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夜 | 柳叶刀——不会烧烤的创业者不是好医生
柳叶刀,中国古代的兵器,也是当今手术刀的别称。
《柳叶刀》,一本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1832年创立至今,已成为全球医学研究者的梦想级殿堂。
“柳叶刀”,北京一家不起眼的烧烤店,开业时只有12张桌子。
几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王建的努力下得到统一。
“烧烤是偶然,副业是必然。”
2016年的一个凌晨,王建从医院实习下班回学校,就看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食堂附近捞地沟油。没过多久,学校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出了事,老板被逮捕起来,因为假冒的羊肉和地沟油。最扎心的是,这家店,就是王建和朋友们最常去的一家烧烤店。这个事情就此在王建心中埋下了一个心结。
17年,一次意外,王建出了车祸。车上还有其他三个朋友,王建给他们迅速做了急救之后,发现自己也濒临极限。从抢救室出来,他把所有的赔偿款给了受伤最重的朋友,然而因为朋友受伤太重,仍然需要募集筹款。这似乎是一种常态。平常不觉得金钱稀缺,出了事或是急用,才感觉到自己的本职工作赚取的钱捉襟见肘。
王建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副业,可以更从容的做医生救人,需要金钱时候也可以没那么窘迫。在朋友们的支持下,“柳叶刀”烧烤店,开张了。在这里,排队挂不上三甲医院专家号的病人可以一边吃烧烤,一边打听如何治病。
“这是坐门口的患者点的串!”类似因为职业病发生的口误时常发生在这里,王建和朋友们作为医生,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尽可能多的人。烧烤店的盈利,可以成为医生后顾无忧救人的保障。烧烤店服务的不仅是病人,也更是那些辛苦的医生们,那些奋斗在科研前线的人才们。
“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
医生群体变得空前团结。”
很多人说医生这个职业很酷,但或许只有医生们自己知道,这份职业有多苦。
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到达医院。七点半,查房。八点,出门诊。一天看诊一百五十六个病人,或是出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的手术,三餐极不规律,忙起来连口水都喝不上。晚上回到家,早则七八点,晚到十一二点,然后打开电脑,阅读文献,做科研。这是在“柳叶刀”烧烤店股东——程丝描述下的医生的一天。“很多医生内分泌都是严重失调的,有的同时甚至会全身浮肿。”
柳 叶 刀
可是与这些苦和累相伴的,却是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部分病人的不解、谩骂甚至是攻击。或许正是如此,当几个医生合伙开了一家烧烤店的报道刷屏朋友圈之后,北京城内无数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医生都前来捧场。这家店的名气,甚至引来了《柳叶刀》杂志的高级执行主编。王建说:“没想到同行们这么有凝聚力”有一回,一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医生,喝的醉醺醺,突然拍案而起,借着醉意喊:“是北医的就站起来喝一个!”没想到,一大半客人应声而起。
在这里,晚归的医生们有了一个可供暂作休息的地方;在这里,医生们的情感有了归宿,心中的苦闷也消散在了烧烤的香气中。
“以后有人问,SCI是什么,
能吃吗?就回他,能吃!”
客人还有不少也有着科研人员的身份。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生的职称评定除了临床诊疗外,还与基础科研的成果相关。即使离开高校,医学生也得继续做科研,发论文。科研人员很辛苦,甚至有时候会迷茫,天天做科研是为了什么?
但在这里,做科研似乎成了一种乐趣。“柳叶刀”烧烤店如同世外桃源,让医生们忘却了忧愁,在科研的世界里“指点江山”、“华山论剑”。而烧烤店的盈利让王建更能忘我地投身于他所热爱的科研。这家烧烤店,甚至推出了“史上最高标准的”折扣,发了SCI的学霸们,可以根据发布期刊的影响力获得优惠。
王建是医生,也是创业者,将医生这份职业的潜力挖掘,将科研这个过程的枯燥驱除。我们感谢这家烧烤店,感谢这个创业者,期待这家店未来能够走的更好。
也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医师日,对全体医生说一句:“节日快乐!”
参考:
Bestlist:《放下柳叶刀,整起小烧烤,这群医生学霸们
开的深夜食堂,能撸串还能挂号》
《北大青年》特稿:烧烤柳叶刀:那里有四个患者,
快去收一下人家菜单!
今日头条:《柳叶刀与烧烤店:一群年轻医生的双重生活》
或许你还喜欢: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唐 文 悦
『小南时光』主播责编 | 徐 在
编辑 | 熊媛媛
统筹 | 李秋实
指导 | 逸 之
图片及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