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康德与刑法教义学之间:Kristian Kühl

河马羊驼 ManofLetters 2022-06-25

在康德与刑法教义学之间


Kristian Kühl

作者:Martin Heger,柏林洪堡大学教授;Edward Schramm,耶拿大学教授

译者注:本文是Martin Heger和Edward Schramm为Kristian Kühl教授七十岁生日撰写的贺寿小文,原文载于JZ,1/2014。翻译未经授权,仅供交流学习

本文翻译得到不莱梅的音乐家和醉醉虾的鼎力支持,特此致谢。当然,文责自负。

20131219日是Kristian Kühl 70岁生日。尽管今后将继续作为资深教授为图宾根大学效力,Kühl 终于可以在2013/14年冬季学期结束时退休,过上悠闲自在的刑法学者生活。他17年前从 Theodor Lenckner那里接手的教席将移交给他的继任者(译者注:继任者是Frank SaligerSaliger在图宾根任教至2016年便转至慕尼黑大学任教)。

Kühl 1943年出生于卡尔斯鲁厄,在毕业于布雷顿的梅朗雄体校并服完兵役后,于1964年至1968年在海德堡、维尔茨堡和柏林学习法律。随后他回到了巴登的故乡,并于1968年在海德堡通过了第一次国家法律考试。Kühl梦想成为一名记者,因此本打算学习哲学、历史和政治学专业,但曾在布雷顿当过医生的父亲劝他首先选择一个“脚踏实地”的专业学习,以保证有一份糊口的职业。从法学专业成功毕业后,Kühl“获准”学习第二个专业。因此,他在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期间,同时在海德堡学习哲学,并在后来同样获得了博士学位。Kühl的哲学博士论文是《作为自由秩序的财产权——论康德的权利和财产学说的现实意义》。康德也是Kühl最喜欢的哲学家。Kühl一直从事康德(法)哲学思想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并借此在刑法教义学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故意作为犯的终结》

在结束法律实习(1971年至1974年)并通过斯图加特的第二次国家法律考试(1974年)之后, Kühl在海德堡Karl Lackner的教席下继续自己的学术道路。他此前于1972年在Wilhelm Gallas的指导下以论文《故意作为犯的终结(Die Beendigung des vorsätzlichen Begehungsdelikts)》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该博士论文至今仍是关于犯罪终结问题的权威著作。后来,Udo Ebert前往比勒费尔德大学任教,Kühl也随他而去,并在其指导下于1981年凭借《无罪推定、无罪释放和诉讼中止》获得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法哲学的特许任教资格。紧接着,他便在埃尔朗根大学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刑法教授职位。1984年,他转到吉森大学担任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法哲学的讲席教授。Kühl在吉森大学工作了13年之久才转去图宾根大学,期间莱比锡大学和波鸿大学提供了诱人的职位,他也不为所动。

Kühl 刑法思想的广度和宽度表现在,他用几乎不朽的作品丰富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刑法理论。他的(大型)教科书《刑法总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出到了第7版(译者注:最新版是2017年第8版)。Kühl在教科书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介绍了犯罪行为理论,至今仍是广受好评的教学用书。而且,书中还特别列出其他对案例的分析文献(译者注:即Übungsfall-Literatur),这在那时的教科书中是一大创新,至今仍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Lackner/Kühl 《刑法注评》

Kühl近几十年来的第二项主要工作是刑法注评。这项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时Kühl还是海德堡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就开始协助Karl Lackner教授从事刑法注评工作。1995年,他首次独立撰写了当时还被Lackner谦称为《刑法典解说》的橙色宝典中一半的内容。随后四年,《刑法典解说》更新了两次,这个比例也上升至3/4,此书也因此改名为《Lackner/Kühl刑法典解说》。2004年,随着第25版的出版,他成为该书的唯一作者。这部作品扩大了纸张尺寸和范围,同时也很正确地更名为《刑法注评》。标题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变化,更代表着评论重点的扩大。Lackner《刑法典解说》侧重于梳理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的判例对《刑法典》条款的解释,而Lackner/Kühl 《刑法注评》还包括对所有刑法文献的评价。因此,该注评的实践方面具有坚实的教义学基础在此背景下,尽管此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实务部门工作者合作撰写的《刑法注评》,以及以教学为重点的学生评注,但Lackner/Kühl 《刑法注评》仍然是今天每一位刑法教师手中必备的面向实践的《刑法典》注评。此外,Kühl 也在体育和新闻法领域发表了重要的论文,例如他评论了Löffler《新闻法手册》中的新闻刑法。

《自由法哲学》

Kühl 同时积极参加法哲学领域的学术活动 ,例如出席2008年在图宾根举行的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年度会议,以及主编了图宾根教师的法哲学著作选集(《法学家哲学》,2007年)。他对法哲学的兴趣,一方面使他深入刑法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他的刑法立场奠定了康德的自由哲学基础,这在他最重要的哲学论文集《自由法哲学》(2008)一书中也有所体现译者注:Kühl还写过一本小册子《法哲学对于刑法的意义》(2001))

在德国刑法学术界,Kühl 值得拥有特殊的地位,他不仅在教义学和哲学上卓有贡献,更能够在各种极端立场之间实现巧妙折中。因此,他也被多次派去处理法律政策中的 "烫手山芋",解决基本权利和人权问题,诸如他研究欧洲人权公约中的无罪推定的教授资格论文、对污点证人规则的分析以及达施纳案 "中对所谓营救酷刑的讨论。

Kühl还经常受德国联邦议院法律事务委员会的委托,就与刑法和刑事诉讼有关的立法草案提供专家意见(例如,在《刑法》中尾随、毁坏财物或污点证人规则)。在这里,Kühl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法学家:他反对把刑法作为(社会)政治万能药,但赞成在那些个人和公众的核心自由领域受到他人威胁和侵犯之时适用刑法。因此,自由与团结之间、刑法怀疑论与刑法必要论之间、外部自由与道德之间的紧张领域构成了——尤其是作为他毕生研究康德的成果——Kühl关于刑法思考中的一个核心和反复出现的主题

《法哲学对于刑法的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Kühl 作为以哲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刑法学的代表出现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他曾经在欧洲内部、东亚和南美举办过多次巡回演讲,在他70岁生日时,他的三名学生还向他赠送了由世界各地刑法学者共同编写的祝寿论文集。此外,20106月与20126月,瓦努科大学(秘鲁)与雅典大学法学院也先后授予了他荣誉博士学位。

在他 70 岁生日之际,我们祝愿 Kühl 身体健康,创造活力不减,继续与家人享受生活。







往 期 精 选HISTO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