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曲,完整合辑,修身养心!
来源/音乐時光(yinyuesg)
"
偶然间看到一段话::艺术其实是人类社会生存压力中最后一层公众情感壁垒。
离开音乐会、电影、画展、艺术设计、文学小说这些文化软体,巨大的城市和旷野的乡村瞬间就只剩下机器的喧嚣声了。
这个世界,还有音乐。只要你不离不弃,她会终身相随。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们更多的得到美的滋润。
全套中国10大名曲,送给大家,静静感受这美到心窝的伟大艺术~
"
1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
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民歌演唱版
▲古筝版
▲吉他版
▲儿歌版
▲笛子版
▲二胡版
▲钢琴版
2
梁祝
一首《梁祝》,当小提琴和二胡响起的时候,如山伯和英台互诉相思之苦,如泣如诉。
使人心潮澎湃,感染至深,热泪盈眶。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小提琴版
▲高胡版
▲古筝版
▲吉他版
▲二胡版
▲口琴版
▲箫版
▲琵琶版
▲笛子版
▲萨克斯版
▲手风琴版
3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小号版
▲琵琶版
▲打击乐版
▲交响乐版
▲铜管版
▲吉他版
4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这首乐曲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二胡版
▲古筝版
▲演唱版
▲小提琴版
▲电子琴版
▲萨克斯版
▲吉他版
5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琵琶版
▲古筝版
▲古琴版
▲古筝二版
▲古筝合奏版
6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
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琵琶版
▲合奏版
7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又称《夕阳箫鼓》,是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
因其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古筝独奏版
▲演唱版
▲伴奏版
▲京剧版
▲洞箫版
▲笛子版
▲琵琶版
▲朗诵版
8
浏阳河
《浏阳河》是一首中国经典民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
这一曲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多年来一直为人传唱,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
▲钢琴版
▲民歌版
▲古筝版
▲笛子版
▲男女对唱版
▲萨克斯版
▲古琴版
9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1984年,著名电子琴演奏大师浦琪璋将其改编并用电子琴完美演奏。
电视台选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
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三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古筝版
▲长笛版
▲小提琴版
▲丝竹管弦版
▲二胡版
▲箜篌版
10
赛马
《赛马》是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
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
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盛况的情形。
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
▲二胡版
▲乐队合奏版
▲现代版
▲笛子版
▲胡琴版
▲钢琴版
▲尤克里里版
【南粤好村医】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潮安健康2019年7月资源回顾
四张降四高的“处方表格”: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全了!
【免责声明】
潮安健康 (ID:e620228) 微信公众号,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潮安健康观点,版权属于原作者。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对使用【潮安健康】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潮安健康不做任何承诺。
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编辑:寒香医路(张仲林)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