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心理健康法宝@三大干预策略

2017-10-09 黄俊山 福建卫生报


中医之道福建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


黄俊山:福建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 会长


控制情绪与心理健康有三个方面要注意:一个是环境因素,一个是生理状态,一个是认知评价。


改善情绪首先要培养幽默,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我们大部分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要自我调节,坚持劳逸结合。有时候要放松的话可以大喊几句。


另外是应激,人的心理在平稳状态没有明显的差别,应激状态对心理是一个严重考验,像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突然失去亲人等。


一般人的心理应激状态,最初的表现是茫然,不知道怎么办,接着就是注意力开始狭窄,老是想一个问题,思维比较混乱,就像祥林嫂一样,老想着我怎么没想到冬天山里面有狼呢?然后出现抑郁、焦虑、,甚至木僵、呆滞,最严重的是自杀。



应激状态一般出现在事件发生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多在几天内消失,如果超过一个月就不正常了,比如有的老年人,老伴去世了,天天去老伴房间里唠叨、烧香、写东西,其他啥都不做,早上一起来,就像祥林嫂一样唠叨,这种心理状态就不正常。


对应激心理状态的干预策略有一以下三点:


第一,如果遇到应激状态,尽快脱离创伤的情景

如汶川地震,有个人,他一家人都被埋在里面的,他天天去那个地方,这对他是一个刺激,后来把他拉走就好一些。


第二,教给他方法,鼓励他与亲近的人沟通交流

要叫他“打开心里的窗户说话”,先不要干预他,首先要肯定他想的,然后帮助他怎么解除,去分析、缓解。


第三,采取放松的方法转移注意力

人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紧张,要学会放松的方法,避免使用不当的方法,如饮酒、暴力发泄等。


栏目简介

现在大家对健康很关注,但现有的医疗手段只能解决8%~20%的疾病,80%以上的疾病大家都认为效果不够理想,疾病还是严重困扰着人们。


实际上,一个人生病以后就像遭灾了,你只能减灾,而不能够要求恢复到灾前水平,所以不理想,真正的理想是防病,防病就要靠养生,靠我们懂得一些疾病的规律,把它防住了就好办了。


可养生的内容那么多,怎么才能抓住重点呢?本报特邀黄俊山教授为我们说说他的养生经。



往期回顾

(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第一期:影响你健康长寿的不是衰老和疾病,而是这五件事!

第二期:人生皆苦,失眠最苦!六种体质告诉你如何预防失眠,你是哪一种?

第三期:养生在于养心,五要点调整好你的心态



END


作者:黄俊山(福建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

编辑:简


猜你喜欢

每到放假必生病,一上班就好,这不是作,是“休闲病君”搞的鬼?

今日寒露,宜滋阴润燥

吃巧克力不容易蛀牙,你知道吗?

打耳洞也属于手术,处理不好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