外审专家对文章进行审查。

如果编辑部认为文章有机会在《批判司法》上发表,编辑部会直接联系作者,告知作者相应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作者被要求作出大幅度改动的情况并不罕见。在作者修改之后,文章会再一次回到编辑部,并放在下一次会议上重新讨论,最终决定是否发表。被采用的稿件会被送到编辑部的审校部门,再一次作语言和形式上的校对。


是否同行评审?

匿名的同行评审是当前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英美期刊——尤其是那些各大高校法学院主办的法律评论(law review)之外的专业法律期刊——相当普遍,几乎成为一种惯例。典型的同行评审流程是:由编辑或责任编辑通过初审确定一篇文章是否有发表的可能性,如有,文章就进入评审程序,并交由(通常是两名)外审专家来审读。专家的任务是判断文章是否符合学术标准、论证和方法是否有说服力、是否填补了文献上的空白等等。通常来说,具备稳定的标准化、外部化、匿名化的同行评审体制的期刊,在申请资助、评级、评奖中都更有优势。

不过,迄今为止,德国的大部分法学期刊都没有采取同行评审。不久前,《新劳动法杂志》(Neue Zeitschrift für Arbeitsrecht)编辑部就表示:在德国,一个法律期刊的认可度完全不取决于,文章在发表前是否经过编委会、顾问委员会或外部评审人的审查。

一个较为知名的例外是《法学》(Rechtswissenschaft, 我们曾推介过该刊的目录,德语法学期刊速递 | 《法学》2020年第4期),该刊在网站上公开表示,它们采取的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真正的同行评审制度,每篇论文都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匿名评审。

和大多数德国法学期刊一样,《批判司法》同样没有采取英美式的同行评审制度。审读文章、给出评审意见的都是编辑部成员,评审过程也并非匿名的,而是放在编辑部例会上公开进行。不过,也恰恰是由于免去了外审程序,所以编辑部的审稿流程相对来说也更快,从收稿到录用或退稿之间通常只要几个月,有时甚至仅仅要几个星期。


为何不要同行评审?

大部分德国法学期刊并未采取同行评审的理由,可以从法学学科的特性和同行评审制度本身的弊端两个方面来看。

就法学学科的特性而言,法学研究的根基在于多样化的观点、开放的讨论、学术性的辩论文化和研究的时效性。而同行评审制度恰恰削弱了这一切——同行评审限制了作者的学术自由,忽视了法学的学科特性,阻碍了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侵蚀了学术文化,最终将导致学术研究的分裂,加剧学术体系中的阶层化。匿名程序中,评审人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评审人和作者之间难以展开真正的学术对话。那些小众的立场、方法、理论可能根本不能被发表,或是应评审人的要求而被修改、删除。

就同行评审制度本身来看,几乎所有同行评审期刊都面临着寻找合适的评审人的难题。编辑部里那些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学者,不得不转而向另一些不堪重负的学者求助。因为大家都很忙,所以接受评审任务的人通常会把评审拖到甚至是拖过审稿期限截止时。等两个评审意见都回来,好几个月可能就过去了。

而且,许多评审人仅仅是表面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而并没有真正充分、认真审读。他们只想享受作为外审专家的名声,而不想承担义务。不过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学者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帮别人改论文上呢?他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时间拿来自己写论文,或是用来指导自己的学生?许多同行评审期刊因此设置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比如颁发最佳同行评审奖,或是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之后有义务为该期刊作同行评审。不过,这样的激励在实践中未必见得有效。

此外,同行评审的匿名规则有时可能是徒劳的。专业学术圈太小了,就算匿名,评审人也完全可能识别出文章到底是谁写的。另一方面,匿名评审也构成了对学生和实务工作者发表文章的一种障碍,因为匿名同行评审的标准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评审人不能根据作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灵活地调整评价标准。

最后,评审人通常只关注文章的观点和内容,而很少对文章进行深度的语言修正、风格改进和结构调整。


编辑部的责任?

基于上述理由,《批判司法》并不采取同行评审制度,而是由编辑部对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负责。来自各个学科的编辑部成员组成了一个团队,一个协会性的工作组织,将编辑工作和论文的质量控制融为一体。

所有编辑都确保能在编辑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质量控制是编辑部的责任和义务。每篇文章都是编辑和作者合作的产物。编辑不仅对文章的内容负责,同时还对论文的语言、文风、结构提出修改建议,因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对于期刊来说同样很重要。对编辑部来说,承担这一系列编辑责任并不是为了最佳评审奖或其他什么外部激励,而是基于编辑部成员在编审与讨论过程中所收获的成就感与学术本身的乐趣。

对于编辑部的责任,正如《批判司法》编辑部指出:

“我们当然会犯错,实际上我们过去也犯过错:我们的确曾经发表过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缺陷和错漏的文章。但是,在我们的评审程序中,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是:我们自己都对我们发表过的东西感到惊讶。这是因为,每一篇文章的采用,都经过了实质性的、有时是充满争议性的辩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为什么采用一篇文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刊物中的文章都当成自己的文章,也不意味着编辑部所有成员都同样赞同每一篇文章,更不意味着编辑部所有成员对文章内容都不存在任何质疑。毋宁说我们的评审程序与编辑部责任仅仅意味着,我们编辑部作为一个集体,支持着我们的作者。当作者陷入公开批评时,我们始终站在他们身边。”


德国期刊评审的未来?

总体来看,德国法学期刊之所以能采取这样一套内部化的审稿流程,除了编辑部的高度责任感和自我把控之外,也与德国法律文化的高度专业化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对“什么是好的论文”的稳定共识密切相关。编辑的学术品味完全决定了一个刊物的风格和质量,决定了刊物在学术市场中的评价。或许也是因为这些法学期刊不隶属任何学校或学会,因此也并无所谓“自发”或关系稿的问题。另外,期刊之间不存在排名、评比、定级或所谓的“核心”,其水准高低自有公断,教授、博士生也没有硬性的发文任务。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德国法学期刊拒绝同行评审制度的理由与底气。

德国法学期刊的评审制度到底好不好?我们难以妄下断言。当前也有一些德国学者开始反思这套制度,认为这套制度阻碍了德国法学及法学期刊的国际化,尤其是限制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要采取这样一种评审模式,确实需要太多的条件与积淀作为支撑,而并非仅靠期刊和编辑部的美好愿景就能实现。

——自由的写作与发表,何其难也!









往 期 精 选HISTO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