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接连发文,重点打击这一类药
7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连发多篇文章,曝光“回流药”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值得行业密切关注。
“回流药”,是指行为人使用其他参保人从定点医药机构购买药品,在个人实际支付购药费用的基础上加价销售给药品回收人,药品回收人销售给医药机构、诊所等,再销售给患者的违法行为。
这些警示文章密集释放出严厉打击“回流药”违法犯罪行为的新信号。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公安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超量开药、超范围用药、倒卖医保药品等已被列为整治重点。北京、上海、陕西、广东警方近期纷纷通报破获“倒卖医保药品”的违法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回流药问题除了造成医保基金大量流失,还直接造成药店线下和网售价格体系的混乱,使得国家医保局花费多年建立起来的医保价格体系及控费制度形同虚设。斩断“回流药”黑色产业链,已经明确是今年的整顿重点。
曝光多地违法案件
7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罚!销售172元“回流药”被依法罚款超10万元》,曝光广州某药房涉嫌销售“回流药”的典型案例。
事实上,“回流药”的黑色产业链正在掠夺国家医保基金。
今年6月,榆林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参保人3个月内就购买了15年的治疗用药。随后警方介入调查发现,有人通过超量配药、重复配药获取药品后,转卖给药贩子,直接销售、间接辅助销售“回流药”。最终,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参保人大量购药后转卖药品的欺诈骗保案件。
同时,上海警方还披露:今年初,民警根据相关线索发现有人指使他人使用医保卡超额配药,嫌疑人在收购药品后,再通过物流发往外省市非法牟利。
专案组在多省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最终抓获该团伙5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涉案医保卡105张,各类药品1万余盒。
事实上,直接销售或间接辅助销售“回流药”均涉嫌欺诈骗保。国家医保局提醒,参保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购买来源不明、包装破损的药品,更不能将手中的“救命药”变成药贩子的“摇钱树”。
欺诈骗保受到法律的监管。根据《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知系利用医保骗取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取购买药品,进而非法收购、销售,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监管二处处长杨玲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药贩子在拆解重组“回流药”的过程当中,药品的剂量、规格以及品种往往容易产生混淆。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追溯码已开始试点
健识局获悉,国家医保局正积极探索开发“倒卖医保药品”的大数据监管模型,完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提醒功能,杜绝不同医院之间轮番重复开药,多开药品转卖牟利的现象。
截止目前,全国近半省份的医药机构已启动开药异常提醒的工作。其中北京、天津、宁夏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浙江、海南、新疆、内蒙古等也正在推进,将来也会在国家层面上做部署。
逐步规范零售药店的销售渠道,是打击“回流药”的重要环节。7月25日,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云南、吉林、贵州、海南、新疆等地医保部门约谈定点零售药店,一场席卷全国定点零售药店的整顿风暴即将开启。业内普遍认为,监管部门规范零售药店的销售行为,无疑将有效遏制“回流药”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证医保基金不被滥用。
今年4月,药店药品“一物一码”全流程追溯系统上线。目前尚在试点阶段,仅有陕西榆林、福建厦门、青海海东等将药品追溯码应用于医保智能监管系统。不过业内认为全国铺开仅是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各地医保部门纷纷上线“药品比价”小程序,目标是拉平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及药店之间的药价差。广大患者如果发现药品价格异常过低的现象,一定要谨慎购买。
现如今,药品价格的治理正在从院内扩大至院外,并从线下比价到线上比价。业内普遍认为,今后医保药品趋于一统,市场的销售行为也将逐步规范化,各渠道之间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
国家医保局、最高法、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日前联合部署了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公众如发现类似行为,可拨打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或向当地医保部门举报,医保部门视举报情况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撰稿 | 小米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插图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扫码加我:进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转载开白
内容如有问题,请邮件联系:
jianshiju@boyamedia.com
商务合作请垂询:1328868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