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邮唐为华教授课题组《ACS AMI》:利用spiro作为日盲紫外波段的透光层来构建p-i-n型光电探测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北京邮电大学唐为华教授课题组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Spiro-MeOTAD/Ga2O3/Si p‑i‑n Junction Featuring Enhanced Self-Powered Solar-Blind Sensing via Balancing Absorption of Photons and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的文章(DOI:10.1021/acsami.1c18229)。为提高氧化镓自供电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该课题组提出利用spiro-MeOTAD (spiro)作为日盲紫外波段的透光层来构建p-i-n型(p-spiro/Ga2O3/n-Si)光电探测器。借助于双内建电场的作用,制备的器件可以在无外加电源的情况下运行。进一步地,通过改变spiro层的厚度,进而调控吸收光子数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能力,最终得到最佳spiro厚度、最优性能的探测器件。在光强仅为2 μW/cm2的254 nm紫外光辐照下,该器件在0 V下具有192 mA/W的高响应度。另外,探测器在较低的偏压下,电流-时间响应曲线展示了二进制特性和四阶段光电响应行为。这项工作为高效能光电探测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氧化镓薄膜的(a)GIXRD图;(b)SEM图;(c)AFM图;(d)紫外-可见光谱,插图为计算所得的带隙值;(e)O 1s和Ga 2p的XPS能谱;(f)不同厚度spiro层的透过率。
图2(a)器件示意图;(b-f)具有不同厚度spiro层的探测器的电流-电压曲线,插图为对应器件的SEM横截面图。
图3(a)器件的能带示意图和等效电路图:氧化镓吸收光子产生光生载流子,随后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并输运至外电路;(b)不同厚度spiro层的器件在光强为1 mW/cm2的紫外光辐照下的电流-电压特性;(c)spiro层的厚度、不同厚度spiro层的透过率、对器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影响;(d)0 V下,不同厚度spiro层的器件在相同光辐照下的电流瞬时响应曲线,其中具有最薄spiro层的D1器件具有明显的过冲现象,说明其吸收的光子较多,但是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较差,因而载流子无法及时被输运至外电路所致;(e)在施加5 V偏压时,不同器件的瞬时响应特性,器件光电流随着spiro层的厚度变厚而减小,此时,吸收的光子数是决定器件性能的最重要因素。
图4 具有最佳spiro厚度的D3器件在不同光强下的(a)电流-电压特性曲线;(b)瞬时光响应特性;(c)D3器件在光强为10 μW/cm2 的电流-电压曲线;(d)D3在不同电压下的瞬时响应,在0.6 V的正偏压下,器件具有二进制光响应;(e)D3在0.6 V偏压下的四阶段瞬时光响应特性,主要归因于器件内部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电流所致。
图5 D3在自供电模式下,(a)不同光强下的响应度、外量子效应、探测度性能;(b)光谱响应。 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生晏祖勇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唐为华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18229
相关进展
华中大周印华教授/武汉大学林乾乾教授《Adv. Opt. Mater.》:水转印技术制备多层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
香港城市大学何颂贤教授课题组Adv. Opt. Mater.:具有超高稳定性的Dion–Jacobson相二维钙钛矿基光电探测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Nano Letters》:利用材料之间耦合诱导出的热释电-光电效应实现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优化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