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许震/庞凯《ACS Nano》:双曲面石墨烯框架突破复合材料导电导热功能增强效率极限

化学与材料科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 2022-10-0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提高导电导热功能增强效率是聚合物复合功能材料的一个中心问题,即最少的添加量达到最高的功能特性。已有的导电导热增强体系包括点状粒子、线状纳米线/管、片状纳米片等。目前,这些填充体系的功能增强效率已经达到极限。如何突破这一极限是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挑战问题之一。

为此,浙江大学许震研究员、庞凯博士在《ACS Nano》期刊上发表了题为“Hyperbolic Graphene Framework with Optimum Efficiency for Conductive Composites”的文章(DOI: 10.1021/acsnano.2c05414)。论文提出设计石墨烯网络的双曲面结构,突破了单一填充粒子填充的功能增强效率极限,达到了最少的填充量起到最高的聚合物复合材料(PGCs)的导电导热性能。体积添加量仅为1.6%时,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31.6 W/(mK),电导率达到13911 S/m。石墨烯双曲面在二维组装材料领域引入了曲率设计新概念,所制备的高效功能增强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传感、热管理等领域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后刘晓婷,其中,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及高分子新物质创制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庞凯为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该论文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博士后基金等相关经费的资助。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引入了曲率设计的概念,解决了二维石墨烯平面结构与三维复合材料空间之间的不兼容,实现了片层之间面-面接触,增大了片层间接触面积,为电子和声子的传输提供了高效路径。

(2)实现了石墨烯在三维空间最大化连接,打破了目前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导热增强效率极限,显著提高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当填料体积添加量仅为1.6%时,热导率达到31.6 W/(mK),电导率达到13911 S/m。

(3)双曲面石墨烯硅胶复合材料兼具极佳的导电导热性能与良好的机械柔性,在电磁屏蔽、传感及热管理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实现材料的大规模制备与应用。


图1 0D、1D、2D和3D纳米材料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示意图。(a)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连续传导路径示意图,(b) 复合材料传导性能与填料份数间关系示意图。(c) 不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增强系数,主要分为混合体系和填充体系。


 

图2 双曲面石墨烯气凝胶(HGAs)的制备与表征。(a) 溶塑发泡过程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示意图。(b) HGAs的三维Nano-CT解析及结构示意图。(c) HGAs三维Nano-CT的x-y方向切片。(d) HGAs三维Nano-CT的y-z方向切片。(e) 单个双曲面胞元三维Nano-CT解析及示意图。(f) HGAs三维Nano-CT的大尺度截面分析。(g) 2800℃热处理后HGAs TEM和(h) HR-TEM图,插图为石墨烯电子衍射。(i) 利用三维Nano-CT计算不同密度的双曲面结构和多面体结构在一定空间(100×100×100 μm3)内的接触面积。(j和k) 电导率和热导率的文献对比。

 


图3基于双曲面石墨烯气凝胶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a) 聚合物回填双曲面石墨烯气凝胶制备复合材料示意图。(b) 大尺寸柔性PGC展示。(c) PGC横切面和断面SEM形貌。(d) PGC与现有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对比。


 

图4 PGCs的机械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a) 1000次循环试验下PGCs的机械拉伸、(b) 弯曲和(c) 压缩性能。(d) 频率范围为2 ~ 18 GHz的PGCs在1 mm厚度下的电磁屏蔽性能。(e) PGCs与MXenes、CNTs、AgNWs所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对比。


 

图5 柔性PGCs热管理。(a) PGCs散热和传热示意图。(b) 利用PDMS和PGC作为LED灯散热材料工作的红外图像和(c) 温度分布曲线。(d) 利用PDMS和PGC作为LED灯热界面材料工作的红外图像和(e)温度分布曲线。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5414

作者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许震研究员所在的纳米高分子高超课题组,主要从事石墨烯化学与组装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目前建有石墨烯组装 (A. Lab)、石墨烯复合材料 (C. Lab)、新能源材料 (E. Lab) 3个实验室。近年来,在Science, Nat. Commun., Adv. Mater., 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文章共被他引16000余次;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百余项、国际专利6项。


相关进展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 Science:氧化石墨烯纤维可逆融合和分裂

浙大高超/许震教授团队与清华马维刚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在结构功能一体化石墨烯纤维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浙大高超教授、许震研究员团队AM:二维材料宏观组装体的塑化再加工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实现高温稳定高导电石墨烯膜,可用于电磁屏蔽防护

浙大高超团队氧化石墨烯二维大分子综述:分子行为、宏观组装及多功能应用

浙大高超、许震团队和徐杨团队合作《Nat.Commun.》:石墨烯纤维构建的双向中红外通讯系统

浙江大学许震、高超团队:以氧化石墨烯为例初绘二维大分子构象工程蓝图

浙江大学许震研究员与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合作:二维大分子溶液构象标度关系的测量与验证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Sci. Adv. 》:常温发泡法连续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及其AI应用

浙大许震、高超团队与浙工大吴化平团队合作《ACS Nano》:在剪切微印刷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浙大高超团队成功开发高密度高强度石墨烯微晶格液晶三维打印技术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基于自融合效应的高热通量石墨烯膜的制备

浙大许震、高超与清华徐志平合作《Matter》:单层氧化石墨烯模型阐明二维大分子溶液构象之谜

浙大高超团队Nanoscale:化腐朽为神奇,从工业废碳到尺寸可控的石墨烯

香港城市大学陆洋副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团队合作《Nat. Commun.》:在单层石墨烯力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浙大高超、许震团队与西安交大刘益伦团队合作《Nat.Commun.》:强于钢板的GPa级连续宏观组装石墨烯薄膜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实现环境稳定高导电石墨烯膜

液体剪切微印刷术智造胶体超液晶 ——浙江大学高超团队首次实现液体自由微雕刻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发表AM综述:石墨烯纤维的诞生、发展与展望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在氧化石墨烯液晶的非球形组装取得新进展

浙大高超教授课题组本科生论文:高负载量的超稳定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浙大高超教授、许震特聘研究员团队与马列教授团队合作:毫秒级响应的形状记忆高分子/石墨烯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手性石墨烯纤维构筑的高灵敏度溶剂驱动系统

浙大高超教授:在超导石墨烯纤维研究取得新进展

浙大高超教授在高质量石墨烯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浙大高超教授课题组用石墨烯造出充电极快寿命超长的超级电池

浙大高超教授课题组研发出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石墨烯纤维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研发出高可拉伸全碳气凝胶弹性体

浙大高超教授课题组研制超导石墨烯纤维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一维宏观纳米碳纤维的组装和力学性能综述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课题组开发出一种优异的微波吸收材料:多孔石墨烯微米花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