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国医大师颜德馨:以“通”为补治胃痛!

2016-12-31 喜歡就點- 致中文化



胃病在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病,尤其是胃痛,时常听身边朋友说“胃痛”“胃好难受”……当胃痛偶尔来袭,有的人视若无睹,总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当胃痛成为常年客的时候,还能轻松面对吗?胃痛是病,得重视,得治疗!至于怎么治疗嘛,国医大师颜德馨有招!

来源:悦读中医 公众号

胃脘痛以胃脘饱胀疼痛,嘈杂泛酸,纳便不调为主证。由胃气不和,腑气少运所引起,治胃脘疼,重在“通”之一字,但强调通又有通气通血之别,亦有寒通温通之法,故当活法活用,随机应变。


| 注意胃府的和降通达


胃为阳土,多气多血,故有阳明阳腑之称,胃为水谷之海,日以纳食消谷为职。经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有“胃以通为补”之说。然胃之通降,既赖阳气之温运,亦赖津液之滋润,一般阳明通降失司之因有四:


①胃火过亢: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胃火灼盛,热积胃府,通降失司,于是胃痛及呕酸,嘈杂易饥,口干口苦之症悉由所起,热者清之,故常用左金丸加山栀、蒲公英以清胃家之太过,佐芦根、花粉、石斛、沙参等甘寒以滋阳明之液,参入八月札、娑罗子、檀香、麦芽等以疏肝理气,消胀止痛,常效。若呕酸甚,加入海螵蛸、白螺蛳壳以制酸,或佐生姜、半夏而成辛开苦降之法,泻心胃之火,复阳明之用。


②脾胃湿滞:湿困中焦,遏阻清阳,胃气不展,失之通降,则见胃痛,伴以脘闷、纳呆,或见呕酸、吐清涎。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故胃湿之萌,过在脾土。此外,素嗜酒醴之人,每多患此。酒者,质寒性热,胃火旺者,从阳化热,成为湿热蕴积之候。中阳虚者,从阴化寒,而成湿困腑阳之证。治湿阻中焦,余平素最喜用苍术一味。元代朱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余临证习以苍术为君,辅以川朴、陈皮、姜半夏、白茯苓等以健脾运中,偏寒者加桂枝、干姜,夹热者加黄芩、山栀、川连,其他如党参、白术之健脾补虚,木香、香附、甘松之理气止痛,均随证酌情而投。

③胃阳不足:阳虚生寒,寒性凝泣,气行不畅,腑阳失运,症见胃痛以及饱胀,反胃呕酸,形寒不渴,舌淡脉细。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见此症,用药则以温通,盖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通而走者不能祛其寒,可用釜底加薪,温通胃阳之法。药用附子、桂枝、吴萸、荜茇、荜澄茄、干姜、半夏、公丁香等,气滞者加川朴、枳壳;夹食者加鸡金、神曲、陈皮;若寒客厥阴之络而兼少腹胀痛,加入乌药、茴香之类,尤其是附子一味,常谓只能温肾阳,其实胃寒得附子,犹如釜底加薪,则火能生土,坎阳鼓动,中宫大健,则胃之通降功能得复矣。


④燥土失润:前贤谓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宜降故也,故若胃阴不足,津液亏乏,失其本来下降之性,则腑气上逆,发为脘痛,兼见嗌干、恶心呕吐,常用清养胃阴之法,药用酸甘滋润,使津液来复,胃之通降始复。如木瓜、白芍、乌梅、麦芽、石斛、沙参等品,可加入佛手柑、绿萼梅、醋制香附以舒胃用。


| 详辨病在气分血分


胃脘疼痛虽有属虚属实之异,或寒或热之别,然在起病之初,总属气机郁滞,或由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由脾胃气滞,升降失司,久之气病及血,血因气瘀,于是络道不利,气血俱病。故当注意病在气分血分之别,凡病入血络者,常见胃痛如刺,久发不已,按之尤剧,或曾呕血、黑便,唇舌紫黯,瘀积不消,难拔其根。临床常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桃仁、赤芍,甚则用膈下逐瘀汤破积逐瘀,推陈致新。夹热者加红藤、丹皮;夹寒者加炮姜、桂枝;中焦虚寒加理中汤。由于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诸如木香、郁金、娑罗子等理气消胀之品均酌情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悦读中医 公众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脾胃論◇五臟六腑皆兄弟 | 名家匯講

脾胃一调百病消 | 名家汇讲●脾胃论

湿燥之说 | 名家汇讲●脾胃论

◇脾胃论◇温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攻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 补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 清治法|名家汇讲

学点中医万变不离其经

五味过量伤五脏|学点中医

艾灸的功效 | 学点中医

延年益寿六诀|学点中医

“小劳”养生 | 学点中医

中医五行之间的关系|学点中医

中药材沉香的故事 | 学点中医

中医养生 男女有别 | 学点中医

吃火锅避开4大健康陷阱 | 学点中医

出汗过多过少都是虚症 | 学点中医

药食同源 十大常见食物可当药用 | 学点中医

思考中医中医观发识病

内经病机十九条 | 思考中医

伤寒论说什么 | 思考中医

白头发长在不同地方暗示身体的疾病 | 学点中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