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乐死与心理学

李渊柏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2019-07-03

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


叔本华说:青年与老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孔子大概是说,别天天瞎想,多体会活着的意义。而叔本华先生这句话未免显得有些悲观了。


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来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生命固然美好,但毕竟有一个终点。


当一个生命遭遇到不可避免的摧残,处于死亡的边缘,已无力再感受健康、快乐、幸福、尊严和价值时,是绝望而痛苦地等待死亡,还是理智而尊严地迎接死亡,这便涉及到一个长期以来对安乐死的讨论。


那么什么叫做安乐死呢?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是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的,本意是“快乐死亡”和“尊严死亡”。 安乐死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形式,一般是指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濒临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安乐死的提出,是现代生死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不仅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而且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方面。心理学的人本主义人性观和价值观在其中有充分的体现。


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人本主义可谓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


它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提高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


对人本身以及认识人本身都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反对把人物化或动物化,主张视人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是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开放的有机系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人性本善和人性成长发展,马斯洛和罗杰斯都认为人类有机体内部具有“积极成长倾向”。人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罗杰斯看来,一个“完满机能的人”,是和他自己的内在本性相联系的人;是一个信任和允许自己的有机体自由发挥其机能的人;是一个能从所有的机能潜能中选择真正最满意潜能的人。


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传统医学模式把谋求人均平均寿命的延长作为卫生服务的主要目标,但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人的寿命的理解除了生存的数量还有生存的质量,对医疗效果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生存质量的测定。


对个体生存质量的评价也是围绕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全面进行的。


在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见病不见人”,忽略了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忽略了人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价值感、尊严感、自我实现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性整合的一部分,是理解人类本性的基础。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的这种主观内在价值观对安乐死而言,就是要求社会尊重绝症患者作为社会主体的自主性,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尊重的态度,还包括了尊重的行为。


安乐死不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问题,而是面临死亡时选择安乐死亡还是痛苦死亡的问题,说到底是一种“死亡质量”的问题。


患者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的这种自我选择是与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念密不可分的。荷兰曾对病人提出安乐死的理由做了调查,其中显示尊严的丧失占57%,无价值拖延等死占46%,对生命的厌倦占23%,其他方面的考虑占33%(注:此为多选题所以加起来总数会超过100%)。


所以,人的尊严感和价值感,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有着重大的意义。


长寿是许多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并非所有人都将寿命的延长看成是其需要的最优先考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快乐比纯粹时间上寿命的长短更为重要,精神充实是生活中的最高价值。


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他作为人的社会意义已几近丧失、生存质量已降到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尊重病人的意愿,让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抉择人生、积极地维护人格尊严、体面而安乐地离开人世,这是深层次意义上的尊重人性和敬重生命。


安乐死有着深刻的人本心理学意义,是人最后一次积极的对自己的实现。


安乐死往往与器官和遗体捐献有着积极的联系,可以促进器官移植学的发展,也能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益处。


安乐死也可以大大减轻生者财力和精神上的负担,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生老病死乃客观规律,在生命的最后仍然能够保持尊严感、价值感、自主性和自我实现,使人类最终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命题。


但我们也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水平等因素,对这个命题有一个全面和科学的认识。


那么,你如何看待安乐死或者其与心理学的关系呢?欢迎大家进行留言哦。

 

参考文献:

[1]徐浩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在安乐死中的体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0):36-37.

[2] Miguel R &Tony W.(2018) The Psychology of Euthanasia: Why there are no easy answers. European Psychologist.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27/1016-9040/a000331


你可能还想知道:

慢慢地,我们不再惧怕死亡……

我们如何面对那必然来临的死亡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长按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